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21日,广东新会讯今日,由国际(中国)地理标志保护联盟(ICGIA)指导、世界酒中国菜全球组委会发起的“新会柑”全球认养计划推介会暨地标新经济新会陈皮地标宴(新会站)活动成功举办。该项目面向全球开放认养,100+地理标志用标企业所属的新会柑种植地
ICGIA国际(中国)地理标志保护联盟指导世界酒中国菜地标“新会柑”全球认养计划 百年道地药材食药同源产业开启“全民守门员”时代
2025年9月21日,广东新会讯 今日,由国际(中国)地理标志保护联盟(ICGIA)指导、世界酒中国菜全球组委会发起的“新会柑”全球认养计划推介会暨地标新经济新会陈皮地标宴(新会站)活动成功举办。该项目面向全球开放认养,100+地理标志用标企业所属的新会柑种植地块,首批覆盖天马、双水、梅江、崖南、茶坑等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法定产区,通过“认养一株柑+产学研游学+地标宴体验”模式,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信任体系。卫生部第五届、第六届药典委员会委员、ICGIA特骋专家李锦开教授作为项目首席顾问,见证这一传统产业与现代治理的深度融合。
项目核心:从“纸面提案”到“田间实践”
2016年,李锦开教授首次提出“社会认养+溯源接力”理念,倡导通过公众参与倒逼药材种植标准化。然而彼时“无人手、没基地、缺共识”,提案仅停留在理论层面。2025年,在ICGIA联盟统筹下,该理念先后正式落地化州(认养一棵化橘红)、大方(认养一山大方天麻)、赤水(认养一亩赤水金钗石斛),此次新会(认养一株新会柑):
认养机制 :每株新会柑生成唯一溯源码,认养人可远程查看种植内容,参与春、秋两季“观察日”实地督导; 品质保障 :认养柑园统一执行地理标志产品《新会陈皮》标准,并引入广东食药同源健康研究中心分析测试中心随机抽检; 文化赋能 :认养人可参与“新会陈皮地标宴”品鉴,体验“世界酒中国菜”地标美食,深度感知地理标志文化。模式创新:“N+农户”联农带农实践
项目通过两大合作机制激活产业链:
1、“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层党组织+基地+农户”模式
a、以侨柑堂(侨甘堂)、世酒中菜等龙头企业为牵引,整合合作社资源,依托基层党组织协调土地流转;
b、首期开放1万株柑树认养,带动超500户农户参与,户均年增收预计达3.2万元。
2、“金融+产业实体+基层党组织+助农户”模式
a、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支持贫困户参与种植、加工环节;
b、通过认养管理、包装等岗位实现稳定就业,拟帮助农120户家庭。
专家声音:让公众成为品质“守门员”
李锦开教授在项目发布会上强调:“认养人不是旁观者,而是利益共同体。他们通过观察记录、分享传播,反向约束种植端减少农残、杜绝硫熏,这种社会监督比任何第三方认证都更有效。”
实践突破 :
·2025年认养区国家地理标志法定产区柑园实现农残抽检合格率100%,较传统种植模式提升23%;
·认养人自发组建“新会柑国际推荐官观察团”,通过短视频分享种植故事,计划带动品牌曝光量超5000万次。
产业价值:从单点突破到全球协作
1、农户增收 :认养部分柑园将给予3000元/亩定向补贴硒、锌肥升级,推动亩均收益增长4.5万元;
2、文化出海 :ICGIA联合世界酒中国菜组委会,将认养故事转化为双语短视频,向海外餐厅、酒吧推广;
3、标准输出 :推动《新会陈皮》标准与欧盟互认,计划进驻世酒中菜社区店,溢价达500%。
未来展望:构建“全球认养网络”
项目计划三年内实现三大目标:
·规模扩展 :认养范围覆盖新会11个镇街超14万亩种植基地,年认养量突破10万株;
·科技赋能 :开发AI柑树与法定溯源系统对接,实现认养与溯源一体化;
·金融创新 :联合国家新会陈皮监管仓推出“新会陈皮期货合约”,探索资产证券化路径。
(新闻来源:国际(中国)地理标志保护联盟)
注 :本文内容整合自ICGIA联盟公开信息及新会陈皮产业实践案例,合作模式参考了地理标志保护领域的“联盟监管+数字闭环”机制。
来源:地方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