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国贸商圈万通中心一层,一块被鲜花包围的装修围挡背后,京东首家自营医美独立门店即将在十月中旬正式亮相。
北京国贸商圈万通中心一层,一块被鲜花包围的装修围挡背后,京东首家自营医美独立门店即将在十月中旬正式亮相。
尽管尚在装修,消费者的热情却已挡不住。
9月11日,京东医美国贸店上线“300元无门槛开业礼券”活动,短短三天时间,用户领取近1800张礼券,预售成交额突破100万元。
这家尚未完工的医美诊所,营业第一周的服务名额几乎已被预订一空。
京东对医美市场的布局并非一时兴起。
今年6月,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在一场分享会上坦言:“京东每三年就应该扩张一次,京东集团的核心是供应链。”
他进一步透露,在餐饮、酒店供应链之后,未来京东还会打造美容、医美、医院乃至“捏头洗脚”的各种业态供应链。
刘强东的这番话不是空穴来风。事实上,京东的医美战略已经谋划多年,分为“平台搭建、供应链整合、线下落地”三个阶段。
从2021年与新氧合作共建医美频道,到2023年直连艾尔建、华熙生物等头部厂商,再到2025年线下自营诊所落地,京东医美的发展路线图清晰可见。
京东线下医美的首次尝试发生在今年7月。京东健康旗下首家自营线下医美诊所在北京亦庄开业,命名为“京东医美(亦庄店)”。
这家首店没有选择独立区域,而是设在京东健康综合门诊部的1层,服务范围涵盖美白嫩肤、水光美塑、除皱瘦脸以及光电抗衰四大热门轻医美项目。
与京东进军外卖、酒旅市场时的打法不同,京东医美起初并没有推出大规模的补贴活动。
亦庄店更多是一次谨慎试水,为后续扩张积累经验。
相比于嵌套在综合门诊部内的亦庄店,国贸店作为京东医美首个独立门店,意味着京东医美战略进入了新阶段。
国贸店位于北京核心商业区,面向的是对医美服务有更高需求的城市精英人群。其预售活动的成功也证明了京东医美定位的正确性。
300元无门槛礼券允许消费者以更低价格体验高端医美项目。
市面上通常定价500元以上的嗨体2.5,在这里只需99元就能体验。
这种优惠力度自然吸引了大量关注性价比的消费者。
京东并非唯一看好医美市场的互联网巨头。
阿里巴巴通过天猫国际引入国际医美设备品牌,支付宝推出“医美分期+效果保险”组合产品,口碑联合头部机构打造“安心美”联盟,将复购率提升至65%。
美团2024年医美类目GMV已突破380亿元,新一线城市贡献率达47%,并测试AI智能推荐系统,通过18个维度数据为用户定制方案。
字节跳动的抖音医美科普专区日均播放量达2.3亿次,巨量引擎推出“品效合一”营销方案,帮助机构将获客成本降至行业平均水平的60%。
拼多多则以“百亿补贴”拉低热玛吉等项目价格40%,创新“拼团美疗”模式,单月参与人次突破80万。
在众多互联网巨头中,京东医美选择了自己的差异化路径。
它以“严选药械、持证医师、拒绝套路、透明好价”十六字作为核心服务承诺,直击传统医美行业中“假货泛滥、无证行医、过度营销、价格虚高”等痛点。
京东医美还在行业内首创“上班族友好型门店”,每天营业时间延长至晚上10点,更好地为职场人群提供高效、便捷的专业轻医美服务。
这种模式明显针对了都市白领群体,他们平时工作繁忙,很难在白天工作时间接受医美服务。
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医美市场,背后是行业规模的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已达4108亿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万亿大关。
近一年来,无创抗衰、水光补水、注射塑形的线上交易年增速超过110%,近84%的医美需求集中在维养与抗衰类项目。
这些数据揭示了医美市场线上化的趋势和巨大潜力。
随着互联网巨头加大医美市场布局,专家也提醒消费者要理性看待医美服务。
医疗美容的本质是医疗行为,大家务必选择有资质的医疗机构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治疗。
切勿因贪图便宜或心存侥幸,在生活美容机构、采耳店、美甲店等非医疗机构内接受手术、激光美容等医疗美容服务,或在家自行注射除皱针等产品,一旦出现意外情况,严重会威胁生命安全。
另外,未经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同意,机构不得擅自向未成年人提供医疗美容服务。
京东国贸万通中心的围挡即将拆除,10月中旬这里将正式迎来第一批消费者。
不仅是对京东,对整个医美行业来说,互联网巨头带来的不仅是资本和流量,更是行业透明化和标准化的机遇。
随着京东等国美互联网巨头加入战局,那个依靠信息不透明和高额营销费用获客的传统医美时代,正在加速落幕。#头条深一度#
1.CCTV商业报道:《比拼供应链,京东等互联网巨头扎堆医美》
2.搜狐新闻:《京东医美首个独立门店10月开业,预售3天成交额破100万》
3.华尔街见闻:《京东医美第二店在途 补贴之下预售额已超百万》
4.亿邦动力:《京东医美首家独立门店10月开业 预售成交额破百万》
5.凤凰网财经:《京东医美首家独立门店将亮相,预售3天成交额破百万》
(老A)
来源:非遗手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