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或许你仍觉得自己精力充沛,平时会练练举重、坚持日常散步。但要是像从矮凳上起身、迈上路边台阶这类日常动作,开始变得有些迟缓、吃力,背后其实藏着原因——人随着年龄增长,不仅会慢慢流失力量,快速活动的能力也会逐渐减退。
地球是一个奇迹
科技|全球
研究表明,肌肉爆发力——即快速产生力量的能力——比肌肉力量衰退得更早、更快,但针对性训练能减缓这种衰退速度。|国家地理图片集
或许你仍觉得自己精力充沛,平时会练练举重、坚持日常散步。但要是像从矮凳上起身、迈上路边台阶这类日常动作,开始变得有些迟缓、吃力,背后其实藏着原因——人随着年龄增长,不仅会慢慢流失力量,快速活动的能力也会逐渐减退。
这种常被忽视的健康维度,被称作“爆发力”,也就是快速产生力量的能力。它可不只是奥运会举重运动员和精英运动员的专属技能。不管是绊倒时稳住身体、躲开即将关上的地铁门,还是随手把食品杂货搬上车,都离不开爆发力的支撑。
问题在于,爆发力从30多岁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比大多数人察觉到力量明显下降,要早整整几十年。“肌肉的速度会比力量先流失,”密苏里大学(University of Missouri)健康科学学院专注研究老年人肌肉表现与功能的研究员史蒂芬·塞耶斯(Stephen Sayers)解释道。
这意味着50岁以后,肌肉力量通常每年会下降1%到2%。而研究显示,尤其对老年人来说,爆发力的下降速度可能更快,每年最高能达3%到4%,要是肌肉长期不活动,下降速度还会进一步加快。
好消息是:爆发力训练很容易融入每周日常,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它能帮你守住活动能力、维持独立生活状态,甚至还能巩固肌肉力量。2007年发表在《衰老与身体活动杂志》(Journal of Ag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改善老年人功能性动作方面,高速抗阻训练比传统力量训练效果更显著。
“我实验室里有过这样的案例,有些人之前完全不运动,开始练爆发力后,力量直接提升了25%到30%,”塞耶斯补充道。 接下来就为大家讲讲,该如何进行爆发力训练,以及把它加入日常后,会怎样改变你日常生活中的动作状态。
什么是肌肉爆发力?
身体完成动作,离不开两个关键要素:力量和速。“你可以想象一下过马路的场景,”塞耶斯说,“肌肉可能有足够力量,你本身也够强壮,但要是没有一定的速度,绿灯亮的那点时间里,你根本没法顺利穿过马路。”
爆发力来源于快肌纤维,这类纤维负责驱动快速、具有爆发性的动作。和支撑耐力的慢肌纤维比起来,快肌纤维随年龄衰退的速度要快得多。“问题就在于,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会用到快肌纤维,”塞耶斯指出。想要留住它们,就得有针对性地训练。
爆发性速度还依赖神经系统。随着时间推移,大脑向肌肉传递信号的效率会慢慢降低。“到60岁时,支配肌肉的神经会流失近一半,”塞耶斯说,“神经一旦没了,肌肉也会跟着衰退。”
信号传递变慢,意味着那些曾经不用过脑子的动作——比如快步走、爬楼梯,或是绊倒时下意识稳住身体——现在都得花更多心思去控制。 “研究衰老问题时,要是关注平衡能力和跌倒预防,速度这个因素其实特别关键,”铰链健康(Hinge Health)的物理治疗师克莱尔·莫罗(Claire Morrow)表示,“判断一个人跌倒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实就是他走路的速度——也就是步速。” 快速的反应时间是让人保持站立的关键。
塞耶斯说,你可能足够强壮,但要是绊倒时没法及时稳住身体,还是会摔倒。可如果肌肉速度够快,或许就能立刻伸出腿,避免摔倒。他还提到了自己做过的一项模拟跌倒实验室研究:接受过爆发力训练的参与者,能更快地活动四肢,在倒地前就恢复平衡。“这种差异很明显,”他说,“尤其是对60岁、70岁及以上的人来说,效果更突出。
肌肉爆发力开始流失的早期信号
目前还没有标准的家庭自测爆发力的方法,但有一些细微迹象,能帮你判断爆发力可能正在减退。“你能轻松把行李箱举到飞机的头顶行李架上吗?”莫罗问道,“上下楼梯对你来说费劲吗?会不会觉得必须扶着扶手才行?”
她推荐了一个简单的自我检测方法:试试单腿提踵。“正常情况下,单腿应该能完成30次,”她说,“小腿力量是下肢现任何损伤时,最先流失的能力之一,而且它对维持平衡也特别重要。”
如何安全打造肌肉爆发力?
并不是只有运动员才需要练爆发力。其实,练爆发力能让日常活动更轻松,还能提升休闲运动(比如徒步、跳舞)或陪孩子玩耍时的状态。
要是你已经在练力量,那开启爆发力训练最容易的方式就是:用更轻的重量,在向心阶段加快速度,做得更有爆发力。而离心阶段(即动作中“放下”的那部分),还是要保持缓慢、受控的节奏。
以腿举为例,塞耶斯建议,不用在器械上加太重的重量,用你最大负重的40%左右就好。这个重量应该让你觉得能轻松控制,举起来不费力。先慢慢放下,再以最快速度把平台推出去,重复这个动作就行。胸推、壶铃深蹲或提踵,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练。
要是你在健身房训练,塞耶斯建议先从器械训练开始,别着急用自由重量训练。“用器械更容易控制速度,而且动作范围很固定,相当于已经帮你设定好了,”他说,“所以这种方式更安全,你也能更专注于快速动作,不用操心平衡问题。”
不过塞耶斯也提到,虽然爆发力训练看起来好像有点难,但只要负荷合适、动作标准,它的受伤风险并不比传统力量训练高。他还说,爆发力训练甚至可能让人感觉更轻松,恢复得也更快,因为不用承受超出自己能力的重量。
在家也能练爆发力。莫罗推荐试试比平时速度快一些的自重深蹲。要是想增加难度,塞耶斯建议在做爬楼梯这类功能性动作时,穿上负重背心。就算是从椅子上快速站起来再坐下,重复10到12次,也能起到锻炼效果。“只要是能给动作增加阻力的训练,都属于抗阻训练,”他说,“关键就是要快速完成动作。”
撰文:Hannah Singleton
编译:Arvin
校对:钱思琦
版式设计:钱思琦
点点,谢谢关注。
伸出小手
来源:国家地理中文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