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个月深圳音频展上初听Meze Audio新推出的105 SILVA时,这款耳机自然温润的声音一下抓住了我的耳朵。当时短暂的试听已让我印象深刻,而这次有幸拿到这款耳机并连续深度体验了一周,它带给我的不仅是声音上的享受,更有对Meze Audio品牌调音哲学的重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评测】上个月深圳音频展上初听Meze Audio新推出的105 SILVA时,这款耳机自然温润的声音一下抓住了我的耳朵。当时短暂的试听已让我印象深刻,而这次有幸拿到这款耳机并连续深度体验了一周,它带给我的不仅是声音上的享受,更有对Meze Audio品牌调音哲学的重新认识。在正式聊这款耳机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Meze Audio这个来自罗马尼亚的耳机品牌。
Meze Audio这几年在中国烧友圈口碑稳步上扬,高端线里,有备受瞩目的旗舰Elite与Empyrean II;而在更大众的价位段,99 Classics则是海外畅销长青款。上市10年依然具备很强影响力,2899元的售价更是把“设计审美+中正耐听”的性价比直接拉满。正是在这条自上而下的产品系列里,109 PRO、105 AER以及今天的105 SILVA各自形成了风格明确、彼此互补的局面。如今105 SILVA作为该系列的新成员,官方将其命名为“SILVA”,在罗马尼亚语中意为“森林”。顾名思义,Meze希望通过这款耳机向自然致敬,以森林般自然、温暖且富有生机的声音打动听者。
105 SILVA参数规格&快速点评:
类型:开放式动圈耳机;
驱动单元:50mm动圈(生物纤维+碳纤维复合振膜,钛涂层悬边);
频率响应:5Hz–30kHz;
阻抗:42Ω;
灵敏度:112dB SPL/mW@1kHz;
重量:354g;
接口:双3.5mm可拆卸线;
附配件:1.8m凯芙拉双股无氧铜耳机线、6.3mm转接头、3.5mm转USB-C适配器、硬质便携收纳盒。
需要先说明的是:105 AER与105 SILVA不是“前后代”关系。两者定位为并列的兄弟款,但调音取向不同——AER无论是设计风格还是调音取向都更偏现代感;SILVA则强调自然、温润与密度的平衡。直白点说,你可以按“口味”来选:喜欢更清晰直白的AER,或者偏爱更醇厚耐听的SILVA。
外观与佩戴感:自然与工艺的结合
与兄弟款105 AER使用树脂材质不同,SILVA的耳罩外壳选用了胡桃木,表面可以看到细腻的天然木纹理理。每只耳机的木纹都独一无二,而且木质会随着时间和使用渐渐氧化变化,沉淀出更深邃的色泽,这让每一副105 SILVA仿佛都能“养成”属于自己的风格,颇具玩味和收藏价值。
从设计语言上看,105 SILVA与109 PRO更为神似——圆润的轮廓和优雅的木色让它看起来格调高雅;相比之下,105 AER则由于黑色ABS耳壳和金属骨架显得更具“机械感”和现代科技风。可以说,SILVA在造型上融合了109 PRO的经典元素,又兼顾了AER的轻巧便携,达到了设计感与实用性的平衡。
105 SILVA在保持精致外形的同时,整机重量仅为354克,相比105 AER的336克略有增加,但拿在手上依然感觉相当轻盈。这个重量在全尺寸开放式耳机里属于偏轻的范畴,再加上Meze拿手的悬浮式头梁设计,佩戴时无需手动调节尺寸,戴上后头带会自动依据头型伸缩贴合,头顶的压力被均匀分散,这也使得它的佩戴几乎可以用“毫无压力”来形容。我在一周的使用中,每次戴上SILVA都能迅速找到舒适的位置,从未出现压头或不服帖的情况。而且由于没有传统滑槽结构,悬浮头梁不存在误触走位的问题,这点很方便。
耳罩的贴合部分,Meze这次选用了厚实的天鹅绒耳垫。与常见的人造皮革耳垫相比,天鹅绒材质触感柔软亲肤,透气性更佳,适合长时间佩戴不易产生闷热汗湿感。我在非空调房环境连续听了几个小时,耳朵依然干爽舒适。耳垫内部填充海绵的软硬适中,既有足够支撑力又能温柔地“包裹”耳朵。
据我对比,105 SILVA相较105 AER的佩戴更为稳固,AER由于极致轻量化设计,夹力偏小,在晃动头部时偶尔需要调整位置;而SILVA的耳机夹力明显加强,戴在头上更有“贴牢”的安心感。
细节方面,我特别喜欢耳罩外侧那片放射状镂空网罩的设计,不仅视觉上很有辨识度,而且透过网罩还能隐约看到内部金色的驱动单元和导音结构,给人一种机械美学与自然材质融合的独特观感。总的来说,Meze 105 SILVA在外观与佩戴方面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既有赏心悦目的艺术气质,又具备出色的人体工学,对得起发烧友对旗舰级做工的苛刻要求。
声学设计:全新设计的50mm动圈单元
拿到105 SILVA,首先让我关注的是它内部搭载的50mm自研动圈单元。Meze为这一代单元进行了重新设计和调校:振膜采用“生物纤维+碳纤维”混合材料制成,周围则是一圈镀钛涂层的半结晶高分子悬边。这种复杂的复合振膜结构兼具轻质与高刚性,能够有效抑制多余共振与失真,带来清晰通透的高频和精确的细节还原(后面在听感部分会详细介绍)。
此外,由于在振膜上采用PVD真空电镀工艺覆以一层钛涂层,大幅提升了刚性,使单元在大动态下保持稳定,从而令低频下潜和瞬态响应相比上一代更为出色、速度更快。值得一提的是,驱动单元以约45.5°的微妙角度倾斜指向耳道安装,据悉这是为了营造更精准的声场成像和空间感。
从参数上看,105 SILVA的阻抗为42Ω,灵敏度达112dB SPL/mW(1kHz)。与105 AER保持一致的易推规格,这意味着它对前端设备的驱动要求不高,日常使用即便直接插手机也能获得不错的响度和动态。当然,用更高品质的耳放驱动仍能进一步释放其潜力,在声音的控制力和细节上取得提升。
我用便携播放器以及台式耳放搭配试听,发现105 SILVA确实具有优秀的素质——小推力下声音足够耐听,换上大电流的台放后,声场和层次感则有一定幅度增强。这对于那些没有昂贵前端的入门发烧友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SILVA即便在随身便携设备上也容易伺候,却又有足够的上限供进阶玩家探索。
105 SILVA标配了一条1.8米长的可拆卸耳机线,采用双股绞合无氧铜导体并外覆凯夫拉纤维编织,触感柔软且结实耐用。据官方介绍,这种结构有助于抗干扰保持信号纯净,长期使用也不易断裂打结。线材接口为标准3.5mm插头,随盒附赠6.35mm大插转接头,方便连接台式放大器等设备。
此外,随机还附送了一只迷你3.5mm转USB-C适配器。它的体积跟一般的手机转接线差不多,却内置了DAC和耳放模块,专为提高移动设备音质而设计。将它连接手机使用,能够感受到相比直插手机,背景底噪更干净,声音细节有所增加。这也为经常用手机听歌的用户提供了即插即用的便利方案,也体现出Meze贴近主流用户需求的用心之处。
对了,105 SILVA的可维护性让我印象深刻——几乎所有部件(耳垫、头梁、单元、线材等)都可以独立更换。对于一款中端价位的耳机来说,这种模块化设计相当难得,也体现出Meze对产品长久陪伴用户的一种态度:即使经过多年的使用和消耗,你也可以通过更换零件让它焕然一新,而不必担心因为某个部件老化损坏就报废整副耳机。
音质表现:如森林般温润、自然的听感
一如其名,“SILVA”所代表的森林意境确实在它的声音中有所体现。整体听感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自然、温暖且富有活力。在调音取向上,105 SILVA延续了Meze偏向均衡耐听的风格,各频段没有过分凸起或凹陷,三频衔接流畅顺滑。官方强调这款耳机以“自然、饱满、耐听”为核心,实际听感也确实如此——它不会用夸张的技巧来讨好耳朵,而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长时间陪伴。
低频方面,105 SILVA给了我不小的惊喜。它并非那种量感爆棚的风格,而是走的干净利落、收放自如的路线。我试听了迈克尔·杰克逊的经典流行曲《Billie Jean》,开头鼓点敲击有力但不浑浊,低音鼓的余韵很快收束,没有一丝拖泥带水。在电子乐曲目如Daft Punk的《Get Lucky》中,电贝司的线条清晰富有弹性,每一下低频律动都精确地停留在该在的位置上,既有质感有速度,又不会掩盖中高频的细节。
相比105 AER,SILVA的低频下潜深度更佳,力度也稍有增强,听鼓点时能感到更明显的冲击感和层次。例如在听蔡琴的《渡口》时,前奏的大鼓敲下去仿佛鼓皮震动的质感可触,低频的空气感把录音现场的氛围渲染得十分到位。这种松弛有度的低频非常难得,既满足了流行乐/摇滚乐所需的氛围感和节奏感,又兼顾了爵士、古典中低频乐器的质感与定位。
进入中频,我认为这是105 SILVA最迷人的部分。Meze对于人声和中频乐器的刻画可谓拿捏到位,既有充沛的情感也有细腻的质感。我播放了几首不同风格的人声曲目,从Norah Jones轻柔的爵士嗓音到王菲空灵的女声,再到陈奕迅厚实的男声咏叹调,在105 SILVA上都展现出温暖醇厚的底色和鲜活真实的质感。而在《加州旅馆》Live版中,唐·亨利的声音位置略微靠前且凝聚,伴随着吉他和掌声,你会有种歌手就在眼前舞台上演唱的错觉。这种调教让听流行、人声、民谣类音乐时格外享受,你可以长时间沉浸在歌声里而不会感到累。
同样,在弦乐表现上,中频的从容厚度也给小提琴、中提琴带来了丰富的木质共鸣感。我播放了舒伯特的《小夜曲》四重奏版本,四把弦乐器的和声层次清晰可辨,琴弦摩擦的质感温润不生硬,让人仿佛置身于古典音乐厅,感受一场室内乐的现场。
高频表现方面,105 SILVA秉承了Meze一贯的友好顺滑风格,同时在延展和细节上有所提升。它的高频并不突出地刺激耳膜,而是带有一种柔和的亮度。在聆听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时,小提琴群奏的高音部分明亮通透,延伸感良好,将乐曲的辉煌感完整呈现;但当乐句转弱时,高音又能迅速柔和下来,不会有一丝毛刺感。
相比之下,105 AER的高频虽然已经相当顺滑,但极高频的空气感略显内敛。105 SILVA则更进一步,高频延伸更充分,给人感觉乐曲中的泛音更加丰富,声音的空气感与空间感更强。应该说105 SILVA的高频属于那种细致而不刺激的类型,既能解析出音乐中的微小细节(如爵士乐中钹片的微弱刷动声),又不会产生过亮过生硬的听觉疲劳。对于追求耐听的发烧友来说,这种高频调校无疑是讨喜的。
我还特别留意了一下105 SILVA的声音成像能力,例如同样是在《加州旅馆》Live版中,当我闭上眼可以清晰感受到乐手和乐器的分布——吉他在左前方拨动,鼓手在正中央稍后的位置敲击节拍,听众的欢呼在四周环绕。这种准确的结像和定位,让音乐的氛围感大大增强,仿佛你真的坐在演出现场一般。
整体试听下来,我觉得对于喜欢刺激感和强对比的烧友来说,105 SILVA的声音风格可能显得“不够劲爆”。但反过来看,当你想长时间放松地欣赏音乐,SILVA的这种稳重性格又显得极为可贵——它不会让你在高潮过后感到听觉疲劳或精神紧张。可以说,105 SILVA的调音哲学就是时刻保持音乐的迷人之处,同时绝不“冒犯”你的耳朵。
写在最后:富有情感又不失细节的专业之选
一周试听下来,Meze Audio 105 SILVA向我展示了什么叫“温润如玉”的声音美学。这款耳机将传统工艺、美学设计与前沿声学技术融为一体,最终体现在耳边的声音是忠于Meze一贯风格的自然耐听之声,却又较前代产品注入了更多的细节信息和音乐灵魂。
对于资深耳机发烧友来说,105 SILVA并不是一副追求极端参数的耳机,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乐者,用恰如其分的音符勾勒出音乐该有的样子,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深陷其中。它的声音有着讨好人耳的暖意,却从不矫揉造作。这种松弛而专业的调音背后,是Meze对于音乐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看得出来,Meze希望通过105 SILVA吸引更多主流用户——这从随耳机附赠3.5mm转USB-C适配器的小细节即可看出,他们努力降低用户体验高品质音乐的门槛。同时,价格上105 SILVA也维持在一个相对亲民的水平,以不到109 PRO一半的售价,提供了接近高端型号的部分享受。对于预算有限又想体验Meze开放式耳机魅力的烧友来说,SILVA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
来源:中关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