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伙食到天皇特批:731 部队奢侈生活和特权人生,是日军险恶阴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06:22 1

摘要:二战时候,日本普通士兵和平民连饭都吃不饱饿肚子。可是被称为“魔鬼部队”的731部队,却能住暖气房,天天牛排刺身配啤酒,军官吃到胖得骑不上马。他们每年花的钱,是同等规模日军部队的59倍!

二战时候,日本普通士兵和平民连饭都吃不饱饿肚子。可是被称为“魔鬼部队”的731部队,却能住暖气房,天天牛排刺身配啤酒,军官吃到胖得骑不上马。他们每年花的钱,是同等规模日军部队的59倍!

实际上, 731部队成员奢侈人生的背后,竟是日本天皇和军部精心设计的阴谋。今天,本文就以真实历史档案、文献资料和权威研究为基础,揭开731部队在东北细菌武器研究的“特权人生”和优渥生活的真相。

1944年,一份《满洲第七三一部队队员食堂菜谱》揭示了731部队在二战兵荒马乱年代的奢侈生活。

根据记载,731部队的食堂分为高级食堂和普通食堂两种。高级食堂仅仅供少尉以上军官和高级技师享用,普通食堂就是普通成员和少年队成员享用。

早餐:鸡蛋豆腐汤、猪肉味增汤、烧鱼干、山葵、梅干、当季水果、大米饭、面包、咖啡;

午餐:味增汤、红烧牛肉、炸虾天妇罗、猪肉炖牛蒡、咸菜、当季水果、大米饭、冷冻点心、咖啡;

晚餐:啤酒、清酒、金枪鱼刺身、清蒸猪肉、豌豆豆腐、生拌萝卜大马哈鱼片、咸菜、当季水果、大米饭、甜食、咖啡。

图片AI生成

在731部队内部,也设有专门的西式餐厅和咖啡厅,供高级军官与科研人员使用。美国国家档案馆解密的审讯记录显示,原731部队成员川岛清在1949年伯力审判中供述:“我们每天吃肉,喝牛奶,生活条件堪比东京的大学教授。”所以,731部队高级食堂的餐饮宛如豪华的盛宴,琳琅满目的美食,令人垂涎欲滴。

相比之下,731普通食堂的伙食虽稍逊一筹,但仍远超日军普通部队:

早餐:猪肉味增汤、醋拌凉菜、山葵、梅干、大米饭;

午餐:猪肉炒花生、炖猪肉、咸菜、当季水果、大米饭(有时加冷冻点心);

晚餐:章鱼刺身、洋葱炒鸡蛋、腌猪肉、大米饭、甜食、绿茶。

图片AI生成

同时,731普通食堂每周供应两次海鲜料理,冬季有温室蔬菜。士兵每月配给2升清酒、30支香烟(《陆军给与令》昭和18年修正版)。在冬季严寒时候,有“寒冷地加给”和“特种勤务加给”等额外补贴。

我们知道,日本是一个资源贫瘠的岛国,发动战争就是为了扩大领土和补充资源供给,都是实现“以战养战”的政策。日本发动二战也是掏空了国力、耗费了资源,粮食都是非常拮据,战争时候日本国内都推行“战胜之前不得铺张浪费”的口号,普通日本民众在战争中也过着忍饥挨饿的日子,一日三次连掺了马铃薯叶子的土豆饼都难以果腹。

但是,731部队的成员却能每天享用牛排、炸虾、生鱼片和啤酒,却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顶流了。731一些高级军官,由于在高级饭堂中享受奢侈的伙食待遇,“吃得太饱”身体发胖,连马都骑不了。

图片AI生成

731部队成员的优渥生活不仅体现在伙食上,居住条件同样令人咋舌。

就以731部队的缔造者石井四郎为例子,他在哈尔滨城内拥有多处豪华住所。原队员回忆,石井四郎在哈尔滨南岗区的官邸戒备森严,生活设施就是极为奢华。

同时,他本人好色,不惜耗费重金在哈尔滨寻找最美丽的艺妓举办宴会,宴会场所都是酒气弥漫,香风阵阵。同时,他对艺妓有变态要求,在寻欢之前都需要女方酒精擦洗身体,甚至直接用酒精擦艺妓的身体,脚趾头都不放过,为的就是细菌消毒。

在731实验基地的平房总部,石井四郎也拥有专门的高级军官宿舍和办公区域,配备完善的供暖、供电和卫浴设施。同时,他也拥有专用轿车和专用飞机(一架名为“あかつき”(晓)的轻型飞机),用于在哈尔滨、长春(关东军司令部所在地)以及各分支据点之间快速往返,如此高档的待遇,在日军将领中是罕见的。

石井四郎

石井四郎出行时候,也有精锐卫队随行,安保级别极高。家庭的妻子和子女也享受着远超寻常的物资配给,能吃上当时极为稀缺的新鲜水果、高级食品和日用品。

除了石井四郎,731部队成员也享受高一级待遇。731部队的哈尔滨平方基地都是中央集中供暖系统,在零下30℃的东北冬季维持实验环境。军官的宿舍配备现代化的卫生设施,高级军官独立套房,有冲水马桶,配有专属厨师。731所有成员的宿舍都是集体供暖系统,在军官宿舍中央也有豪华舞台,供闲暇时光的娱乐。

专业厨师团队:8名文职厨师负责烹调,月薪远超普通日军士兵;所有宿舍配备集中供暖,731部队士兵收入,都是是普通日军的3倍。京都大学副教授田部井和因参与731研究,获相当于现今500万日元的报酬。高级军官年薪可达1万日元(当时日本最高级将官年薪却仅8000-10000日元)。

图片AI生成

但同时,1943年后中国战场上的普通日军士兵,由于物资紧张普遍实行“混合粮制度”,主食多为小米、高粱甚至豆饼,一日三餐很多吃不上肉。据《日本陆军兵站史》统计,前线士兵日均热量摄入不足2000千卡,而731部队成员普遍超过3200千卡,接近现代运动员水平。从中可以看到731成员伙食待遇之高。

至于住,在中国战场的普通日兵,只能挤在狭小潮湿的营房内,多人共用简易床铺,卫生条件极差。住在在日本的普通前线关东军士兵,冬季只能依靠简陋的煤炉取暖设备,勉强抵御严寒,这与 731 部队成员的舒适生活天差地别。正所谓贫富悬殊,哪里都有!

日本军部给予731部队这一种“超规格”的待遇,并不是偶然,却是日本军部刻意为之的结果,也是日本天皇给予的特权。

图片AI生成

731部队的反人类细菌武器研究活动,日本天皇绝对知情,且曾经亲自批准相关行动之中。

美军在战后调查时发现,731部队的研究成果报告曾多次呈送皇宫,都是作为“国家战略科技项目”汇报。

日本天皇和军部愿意支持石井四郎的731细菌武器研究计划,这也主要是因为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在传统武器研制上一直处在劣势地位。731部队提供的细菌战研究方案,迎合了日本军部“以最小资源代价,换取最大战果”的幻想。

尤其是石井四郎在考察世界各国细菌武器研究状况后,对日本军部也抛出了著名理论:

“一颗细菌炸弹的杀伤力相当于1000发炮弹,成本仅需1/10”(森村诚一《恶魔的饱食》第三卷)。

731细菌武器

石井四郎这一番言论,迎合了日本军部需要。日本军部对战争资源投入进行权衡和比较之后,认为传统武器的研发和生产,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在战场上也很难取得绝对的优势。石井四郎提出的细菌武器计划,耗费成本少,杀伤力强,满足日本军部妄图耗费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战果的侵略野心。

于是,在经过一系列内部讨论和决策后,日本天皇批准了对 731 部队的大力支持,愿意给731部队细菌研发重金投钱。

据美国战略轰炸调查局报告,日本曾测算,建造一个大型细菌工厂的成本,仅相当于生产传统弹药工厂的1/5,看来,日本军部也是经过精打细算,认为细菌武器耗费资金,绝对少于常规武器,但杀伤力又极强。

731部队就在这样背景下,承担起罪恶的使命。他们利用活人做各种细菌实验、研究细菌炸弹、细菌传播方式等,妄图通过这种残忍的手段,为日本军国主义野心开辟一条“捷径”。

在日本军部和天皇支持下,731部队经费通过关东军的“非常军事预算”,无需国会审议,称为遮人耳目的罪恶资金池。如在1940年,731部队年经费超1000万日元(按现今币值,大约值15-18亿元人民币),占关东军总预算的一半。

同比之下,驻扎东北的关东军总兵力达20万人(含11个师团),年预算仅2000万日元,一个标准日军步兵联队(约3800人)年支出仅为24万日元左右。

平均下来,731部队经费开支也占了关东军的一半,人均经费是普通日军士兵的50倍以上。

日本关东军

此外,731部队还有达50万至100万日元的专项研究资金。这笔巨款用于建造实验室、购置设备、培养细菌、制造武器,甚至招募少年兵参与陶瓷细菌弹的研发。要知道,1947年美军对731部队的调查记录显示,其核心研究人员与军官约800人,加上士兵、后勤、安保等总人数约3200人,居然耗费了一半关东军的经费开支,可谓巨大资金消耗。

有了巨额资金的支持,731部队便可以打着防疫的科学旗号,建设最先进的设施,采购大量的实验材料,维持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和细菌武器研究,同时享受锦衣玉食的优渥生活,享受特权的人生。这样,731部队成员一边是酒肉声色,一边是惨绝人寰,电影《731》就是揭露731部队这一战时处于绝密、在战后被极力掩盖的史实。

1940年,731部队3200人一年经费开支超1000万,足以覆盖日本20万驻军的常规开支,却全部用于细菌战研发;在日本军部来说,愿意花费重金,给予731部队优渥生活待遇是值得的,这主要是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

731部队工作现场

要知道,731从事是细菌武器研发,需要大量医学、生物学等领域高精专业人才。给予731部队研究人员奢华的生活,包括丰盛的饮食,高薪待遇,乃是收买人心的“糖衣炮弹”:通过重金,能吸引当时日本各大名校的精英和学者纷纷加入团队,令研究人员安心在哈尔滨郊区过着全封闭的生活,保持科研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全身心投入到细菌武器的研究中,更快出细菌武器研究成果,产出高效率的细菌武器,为日本军部的军国主义野心服务。

731部队成员就在高经费和优渥生活条件下,从事反人类的人体细菌武器研究。根据统计,

至少有 3000 名来自中国、苏联、朝鲜等国家的无辜民众被当作“活体实验材料”,在痛苦折磨中悲惨死去,宝贵的生命成为日本军部侵略野心的牺牲品。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731部队成员的优渥生活条件、高新待遇和特权,是建立在中国、苏联、朝鲜等国无数无辜民众的生命,以及日本对东北等殖民地资源掠夺的基础上。这些享受牛肉牛奶的731部队科研人员,也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大屠杀的直接执行者。

回顾这一段历史,我们不禁问是什么体制,令服务于人类的科学事业变为了反人类的暴行?答案就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野心。

由此总结,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需在伦理与道德的约束之下,任何脱离道德约束的技术进步,必然给人类带来灾难。这一段历史不仅关乎过去,更是一面镜子,要我们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以伦理道德约束科技发展,令悲剧不再重演!

#731#

来源:柳州阿妹侃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