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收到个私信,是个农村出身的学弟发来的:哥,我二本毕业,刚拿到字节25万年薪的运营岗offer,可我妈天天打电话让我回家考公,说互联网行业不稳定,很多大厂都在裁员,编制才是铁饭碗。但是老家的编制工资就几千块一个月,虽然稳定,但工资是真低,我现在满脑子都是选
前几天收到个私信,是个农村出身的学弟发来的:哥,我二本毕业,刚拿到字节25万年薪的运营岗offer,可我妈天天打电话让我回家考公,说互联网行业不稳定,很多大厂都在裁员,编制才是铁饭碗。但是老家的编制工资就几千块一个月,虽然稳定,但工资是真低,我现在满脑子都是选钱还是选稳定,您也是农村出来的,能给个建议吗?
看着这条消息,我想起十年前的自己。我跟这个学弟一样,都是来自农村,普通二本毕业,说句不怕丢人的话,以我们老家那种教育环境和资源,能考个二本,走出来,真的很不容易。当年我手里攥着一个月薪8000的私企offer,老家亲戚轮番劝我考县环保局的编制,说考公才体面,私企哪天倒闭了都不知道。当时我也各种纠结到失眠,最后咬着牙选了私企,现在回头看,不是选对了,是因为当年算清了三笔账。
今天不跟你说空话,就以一个农村出身、踩过不少坑的过来人身份,帮你把字节offer和回家考公 的账掰扯清楚。毕竟咱农村娃做选择,考虑的从来不是喜欢不喜欢,而是值不值得。
你可能没细想,25万年薪对咱农村家庭意味着什么。我当年刚工作时,月薪8000,扣完税和社保剩6000多,每个月给家里寄3000,一年下来帮我爸还完了盖房欠的2万多外债。而我同村的发小,当年听家里的话回家考公,考上后月薪 3200,除去房租和生活费,一年到头攒不下5000,他爸生病住院时,还是我凑了2万给他应急。
另外你再算笔细账,字节25万年薪,扣完税和五险一金,到手大概1.5万左右。就算每个月花5000,一年就能攒12万,如果还有年终奖,那就更多了。光这笔钱,能帮家里翻新下老房子,能给爸妈买份靠谱的医疗险,甚至能在你老家县城付个小户型的首付。可要是回家考公,咱小地方的事业单位,月薪撑死4000一月,就算加上补贴,一年攒个5万都难,碰到家里有急事,你拿什么扛?
我不是说钱比稳定重要,而是对于农村娃来说,试错成本真的太高了。我堂哥当年放弃了深圳15 万的offer,回家考了三年公才考上乡镇岗,这三年里没收入,全靠我大伯打零工养着,最后考上了,月薪3800,现在35岁了,还跟父母挤在老房子里。所以你想想,要是你放弃字节offer,回家考公,万一考个一两年没考上,不仅没收入,再想回互联网找工作,黄花菜都凉了。而且现在互联网行业虽说有波动,但以字节的发展势头,肯定是往上的,所以这种头部公司的25万offer,对于二本毕业生来说,多少人挤破头都想得到的机会,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机会不等人。
你妈说编制是铁饭碗,这话没说错,但她没告诉你,小地方的编制里藏着咱农村娃扛不动的人情压力。我表姐当年考上了县城的市场监管局,月薪3500,可上班第一天就傻眼了。同事大多是本地有关系的,她一个农村来的,没人带她,脏活累活都是她的,年底评先进没她的份,连想调去离家近的乡镇所,都得托人找关系。
更现实的是,小地方的编制虽然稳定却没奔头。现在公务员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但咱老家的县城,一个局里就那么几个领导岗位,大部分人干到退休还是科员。我高中班主任的儿子,考上县城税务局后,干了五年还是办事员,月薪没涨多少,想考去市里,又没精力复习。每天下班还要帮领导写材料,陪调研,回到家累得只想躺着。
你再想想自己:在字节虽然压力大,但能接触到最前沿的运营玩法,能跟着项目学本事。我当年在私企做新媒体,跟着团队做过百万粉丝的账号,后来跳槽,工资直接翻了一倍。可要是回家考公,每天干的都是重复性的活儿,三五年之后,你再想离开这个体制,会发现自己除了写材料,啥本事都没有。 咱农村出身,一没背景二没资源的,唯一的底气就是有本事,有能力在身上,要是连这点底气都丢了,才是真的不稳定。
你可能听说过互联网裁员潮,但你可能没注意到,国家现在对数字经济的扶持力度有多大。去年国务院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里,明确说:要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字节、阿里这些头部企业,其实都是在跟着政策走,尤其是短视频、直播电商这些领域,未来5年都是风口。
我有个同事,三年前从字节跳槽去了一家做农村电商的公司,现在负责帮老家的农户卖特产,年薪涨到了40万,还帮村里建了直播基地。你要是去字节,说不定也能接触到乡村振兴相关的项目,既能赚钱,又能帮到老家,这不比天天在小县城里写材料强?
再看考公政策,现在基层公务员确实有补贴,比如乡镇岗每个月多1000块,但咱老家的编制,大多是 “三不限” 岗位,报录比动不动就几百比一。我邻居家的儿子,去年考老家的乡镇编,报录比 327:1,笔试第三,面试被刷了,现在只能在县城打零工。而且就算你考上了,小地方的公务员待遇,想靠自己买房、赡养父母,非常难。我表姐在县城考公8年,现在还在租房子,父母生病不敢请假,怕被扣绩效。
我不是劝你别考公,是劝你别放弃字节offer全职考公。咱农村娃的选择,要留退路。你可以先去字节上班,利用业余时间复习考公,要是考上了,再纠结也不迟。要是没考上,你手里还有高薪工作,不至于让家里担心。
我当年就是这么做的,先在私企上班,晚上复习考公,虽然最后没考上,但在私企学到的本事,让我后来跳槽时更有底气。现在我爸妈也不说私企不稳定了,因为他们知道,我就算没编制,也能靠自己的本事养活自己,还能帮家里解决困难。
你要记住,咱农村娃最不怕的就是吃苦,最怕的是盲目。25万的offer,不是诱惑,是你寒窗苦读十几年换来的机会。回家考公,也不是退路,是需要理性权衡的选择。别听别人怎么说,就问自己三个问题:我家里现在需要这笔钱吗?我能接受考公失败后的后果吗?三五年后,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想清楚这三个问题,你就不会纠结了。咱农村娃,从来不是靠编制活着,是靠不服输、会算账活着。不管你选哪条路,只要走得踏实,都能活出自己的样子。
来源:科财解码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