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南: 有机青稞金名片 绘就高原新图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03:04 1

摘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广袤的田野上,处处是热闹的丰收盛景,田间到处都是轰鸣的农机和空中盘旋的无人机;收割机的出粮口对准青稞晾晒台,粒粒饱满的青稞倾泻而下,农牧民笑开颜;“青稞五良种植”体系,良地选种、良肥养护、良技护航环环相扣,实现亩产千斤。这片海拔3000米的

贵南县青稞实现机械化收割。贵南青稞进入丰收季。本版图片均由通讯员 朝加才让 提供青稞入仓,老百姓的生活幸福绵长。

西海新闻记者 马璞馨

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广袤的田野上,处处是热闹的丰收盛景,田间到处都是轰鸣的农机和空中盘旋的无人机;收割机的出粮口对准青稞晾晒台,粒粒饱满的青稞倾泻而下,农牧民笑开颜;“青稞五良种植”体系,良地选种、良肥养护、良技护航环环相扣,实现亩产千斤。这片海拔3000米的高原上,青稞以金黄的色彩描绘出一幅壮美的丰收画卷。

贵南县作为我省最大的有机青稞种植基地,已探索出产供销一体化的青稞产业发展路径。如今,青稞籽粒、青稞饼干、青稞面粉、青稞挂面等“青字号”产品远销江苏、四川、北京等地,让小青稞走出原产地、走向全国,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截至目前,贵南县已建成连片万亩青稞生产基地,正积极申报“贵南青稞”地理标志。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是贵南县立足本地资源,深耕“土特产”领域,以品牌化建设推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科技种出“大场面”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贵南有机青稞的天然优势——高海拔、强日照、大温差搭配纯净生态,为青稞生长提供了优质的环境。贵南县农作物面积达42.89万亩,青稞种植面积达24.64万亩,预计今年青稞年产量可达5.87万吨。目前,贵南县已完成5.6万亩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任务,调运发放各类良种355.15吨、商品有机肥5600吨,已建立1个万亩青稞基地,优先推广抗旱、抗病、抗倒伏且单产高的优质新品种,为青稞品质保驾护航。

这几年,贵南县探索出许多青稞种植经验,凭借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广袤的耕地资源,科技种植得到推广和普及。走在贵南县的田间地头,可以随处看到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播种机、智慧农业云平台等,实现精准播种、施肥和田间管理等,科技的助力,不断推动青稞种植进入大规模、集约化的崭新阶段。早在2014年,贵南县通过国家有机示范区认证,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青稞种植示范区,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要让青稞生长茁壮、品质优良,不仅需要依赖适宜的环境条件,还需借助科技与人才的有力支撑,同时适时进行新品种的更新换代。”贵南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服务中心主任穆岚说,今年,贵南县精准引进甘青4号、青杂20号,实现高产量、高品质,有效擦亮“贵南有机青稞”这张“金名片”。

贵南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高度重视青稞产业,从种植规划、技术指导到市场推广,全链条精心布局,持续推动有机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让高原青稞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从田间到餐桌的价值提升

贵南县并未满足于单纯的原料生产,而是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持续提升产品附加值。今年,贵南县实施青稞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总投资933万元,包含青稞啤酒生产线扩能改造、青稞米生产加工、青稞产业检验检测能力提升等子项目。

“通过项目建设,青稞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得到提升,检测设备短缺和老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产业发展短板得以补齐。”穆岚说。

如今,贵南县的青稞产品已经从单一的原粮发展到青稞面粉(糌粑)、青稞麦片、青稞挂面、青稞泡面、青稞酒等多个品种。口感酥脆的青稞饼干、爽滑劲道的青稞挂面……丰富的产品供给,有效提升了青稞产业的附加值。

亩产超千斤

沙拉村集体经济产值迈入“千万级”

茫曲镇沙拉村的变化是贵南县青稞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沙拉村曾经是一个依赖传统种植业的村庄,如今已成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破百万的“幸福村”。今年,沙拉村青稞亩产量突破1200斤,村集体经济预计破千万元。

“以前大家靠种地为生,收入不稳定。如今,我们成立沙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忙时节,我在合作社开大型机械,负责日常的种植和收割,每月都有固定的工资,而且还有利润分红,真正实现家门口致富。”沙拉村村民程玉林高兴地说。

沙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何克峰说,村党支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耕地整体托管、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有效解放劳动力,村民们开始发展第三产业。而这一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沙拉村户均收入达7.3万元,人均收入达18091元,较全县农牧民人均收入高2000元。

更令人欣喜的是,村民们有的外出务工,有的在县城或省外经商,全村年收入达到3000万元。还有很多村民在共和县、贵德县、西宁市购买了楼房,日子越过越滋润。

贵南县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通过“青稞油菜种植—秸秆加工—牛羊养殖—有机肥生产”循环种养模式,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今年,沙拉村拿到了绿色有机认证,成为全县第一个获得种植行业有机认证的村庄。“今年可以在青稞包装袋上印有机标志,这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何克峰说,“沙拉村这几年是实打实干出来的,现在不仅要干活,还要会干,巧干,让群众增收才是党员干部的本领。”

打造高原青稞产业高地

穆岚说,贵南县通过专家测产、提高收购价、引导适时收获等方式保障青稞作物稳产稳增。邀请省州青稞专业团队开展适合贵南县的新品种繁育、试验示范、优质高产栽培等技术研究,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在提高单产、提升种植技术的前提下,贵南县借助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土地资源,积极发展农作物育繁种工作,打造全省制种基地。引进种子公司开展育繁种工作,借助各类优势平台,培育本土育繁种企业,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目前,贵南县青稞已经发展成产业集群,并且在沙拉村、上达玉村、拉干村打造上千平方米的“青稞储备库”,建成青稞由点到面的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良种繁育提高产能,有效降低成本,减少了人力投入,增加了农牧民群众的收入。

穆岚说,随着青稞产业不断向更高质量发展,贵南县探索出依托特色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这条路径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为高原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今年,青稞市场价格相较于往年降幅大,利润减少。贵南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引导经营主体进行农产品加工,并利用海南州公共区域品牌“天路飘香”,不断提高加工转化率。

贵南县将持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青稞产业与乡村旅游、文化体验等多元业态的深度融合,将青稞产业打造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确保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产业发展的丰硕成果,绘就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淳朴、治理高效、生活富足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西海都市报》(2025年09月23日 第B13版:特刊)

来源:青海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