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源:法国里昂收藏家朱尔·布朗莎尔(Jules Blanchard,1874-1953)旧藏,二十世纪初得自于巴黎,由家族传承
清乾隆 蓝釉描金缠枝花卉开光洋彩百子婴戏图大瓶
H 73.2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带木座
来源:法国里昂收藏家朱尔·布朗莎尔(Jules Blanchard,1874-1953)旧藏,二十世纪初得自于巴黎,由家族传承
朱尔·布朗莎尔,法国实业家,活跃于20世纪上半叶,常驻于法国卢瓦尔省的沙泽勒-叙尔-里昂(Chazelles-sur-Lyon)。他是一位颇具眼光的艺术收藏家,尤其对亚洲艺术、特别是中国瓷器情有独钟。布朗莎尔活跃于巴黎艺术市场,通过画廊和拍卖行收购艺术品,其收藏反映了20世纪初欧洲上层社会对东方艺术的浓厚兴趣。他倾向于收藏体量宏大、装饰华丽、工艺精湛的瓷器作品,尤以18至19世纪的清代官窑为主。
本品绘各式缠枝花卉纹,花卉线条宛转悠长,充满洛可可艺术风格。腹部置双圆形开光,内洋彩绘百子婴戏图。体量壮硕,装饰富丽,仪态堂皇,对于表达这种人天之愿,自须尽态极妍,穷御窑之能事,方衬帝心之“绮丽”。
据《清宫瓷器档案·奏折文稿》中载:“乾隆十二年(1747 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内务府大臣三具奏呈,旨:……该监督年节进贡偶尔随意用洋彩,吉言新式之类,不在此限,钦此。”本品以百子婴戏组成三阳开泰、太平有象、五谷丰登、平生吉庆、竹报平安等诸多吉祥寓意。
若本品之体量硕大,且口胫皆以蓝釉描金装饰者,可参见故宫博物院藏御题诗文花卉者,高度为64.7公分,略小于本品。纹饰者可见故宫藏松石绿地开光者,其舞龙舞狮者,五谷丰登者以及吹奏乐器者均与本品姿态一致,可资比较。
←按住图片向左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珐琅彩·粉彩》,叶佩兰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1999年,第138、147页,图121、129
此式婴戏图母本,当属自宋以来的一类婴戏题材画作,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苏汉臣款《长春百子图》其孩童形象以及树石法颇类,此作虽非汉臣原作,但至少为明代作品,是对宋意的一种传承。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苏汉臣款《长春百子图》(局部)
另外,本品孩童开脸颇具冷枚笔意。故宫博物院藏冷枚《罗汉图册页》,其中“心空六扰”页所绘六童眉眼低垂,与本品类似。而“天花飞舞”页,仰首罗汉猪鼻姿态与本品所绘多位昂首童子相似,这又与去岁秋拍《玲珑》专场封面的Lot899“清乾隆 松石绿地红蝠开光珐琅彩加洋彩婴戏图绶带耳小葫芦瓶”一面开光者相同。
故宫博物院藏冷枚《罗汉图册页》二十开之二(局部)
Lot 923
清乾隆 达汉太敬制珊瑚红描金开光粉彩蟠桃灵芝诗文方斗杯
L 9
“奴才达汉太敬制”七字三行篆书款,一面题识“蟠桃天上种,婀娜世间花。人瑞徵眉寿,韶华比物华”,钤印“如南山寿”;一面题识“商岭灵芝秀,人间有异香。星辉南极位,山水比高长”,钤印“天心筹”
来源:中国嘉德,2014年11月20日,lot3025
从款识判断,本品应为满族大臣订烧瓷器。检索清史稿,平定金川前五十功臣的达兰泰则较为符合。满族官员名臣皆由满语发音音译而来,因而写作汉文字时产生两种写法,档案记载中其为“达兰泰”,而其在订烧器物时自译作“达汉太”。
达汉太为平定金川前五十功臣,《清史稿·列传第一百二十一》载:“达兰泰,萨克达氏,满洲镶蓝旗人……金川平,科玛、佛伦泰、达兰泰、萨尔吉岱并图形紫光阁,列前五十功臣。”
达汉太英勇杀敌之态在《平定两金川方略》也有详细记载,“原二等侍卫额依巴尔巴图鲁达兰泰……处处功高”。其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战死沙场,本品烧制按其时间推算,极有可能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崇庆皇太后八旬圣寿时烧造。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缂丝玉洞仙芝图》及钱载《蟠桃苓芝图》
在画意图像上,仙桃灵芝的组合,可以追溯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缂丝玉洞仙芝图》。
而宫廷绘画中可以参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钱载《蟠桃苓芝图》,尤其灵芝绘法,与本品十分相近。
Lot 924
清雍正-乾隆 青釉粉彩云蝠开光“甘谷寿菊”诗文铺首小扁瓶
H 17.5
“旭华堂制”四字双行楷书款,题识“南阳有甘谷,谷水芳美,旁皆产菊,水因得其滋液,谷中人饮之,寿咸至百余岁”,钤印“九如”、“天锡公纯嘏”
来源:
伦敦拍卖会,2005年11月7日,lot112;
香港拍卖会,2017年10月2日,lot3044
关于甘谷寿菊之记载最早见于晋人葛洪《抱朴子·内篇》,其仙药章中书“南阳郦县山中有甘谷水,谷水所以甘者,谷上左右皆生甘菊,菊花堕其中,历世弥久,故水味为变。其临此谷中居民,皆不穿井,悉食甘谷水,食者无不老寿,高者百四五十岁,下者不失八九十,无夭年人,得此菊力也。” 大意与本品所书短札一致。
目前,对于“旭华堂”款瓷器的考证认为是著有《旭华堂文集》的王奂曾之订制瓷。王奂曾(1651-1735),山西平阳府太平人,字元亮,又字思显,号诚轩。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历官至都察院湖广道监察御史,南阳紧邻湖北,是通往湖广的交通要道,王奂曾借此贺寿也是情理之中。王奂曾卒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本品为其订烧祝寿瓷器,借南阳甘谷寿菊长寿寓意,诗画共证以贺寿。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诸仙妙绘册》十六开之一及邹一桂《霜菊秋罗图》(局部)
以“甘谷寿菊”为题材画作并不多见,可见南京博物院藏板桥道人作《甘谷菊泉图》,上题“南阳甘谷家家菊,万古延年一种花”。而观其所绘菊花图,可以追溯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诸仙妙绘册》十六开之一“汤正仲款菊花”,工本绮丽。清代宫廷绘画可以参见邹一桂《霜菊秋罗图》。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
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阴,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二十四诗品·典雅
刘勰在《文心雕龙》之“体性”中,将典雅列为八体之首,定义为“熔式经诰,方轨儒门”,具有一种庙堂式的端庄凝重。而司空图所描绘的却有不同的意味,极其具象的描绘一幅四季景象,展现出其心中的典雅之姿,是一种高雅之情,闲逸之趣,淡泊之志。
而此等典雅之姿,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合乎规范的典雅,而带有远离俗韵,脱离物欲的气质,而这其实是与帝王内心之境暗合的。典雅既是帝心“十全”美好的愿望和理想,是一种对于施政、帝王山水情趣的全面展现。体仁亦含其中,《周易》有言:“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孔疏:“言君子之人,体包仁道,泛爱施生,足以尊长于人也。”体仁之政和典雅之姿,二者是互为因果的。
Lot 932
清乾隆 墨彩乾隆御题唐岱山水四体诗文八方小笔筒
H 10.2
题识:“云无心出岫,水不舍长流。云水相连处,苍茫数点鸥”,钤印“见天心”;题识“玉峡何人擘,白龙长自飞。兴来青眼看,直欲洗尘衣”,钤印“体仁”、“万有同春”;题识“为隔尘氛绕,应怜曲径长。板桥流水外,别有读书堂”,钤印“研露”;题识“天末见扁舟,顷刻来前浦。塔院晚钟声,客船一夜雨。乾隆御制”,钤印“乾隆”
来源:
赵从衍先生旧藏;
北京拍卖会,2018年11月21日,lot61
著录:
《华光草堂珍藏清代瓷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73年,图118;
《紫禁城的记忆——图说清宫瓷器档案·文房卷》,卞亦文主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年,第108页,图41;
《中汉拍卖十年精赏》,中汉拍卖,2019年,第167页,图243;
《弘历的世界(下卷)·嘉惠艺林》,保利艺术研究院、保利艺术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21年,第378、379页,图98;
《嘉德精品录(2014-2023)——瓷器及古董珍玩、古典家具及工艺品》,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文化艺术出版社,2024年,第133页,图88
展览:
《华光草堂珍藏清代瓷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73年11月-1974年2月,编号118;
《弘历的世界——乾隆御制诗文稿、兰亭图帖缂丝卷暨重要宫廷艺术特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21年4月23日-5月10日,编号98
著录:
《华光草堂珍藏清代瓷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73年,图118;
《弘历的世界(下卷)·嘉惠艺林》,保利艺术研究院、保利艺术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21年,第378、379页,图98
乾隆皇帝对于与宫廷画师诗画唱和的活动乐此不疲,甚至在“宝亲王”时期就不乏此举。再以明确的诗画母本制器,是独属帝王的“书之岁华”。
笔筒四面以篆隶真草四体书,书诗文四首,其中三首出自《御制乐善堂全集》,即《小园闲咏》十五首之首“曲径通幽”、《水云榭》以及《题唐岱画页》九首之六“远浦归航”。其真书诗文应亦属乾隆御制,不知何因未见收录,描写飞瀑景观,诗曰:“玉峡何人擘,白龙长自飞。
兴来青眼看,直欲洗尘衣。”其中首句与其收录于《御制乐善堂全集》的《高其佩指头画庐山瀑布》中“擘开玉峡白龙走”相通。其中既有以画成诗,又有以诗成画,将典雅所描绘的“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等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是乾隆皇帝于三希堂中的卧游观,亦是独属于帝王的山水体认。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之《小园闲咏之曲径通幽》、《水云榭》以及《题唐岱画页之远浦归航》
故宫博物院藏有与本品相类的墨彩一诗一画的八方笔筒两例,其一与本品尺寸、造型均相类,亦以四体书诗文,四首诗文均取自《题唐岱仿古十二帧》,著录于《御制乐善堂全集》卷二十八。
其二尺寸略大于本品,且均以真书题写诗文,四首亦均著录于《御制乐善堂全集》,分别为《水中楼影》、《丹台春晓》、《冬早闻雀声》以及《赋得秋水长天一色》。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御制诗陶瓷器》,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出版社,2016年,第211、215页、图70、71
而按照《故宫博物院藏御制诗陶瓷》文末附表“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制诗瓷器”统计,共计入76件,其中乾隆者66件,除22件选用《清高宗御制诗文集》者(且多为茶具和题咏相对应器物,如《咏挂瓶》、《咏仿永乐朱漆菊花盘》等),其余44件皆以《御制乐善堂全集》诗文入饰,如此比例似乎亦彰显乾隆皇帝对于其和硕宝亲王时期诗作颇为满意,甚至是对于其时的追忆。
Lot 934
清康熙 素三彩螭龙穿莲开光耕织图弦纹棒槌瓶
H 43.6、H 49.7(含座)
带木座
来源:
Otto Fukashima旧藏;约翰·洛克菲勒三世(John D. Rockefeller Ⅲ)旧藏;
美国副总统尼尔森·洛克菲勒(Nelson A. Rockefeller)旧藏;
纽约蔡特艺廊(Ralph M. Chait Galleries)旧藏,1999年1月14日,编号17833;
美国弗吉尼亚州威廉斯堡博物馆旧藏,Joseph H. Hennage伉俪捐赠,入藏于1999年
纳尔逊·奥尔德里奇·洛克菲勒(Nelson Aldrich Rockefeller,1908—1979),美国政治家、慈善家、收藏家,1974年至1977年担任第四十一任副总统。
作为美国洛克菲勒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曾担任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负责人,并于1954年创立了原始艺术博物馆。在慈善领域,其与四个兄弟于1940年成立了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并成立了美国国际协会。
《耕织图》是我国古代为劝课农桑,采用绘图的形式详实记录耕作与蚕织的系列图谱。最早由南宋画家楼俦所绘,共计45幅,其中包括耕图21幅,织图24幅。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圣祖皇帝二次南巡时,偶获楼俦所绘的《耕织图》,展卷阅览之余,感慨织女之寒、农夫之苦,遂命内廷供奉焦秉贞以楼作为基础重绘《御制耕织全图》。并亲撰序文,于每图上亲笔题写七言诗,首开清代帝王亲颁《耕织图》的先河。
哈佛大学藏焦秉贞本《御制耕织图》刻本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陈枚《御制耕织图册》之“籭”
康熙《御制耕织全图》计有“耕图”和“织图”各23幅。在康熙《御制耕织全图》中,“籭”属耕部第十九图,即粮食收获后用竹筛筛孔筛选,借风力将谷壳吹向一边,谷子则随重力落下。“捉绩”属织部第五图,也是“织”部中的重要工序。具体指将麻、丝等纤维材料接续成线(即“绩麻”或“缫丝”)。这一步骤是纺织的前期准备,需要将分散的纤维通过手工搓捻、连接,形成连续的线材,以供后续织布使用。
哈佛大学藏焦秉贞本《御制耕织图》刻本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陈枚《御制耕织图册》之“捉绩”
而焦秉贞本现已不得寻,可通过哈佛大学所藏其刻本窥其一斑。另台北故宫博物院还藏有焦秉贞学生陈枚于乾隆时期所作《御制耕织图册》,其所配为乾隆御制和原韵诗文,通过此本略可见焦本原貌。
Lot 921
清康熙 青花福禄寿三星诗文墩式碗
D 17
“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康熙本朝
题识:“四照琼瑶常不夜,一壶日月自长春”,钤印“福禄”、“寿”,带座,带旧包装
来源:日本私人旧藏;中国嘉德,2020年8月18日,lot2759
本品所绘三星图宛若一幅书画长卷,苍松之下,纤细地笔触描绘福、禄、寿三星,笑意盈盈,福星怀抱童子,寿星手捧寿桃,禄星手持笏板,蝙蝠飞翔在空中,一派喜气祥和气氛。延展至画面另一侧,祥云缭绕,小鹿掩映于洞石之间。
查阅公私收藏资料,未见与本品相同的完整作品,仅见北京私人收藏一碗底残片,对比细部纹饰,可知二者为同样作品,由此方知本品之珍罕。
而本品此类宋椠体款识,亦有观点称其亦为安窑款识写法。而本品是很重要的实物例证,其诗文书写与普遍认可的笔画纤细竖长的安窑款识一致,故而由此可以认定此式款识确为安窑所制。
参阅:《天一藏中国古陶瓷标本集珍—北京地区古瓷片》,李有臣著,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149页,图177
本品
另外,本品所绘三星图,虽未见相类布局的画作传世,但却影响深远。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缂丝御制三星图颂》,其三星形象,童子姿态均与本品高度一致,当是受此纹饰布局影响下的产物。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缂丝御制三星图颂》(局部)
Lot 943
清康熙 青花后赤壁赋山水人物诗文大笔筒
D 18.5
“文章山斗”四字双行楷书款,带木座
来源:广州市文物总店旧藏
著录:《广州市文物总店藏品集》,广州文物总店编委会编,岭南出版社,2000年,第147页,图129
《后赤壁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被贬谪黄州时所作的一篇散文,与《前赤壁赋》合称姊妹篇,广为流传。康熙一朝大兴文治,打破满汉之分,弥合民族裂痕,特兴“博学鸿词科”,四方收罗人才为君王所用,故各式瓷质文房成为景德镇的重要产品,笔筒为一大宗,其中又以书写长篇古文一类,为当朝所特有,深受后世追捧。
许之衡在其所著《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赞曰:“书长篇成文者,如《赤壁赋》、《圣主得贤臣颂》、《归去来辞》、《兰亭序》、《出师表》。皆全篇录其。笔法出入虞(世南)、褚(遂良),均康窑之铮铮者。”
参阅:《上海博物馆藏康熙瓷图录》,陆明华,上海博物馆、两木出版社,1998年,第68页,图45
上海博物馆藏有一“秋声赋”笔筒,青花发色与绘画布局及笔法均与本品相似,诗文与本品为一人所写,同落“二詹”、“降霞”闲章,可资参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文徵明《仿赵伯骕后赤壁图》(局部)
而本品描绘场景为分段式描写,与原文“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而其所绘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文徵明《仿赵伯骕后赤壁图》相近,对读成趣。
相关分享就到这里!(滴滴滴滴请允许编者插播一下)
有藏品需要咨询交流随时滴滴
征集项目: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当代书画、油画雕塑、古董珍玩、紫砂艺术、铜炉佛像、瓷板画、印章、玉器、钱币、邮票等
老规矩唠几句,东西有好有更好,出手也要看渠道的性价比,适合自己是最好。能出入手的都是经受市场考验的,藏友们有一颗强大心脏,乐观理智看待收藏市场的波动。
来源:阿古说收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