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狂犬病6年“零发生”,十一出游仍要防范风险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2 23:04 1

摘要:尽管武汉市连续6年无狂犬病病例报告,但全国范围内狂犬病疫情出现“抬头”趋势。9月21日,“湖北省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新规范新技术交流培训会”在汉举行。与会专家提醒,十一假期临近,市民外出游玩时应避免挑逗陌生猫狗,并与野生动物保持安全距离。

武汉晚报9月22日讯(记者杨娟娟)尽管武汉市连续6年无狂犬病病例报告,但全国范围内狂犬病疫情出现“抬头”趋势。9月21日,“湖北省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新规范新技术交流培训会”在汉举行。与会专家提醒,十一假期临近,市民外出游玩时应避免挑逗陌生猫狗,并与野生动物保持安全距离。

培训活动现场。

据了解,培训活动由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承办,中华预防医学会狂犬病工作委员会,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致伤分会,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狂犬病、破伤风技术工作组等提供学术指导。

17连降后重新“抬头”,狂犬病防控不能轻敌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武汉市疾控中心朱政纲主任医师介绍,所有温血动物均可感染狂犬病,其中哺乳动物既可以感染、又可以传播狂犬病病毒。

武汉市自2019年以来,已连续6年没有人感染狂犬病病例报告。然而,从全国范围来看,狂犬病疫情在连续17年下降后,2024年又出现“抬头”趋势。湖北省狂犬病疫情趋势与全国一致,在2023年降至个位数后,去年出现小幅反弹。

“狂犬病一旦感染,病死率几乎100%,暴露后进行规范的处置是预防狂犬病最后一道防线。”朱政纲介绍,狂犬病疫苗有“5针法”和“4针法”两种接种程序,其中“5针法”需要在暴露当天、暴露后第3、7、14、28天各接种1剂狂犬病疫苗;“4针法”即“2-1-1”接种程序,需要在暴露当天接种2剂狂犬病疫苗,暴露后第7天和第21天各接种1剂疫苗。去年,由民海生物自主研发的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获批上市,成为国内唯一采取“2-1-1”接种程序的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相比“5针法”,患者可以少跑2次医院,少打1针疫苗。

9月28日是第19个“世界狂犬病日”,目前,武汉市共开设近120家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几乎覆盖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每一家门诊均备有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狂犬病疫苗,其中一半以上门诊提供24小时服务。与此同时,包括湖北省人民医院、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在内,多家综合医疗机构开设“动物致伤门诊”,推进狂犬病防控“医防融合”。

被动物抓伤咬伤,参照“三步法”应急处置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于2023年12月开设“动物致伤门诊”,整合多学科医疗资源,为动物致伤患者提供24小时“一站式”服务,自成立以来已成功救治400多例严重犬咬伤及各类动物致伤的重症患者。

统计显示,从2024年1月到2025年8月,该门诊接诊的患者中,43%被犬抓咬伤,41%被猫抓咬伤,此外还有16%被蛇、虫、鼠、蚁等其他动物伤害。在伤害部位方面,60%的患者伤及上肢,26%的患者伤及下肢,此外还有14%的患者伤及头面部或其他部位。在暴露等级分类中,约62%的患者为Ⅲ级暴露。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创伤外科主任孙晨介绍,Ⅲ级是狂犬病暴露最高等级,患者感染风险较高,在处置伤口,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的基础上,还需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和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

今年3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获批成立24小时“动物致伤门诊”,构建起覆盖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并发症防治、心理干预的全面医疗救治体系。从接诊情况来看,动物致伤病例每逢节假日会明显增多。门诊负责人李文提醒市民朋友,十一假期临近,大家在外出游玩过程中,应注意与犬、猫及野生动物保持安全距离,若不慎被动物抓伤咬伤,建议参考“三步法”应急处置。

第一步: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不少于15分钟,肥皂水更佳。

第二步:用干净的敷料包扎伤口,避免二次伤害,若存在组织脱离,用清洁容器妥善保管。

第三步:第一时间赶往附近专业的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由医务人员根据伤口暴露情况做进一步处理,注射狂犬主动和被动免疫制剂。

来源:武汉晚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