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克的棺材板要压不住了!艾丽卡在追悼会上说:会原谅那个枪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2 21:23 1

摘要:2025年9月21日,亚利桑那州格伦代尔的州立农业保险体育场,数万人聚集追悼11天前在校园演讲时遭枪击身亡的柯克。这场追悼会安保严密,被美国国土安全部列为“高度安全事件”,周边空域一度关闭,安检严格到不能带包进入。

这背后的故事肯定不会这么简单,艾丽卡肯定也不是突然想到说这番话的!

2025年9月21日,亚利桑那州格伦代尔的州立农业保险体育场,数万人聚集追悼11天前在校园演讲时遭枪击身亡的柯克。这场追悼会安保严密,被美国国土安全部列为“高度安全事件”,周边空域一度关闭,安检严格到不能带包进入。

追悼会上,柯克的遗孀埃丽卡·柯克(Erika Kirk)做出了一个令许多人震惊的决定:她公开原谅了涉嫌枪杀她丈夫的22岁嫌疑人泰勒·罗宾逊(Tyler Robinson)。她含泪说道:“我原谅他,因为这是基督的做法,也是查理会做的事。” 现场数万名观众对此报以热烈掌声并起立致敬。

丈夫被枪杀,艾丽卡怎么会突然说要原谅枪手呢?这一点也不符合常理啊!

埃丽卡选择原谅,也可能是基督教信仰。她引用了耶稣在十字架上的话:“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 她曾向《纽约时报》透露,她不想凶手的“血沾在我的账本上”,担心如果自己选择复仇,将来无法进入天堂与丈夫团聚。

对她而言,原谅是基于信仰的个人解脱,是确保与丈夫“永恒团聚”的方式。

然而,与埃丽卡“原谅与爱”的基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讲话。特朗普称赞柯克为“美国自由的殉道者”,却将凶手定性为“被激进化的、冷血的怪物”,并暗示“激进左翼”应对柯克的谋杀事件负责(尽管他并未提供任何证据来支持这一说法)。他甚至直言不讳地说:“他(柯克)并不恨他的对手,他希望他们好,这就是我与查理意见相左的地方。我恨我的对手,我不希望他们好。”

这种截然不同的反应,立刻被西方媒体解读为一场“政治作秀”。特朗普的发言延续了其强硬的政治斗争风格,意在利用追悼会凝聚支持者情绪,并将悲剧政治化。

讽刺的是,查理·柯克生前本人也并非“宽容”的典范。

作为保守派青年组织“美国转折点”(Turning Point USA)的创始人,他以其尖锐和对立性的言论闻名。他曾在播客中宣称“有些枪杀案是值得的,为了保护我们的第二修正案权利”。他还被指是“教授观察名单”的幕后推手,该名单旨在列出那些立场左倾的大学教授,并鼓励学生向他们的言论发起挑战,这导致许多教授遭到骚扰甚至生命威胁。

柯克最终倒在了自己曾极力捍卫的枪支之下,这充满了悲剧性的讽刺。

2025年9月10日,他在犹他谷大学演讲时,一名观众提出关于枪支暴力的问题。就在他回答“算还是不算帮派暴力?”这句话后——这也成为他生前的最后一句话——枪声响起。嫌疑人泰勒·罗宾逊随后被捕,警方调查发现,枪击案附近发现的一支步枪上刻有反法西斯信息,当局将其视为潜在政治动机的证据。一颗子弹上刻有“嘿,法西斯!接招!”——犹他州州长斯宾塞·考克斯称“这则信息不言自明”。

柯克之死及其后续反响,深刻揭示了美国政治极化加剧的现状。

有数据显示,近几年来美国政治暴力事件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当党派身份转化为敌对身份时,政治暴力的可能性似乎不再只是例外,而有可能逐渐常态化。

在这场“哀悼与动员交织”的仪式中,我们看到了基于个人信仰的原谅,也看到了为政治目的而对仇恨的煽动。

在一个日益极化的社会里,或许两者都真实存在,但后者显然更令人担忧。

来源:小史西瓜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