摘要:倩倩排行老四,家里没有男孩,自小言语乖巧,相貌可人。那时的农村,娃不值钱,女娃更不值钱。倩倩七岁上发了一场高烧,家人认为伤风受凉不大要紧,拿一小撮生谷子给倩倩喝下去,按老经验,喝完谷子蒙头大睡,必定一身大汗,散散寒气,自然无恙。没想倩倩病势突然加重,竟至昏迷不
笨娃的婚事(二)
作者:王 荣
(接上)正当五奎绞尽脑汁四处撒网,给笨娃张罗媳妇的时候,我们的女主人公倩倩(大名贾秀芝)隆重出场了。
华州塬区风光 王刚摄
倩倩排行老四,家里没有男孩,自小言语乖巧,相貌可人。那时的农村,娃不值钱,女娃更不值钱。倩倩七岁上发了一场高烧,家人认为伤风受凉不大要紧,拿一小撮生谷子给倩倩喝下去,按老经验,喝完谷子蒙头大睡,必定一身大汗,散散寒气,自然无恙。没想倩倩病势突然加重,竟至昏迷不醒……当地黄先生世代行医,屡起沉疴,察舌按脉,诊为风瘟(类似脑膜炎)开两剂含牛黄的中药方,言称服下热退病去,可保性命无忧,然眼耳肢体,必伤其一。后果如所言,肢体五官,虽无残缺,言语骞涩,智力大不如前。
倩倩大姐招婿入赘,父丧母亡之后,随大姐一家生活。眼看倩倩已到婚育的年龄,大姐有心给倩倩寻个丰殷人家,又恐婆家嫌弹,将就些吧,又怕倩倩遭罪,一来二去,年龄耽搁大了些,同龄人孩子都生养了几个,倩倩尚待嫁闺中。几个姐姐、姐夫一致决定,不敢再拖延了,大差不差,找个人嫁了。倩倩二姐家里开有食品厂,管事的叫瑞莲,麻利能干,且和二姐亲如姐妹,二姐万千嘱咐务必费心给倩倩找一女婿,彩礼人情都无关紧要,知根知底就好,唯一要求把倩倩多担待些,看得宽些!
无巧不成书,瑞莲丈夫与笨娃是同门兄弟,也见过倩倩,对两人的情况都知根知底。了解了笨娃的根根梢梢,二姐欣然同意,大姐三姐也双手赞成,遂与五奎家约好见面的日期。
再说五奎一家,上次笨娃的婚事让五奎心里吃了力,每每想起来痛惜不已,劳神费力,钱花一河滩,落了个没脸面。吃一堑,长一智,五奎第一时间通知了大女二女和两个姑爷,都拿拿意见,给笨娃把把关,看这女子到底成不成!
谁知见面这天,笨娃许久都叫不出房子,桂花给拿出一套崭新的衣服也无济于事。眼看时间不早了,五奎双手叉腰吼一嗓子:“娃子,今是去给你看媳妇,不去算俅,一辈子当光棍去!”一听这话,笨娃不敢造次,一咕噜翻起来,洗漱完毕,收拾停当,猛看上去,俨然标致小伙,时髦青年。怕笨娃冒失,说出不应景的话来,五奎一再叮咛笨娃少说话,多吃菜。
在瑞莲撮合下,双方姐妹相谈甚欢,气氛十分融洽。笨娃倩倩也是一见倾心,你看我亲,我看你亲,拨饭夹菜忙的不亦乐乎。看着双方都很满意,五奎欣然拍板,两娃看着合适,大人都没意见,这事就定了。瑞莲一手托两家,把具体礼节谈妥,准备择日就结婚。
是话不是话,提起放不下,何况洞房花烛,乃是人生大事。五奎是个体面人,给婚房刷涂料,漆门窗,添家具;买来果子,请老先生合婚看日子。倩倩姐妹,缝被子,做衣裳,办嫁妆,好在姊妹几个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倒是比五奎轻松不少。往日一觉睡到天亮,呼噜如同雷响的笨娃,自从那天跟倩倩见面后,再也不赖床了,那状态跟吃了最爱吃的油糕一样,嘴里甜滋滋的,浑身都有劲;倩倩也心慌慌的,走出走进,不是做饭火烧出了灶膛,就是缝衣针扎了指头。爱情是神圣的,笨娃倩倩的爱情毋庸置疑也是神圣的!
婚期定在当年农历八月十六,取花好月圆之意。笨娃和倩倩没有时间概念,只要各自完成分配的任务,剩下的时间就是甜甜的思念,总是过一天就离幸福的日子近了一天嘛!
等一切事务按计划紧锣密鼓进行时,华县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渭河倒灌,农田淹没,倩倩的村庄和二姐的食品厂亦不能幸免。本着事急从简的原则,倩倩的几个姊妹找到瑞莲,言说事出突然,无暇顾及那么多繁文缛节,催促早日成婚,让笨娃迎娶倩倩回家。五奎急人难处,二话不说,与瑞莲说好三天后办婚事。结婚这天,张宅高朋满座,鼓手吹吹打打,风风光光办了二位新人的婚礼。那大门上的楹联苍拙古朴,浑厚有力“成就一双姻缘事,了却亲朋挂牵心”。
倩倩记性不好,记不住自己的属相,记不住出生年月,只记得女婿叫笨娃,只记得自己是华县跑水(发大水之意)那年两人结婚的。倩倩管笨娃叫女婿娃,笨娃管倩倩叫小媳妇,两人都没有文化,也不知道从哪学来这肉麻的称呼,不管人前人后,腻歪个没完没了,羡煞旁人,天长日久就成了村里广为流传的典故,但凡有小两口闹了矛盾,年轻媳妇总会撅着嘴巴嘟囔着:“我咋没福气,寻上你这不心疼人的货,享不了一点点福,今辈子活的还不如倩倩!”
五奎过了一辈子苦日子,如今笨娃的大事已了,心里轻松了,身体反而一天不如一天。桂花有糖尿病,又得了白内障,看不清东西,做了几次手术,效果都不是很好,干不了重活,勉强凑合戳锅撂灶,一家人不至于饿肚子,好在对倩倩极其用心。
在桂花手把手的调教下,倩倩的厨艺大有长进,不但能做简单的茶饭,也学会了程序相对复杂繁琐的蒸馍手艺,蒸出的馍馍相貌粗放,不成章法,但味道倒也不差,都是进肚子的东西,庹小打什么要紧!
五奎退了大部分耕地,仅留些收割播种机械可以完成的地块,有女子女婿帮衬,种些玉米、小麦当口粮吃。家里的经济紧张,好在村上给办了低保,看病吃药,国家全给报销,一家人的柴米油盐,日常开销还是够的。
闲暇时间,笨娃跟上建筑队去附近村庄当小工,倩倩也跟着去,一是离不得女婿,有时还给笨娃当个帮手,反正开一个人工钱,无非是多管两顿饭,包工头也不撵赶(吆喝,呵斥之意)。领到工资,二人必要结伴去赶集,四镇八乡的集笨娃都熟悉,而且日期记得极准。笨娃好吃油糕,酥黄的外皮,甜蜜的糖汁,吃一口,流一手,吃到嘴里,甜到心里。倩倩爱吃凉粉,每次吃三碗才肯罢休。做生意的都认识他俩,也都多给些!
高塘街的凉粉摊 流年来袭摄
笨娃嘴乖,见男的都叫叔,女的都叫姑,年龄稍大的就叫爷爷奶奶。每当他俩光顾,倩倩吃的一身辣子醋汁汁,嘴吧嗒作响;笨娃满口流油,东张西望。倩倩给笨娃喂凉粉,半条在嘴里,半条在衣服上;笨娃给倩倩吹那烫嘴的油糕,不是烧了自己,就是弄脏了倩倩。这时摊子跟前总会围上一群看热闹的人,生意也格外红火,摊主自然高兴,多给几个又有何妨?酒足饭饱,两人心满意足,踩着“十一路公交”回家。“前边走着高文举,后面紧随张梅英……”笨娃也不知从哪里趸回来这几句花亭相会的唱词,倒也十分应景。倩倩紧步上前:“女婿娃,你灵太么!”嘣嘣的猛亲几口,笨娃的脸上顿时泛起了辣子醋酸辣的味道,放肆的声声大笑,惊起一群夜宿枝头的雀鸟。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结婚几年了,小两口没生小孩。五奎寻神问卦,遍访名医,因两人智力缺陷,加上饮食不知节制,倩倩日见肥胖,走长路就会心慌气短,医生检查确诊高血压,心脏肥厚,考虑风险太大,也不建议生娃。五奎只好作罢,心里始终是个疙瘩,自己和老伴撒手后,这两个活宝谁人照看,怎样生活?唉!人算不如天算,活一天是一天吧。
来源:华州文史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