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0米雪山放烟花?蔡国强或涉刑事罪名,始祖鸟国内道歉,国外甩锅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2 22:29 1

摘要:“这哪是致敬自然,分明是在给雪山添堵!” 网友的愤怒不是没有道理。视频里绚烂的烟火背后,是高原生态难以承受的伤害。熟悉高原环境的驴友都知道,海拔 5500 米的地方连呼吸都困难,更别说这里的生态系统有多脆弱。植物学家顾有容直白地指出:“高原草甸那层 10 厘米

在平均海拔 5500 米的喜马拉雅山区,千年不化的雪山常年笼罩在圣洁的寂静中。

但 9 月 19 日这天,一阵巨响打破了这份宁静 ——3000 米长的彩色 “巨龙” 沿着山脊线炸开,烟火碎屑如雨点般落在高寒草甸上。

谁也没想到,这场由知名艺术家蔡国强操刀、户外大牌始祖鸟赞助的《升龙》烟花秀,会在三天后变成全网炮轰的 “翻车现场”。

一场烟花炸出的生态 “烂摊子”

“这哪是致敬自然,分明是在给雪山添堵!” 网友的愤怒不是没有道理。视频里绚烂的烟火背后,是高原生态难以承受的伤害。熟悉高原环境的驴友都知道,海拔 5500 米的地方连呼吸都困难,更别说这里的生态系统有多脆弱。植物学家顾有容直白地指出:“高原草甸那层 10 厘米厚的草毡,就像大地的保护层,一旦被破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恢复不了。”

主办方一开始嘴硬得很,说用的是 “生物可降解材料”,还经过了北京冬奥会的检测认证。但懂行的网友立刻拆穿了这个谎言:“平原上能降解的材料,到了零下几十度、缺氧的高原,分解速度得慢十倍!冬奥会在市区放和在雪山放能一样吗?” 更要命的是,烟花里那些让颜色更鲜艳的金属盐,比如锶、铜、钡这些东西,在高原环境下根本没法自然消解,只会在土壤里越积越多。

更迷惑的是主办方所谓的 “修复措施”。他们说燃放后立刻清理,还进行了 “翻土修复”。但这操作在专家眼里简直是火上浇油:“高寒地区的表土特别珍贵,翻土只会让底层贫瘠的土壤露出来,反而破坏了原本的生态结构。这不是修复,是二次伤害!” 有户外博主痛心疾首地说:“那些被烟火灼烧的草甸,可能比我们的寿命还长,这辈子都别想恢复原样了。”

野生动物更是遭了无妄之灾。虽然主办方声称用盐砖把鼠兔引开了,但谁来管那些生活在附近的雪豹和岩羊?要知道 9 月正是这些动物 “贴秋膘” 准备过冬的时候,突如其来的巨响不仅会让它们受惊逃窜,还可能导致母兽弃崽。有牧民反映,烟花秀后好几天都没在草场看到岩羊的影子了。

更讽刺的是,蔡国强团队还把这场烟花称为 “祥云”,试图往文化融合上靠。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们根本没做足功课。对比一下国外艺术家的做法:当年克里斯托夫妇搞包裹艺术,光是跟当地原住民沟通文化许可就花了好几年。而这次活动,除了拿到三级政府的备案,压根没听说征求过当地藏族同胞的意见。

道歉还玩 “双标”?始祖鸟的操作更让人愤怒

事情发酵到 9 月 21 日,面对全网批评,蔡国强工作室和始祖鸟终于出面道歉了。但这两份道歉声明,不仅没平息怒火,反而让网友更生气了。

蔡国强的声明堪称 “避重就轻” 典范,通篇只说 “考虑不周”,对生态破坏、文化冒犯这些核心问题避而不谈,更没提具体的补救措施。网友辣评:“这道歉还不如不发,毫无诚意!”

始祖鸟的操作就更迷惑了。国内账号发了篇情真意切的道歉信,说要 “配合政府评估”“开展环保计划”,转头就把评论区关了,大概是怕被网友骂惨。

但在海外平台上,它的声明画风突变,说 “对中国团队的行为感到失望”,把锅直接甩给了中国区团队,还强调 “这不符合品牌价值观”。

这波 “国内鞠躬认错,国外甩锅队友” 的操作,瞬间点燃了大家的怒火。要知道始祖鸟平时营销做得可好了,官网首页就挂着 “没有气候正义,就无法实现全球平等” 的口号,还天天鼓吹 “无痕山林” 理念。结果转头就赞助在雪山放烟花,这不就是典型的 “说一套做一套” 吗?有网友扒出,始祖鸟卖的冲锋衣动辄上万元,号称采用环保面料,现在看来,所谓的环保理念可能只值一件衣服的钱。

更让人无语的是,面对 “为什么不做生态评估” 的质疑,当地乡政府居然回应说 “因为用了环保材料,所以豁免环评”。

这理由让环保专家都气笑了:“环保材料不是免死金牌,高原生态评估有特殊标准,怎么能说免就免?”

目前日喀则市已经成立了调查组,要是查实真的破坏了生态,不仅要罚款,相关责任人可能还要负刑事责任

这场闹剧该警醒谁?

三天时间,从 “艺术盛事” 到 “全网声讨”,这场雪山烟花秀成了彻头彻尾的闹剧。但热闹过后,更该思考的是:我们真的能为了 “艺术” 或者 “商业”,就对自然为所欲为吗?

蔡国强作为拿过国际大奖的艺术家,本该更懂得敬畏自然。始祖鸟作为户外品牌,更该明白 “绿水青山才是摇钱树” 的道理。但他们都犯了同一个错误:觉得只要手续合规,就能无视生态和文化的红线。可网友说得好:“合规不等于合理,有些地方,根本就不该用来搞这种‘大型表演’。”

现在调查组还在深入调查,后续的生态修复肯定要花大价钱。但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最大的问题,那些被惊扰的雪豹、被破坏的草甸、被伤害的文化情感,可能需要几代人的时间才能慢慢修复。

这件事也给所有企业和艺术家提了个醒:自然不是用来炫耀的背景板,文化也不是可以随便消费的符号。尤其是在青藏高原这样脆弱的地方,任何活动都该多一份小心翼翼,少一份自以为是。毕竟,雪山不会说话,但大自然的惩罚从来不会缺席。

你觉得这场烟花秀到底是艺术创新还是生态破坏?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来源:特别读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