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只卖了1328辆车:“韩国的宾利”,为何在中国卖不动呢?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2 21:00 1

摘要:说起宾利,大家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高贵典雅的飞驰、慕尚,或者那台霸气外露的添越。

说起宾利,大家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高贵典雅的飞驰、慕尚,或者那台霸气外露的添越。

可你知道吗?在韩国,也有个品牌被誉为“韩国的宾利”。

不是段子,而是真有其事:

这台车主打豪华设计,后驱平台、大排量引擎、用料极尽考究,甚至连LOGO都透露出贵族气息——

它就是现代集团打造的豪华品牌:捷尼赛思。

在韩国,它风头一时无两,G90更是被总统和企业高管视为“门面担当”。

可到了中国,画风却急转直下:

2024年全年,只卖出1328辆,想尽办法却没人买….

这就奇了:

一个在韩国年销十几万台的“豪华品牌”,为什么在中国却彻底水土不服呢?

说到这点,我问了不少车主,大致的意思就是:

捷尼赛思卖不动,不是产品不行,而是中国消费者太看重品牌,不懂欣赏好车!

不完全否定这个观点,这个品牌的车,产品力也不差。

就拿G80来说,对标的是宝马5系、奔驰E级,后驱平台、2.5T起步、双屏内饰,配置没得挑…

甚至某种程度上看,比 bba 还要良心!

但你要真信了这点,那就就被带偏了。

因为当下的中国市场,“产品好”只是起点了,没有一点独特的东西,根本很难有销量。

特别是想从0打进BBA的基本盘,没有清晰的定位,没有强记忆点,你就是白给。

这不是夸张,因为只论产品力,比 bba 能打的车不要太多。

特别是放在新能源车这个领域,各方面的性能和配置,都是对油车的降维打击。

但为什么只有问界、理想、小米这样的品牌能崛起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

你除了产品好以外,必须要特别出众的点,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芳心。

否则,你有的bba 都有,那我为什么不选bba呢?

此外,豪华品牌能不能成功,靠的绝不仅仅是设计、配置这些表面功夫。

真正的豪华,是要“讲故事”的。

你得有足够的底蕴,得能让消费者相信——买了这台车,不只是代步,更是一种身份的延伸,一种价值的归属感。

这听上去玄乎,但现实就是这么骨感。

但捷尼赛思的问题在于:它的“故事”,太轻了。

说白了,它背后既没有什么辉煌历史,也没有多少文化积淀;

更不像奔驰宝马那样,能把“豪华感”和几十年的品牌荣光绑定在一起。

甚至跟丰田-雷克萨斯比也差得远:

人家是“强品牌孵化子品牌”,有天然背书;

而现代呢?长年靠性价比拼市场,想转身做高端,消费者根本不买账。

更别提它那套“展翼LOGO”,不少人第一眼看见的反应就是:

“这是不是山寨宾利?”

一旦出现这种错位感,你说这车还能有多少品牌溢价可言?

除此以外,捷尼赛思在中国市场的“进进出出”,更让人望而却步。

说白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已经是它第三次进入中国了。

第一次是2008年,挂着“劳恩斯”的名字,刚来就扑街;

第二次是2014年,换了个马甲叫“捷恩斯”,同样没火多久就悄悄退场。

直到2021年,它才以“Genesis”品牌正式回归。

可问题是,这三次加起来,始终没解决一个核心痛点:售后极不便利。

截至2025年,全国只有19家门店,大多数集中在北上广深,大部分城市连展厅都没有。

更别说维修保养了,有些用户光是换个配件,都要跑几百公里找服务点,甚至预约排队要等十几天。

针对这一问题,捷尼赛思虽然借助现代汽车4S店资源,来解决售后支持的难题。

但这么一弄,档次瞬间降低了,观望者就更不敢买了!

而后来,又出现了崩天讴歌2023年突然退出中国、车主售后无门的教训。

大家心里难免打个问号:

“这车以后真出问题,我去哪儿修?会不会又突然撤了?”

总的来看就是,捷尼赛思卖不好,不是它“不够努力”,而是它“努力错了方向”。

在韩国,它靠总统代言、企业背书走上神坛;

可在中国,拼的是信任体系、服务密度、品牌记忆,还有十倍速的技术创新——

这不是一场产品之争,而是一场“文化认同”+“用户信心”+“服务确定性”的三重考验。

捷尼赛思显然没准备好,不是吗?

来源:乌鸦君的急救职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