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歌尔青岛产业园的无尘车间里,一片片比指甲盖还小的光学模组正在精密仪器下诞生。这些看似微小的镜片,却是打开元宇宙大门的关键钥匙。它们通过对光线的精密折射与反射,将虚拟世界清晰呈现在用户眼前,直接决定了VR/AR设备的沉浸式体验。
从潍坊走出的电声小厂,到全球VR设备幕后之王,歌尔股份的成长之路充满了逆袭与创新。
在歌尔青岛产业园的无尘车间里,一片片比指甲盖还小的光学模组正在精密仪器下诞生。这些看似微小的镜片,却是打开元宇宙大门的关键钥匙。它们通过对光线的精密折射与反射,将虚拟世界清晰呈现在用户眼前,直接决定了VR/AR设备的沉浸式体验。
歌尔早在2012年就前瞻性布局VR/AR领域,如今已成为全球VR中高端产品出货量第一的生产企业,占全球VR中高端头显出货量80%以上的份额。这些小小的光学模组,正在支撑起一个万亿级的元宇宙生态。
在歌尔的产品展厅里,你可以亲眼目睹智能眼镜的奇妙演变。最初的智能眼镜只是在镜框上集成扬声器和麦克风,让眼镜实现了听音乐、接打电话的“听见”功能。而如今的AI眼镜,如歌尔与小米合作开发的产品,已经添加了摄像头和AI功能,让眼镜迈入了“看见”的新阶段。
佩戴这样的智能眼镜,用户只需呼唤“你好Meta”并说出指令,就能进行拍照或开启“第一视角”摄影,还能实现物体识别、天气查询、实时翻译等功能。从“听见”到“看见”,日常眼镜在AI助力下已演化为消费电子行业的新宠。
你可能不知道,当你戴上Meta Quest Pro、索尼PS VR2等顶级VR设备体验虚拟世界时,背后都有歌尔的身影。歌尔是VR三大头部品牌Meta、索尼、字节跳动(PICO)的核心代工商,但这些品牌很少对外宣扬谁在帮他们制造设备。
歌尔就像科技圈的“隐形冠军”,默默占据全球中高端虚拟现实头显70%的市场份额。这种幕后地位让人联想到好莱坞特效公司——观众只看到台前的精彩,却不知道幕后是谁创造了这些奇迹。
随着AI与元宇宙的深度融合,智能眼镜正从“极客玩具”向普及型智能终端演进,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感官中枢”。2024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210%,总量首次突破200万台大关。
歌尔推出了两款AI+显示智能眼镜参考设计——Mulan2和Wood2。其中,重量不到40克的Mulan2集成了音乐播放、电话接听、消息通知、信息显示及AI问答等多重功能,展现了技术的小型化与集成化成就。
歌尔从山东潍坊崛起,打破了“北方缺乏高科技企业”的刻板印象。公司在青岛建设全球研发总部,统筹整合全球研发资源,同时在潍坊打造先进的智能工厂,实现了苹果产品100%可再生能源生产。
歌尔在山东的发展展示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从代工生产到自主创新,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从“制造”到“智造”的完美蜕变。如今,歌尔已累计申请专利3.4万余项,其中发明专利超过8000项,成为山东乃至中国高科技制造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歌尔股份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巨头林立的科技行业,通过专注创新、深耕技术,也能从产业链的配角成长为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在这个AI与元宇宙加速融合的时代,歌尔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悄悄改变着我们与数字世界交互的方式。
来源:足智多谋饭团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