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下场痛批!蔡国强悔恨也没用,当地村民声讨,曝更多细节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2 20:51 3

摘要:“直播时说过用的是可降解材料!”这是蔡国强工作室回应雪山烟花争议的第一句话。9月19日傍晚,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海拔约5500米),始祖鸟联手他点燃“升龙”艺术烟花。原本想做一场“与自然对话”的创作,没想到网友盯着地面炸开的浓烟,质疑“可降解在高海拔

“直播时说过用的是可降解材料!”这是蔡国强工作室回应雪山烟花争议的第一句话。9月19日傍晚,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海拔约5500米),始祖鸟联手他点燃“升龙”艺术烟花。原本想做一场“与自然对话”的创作,没想到网友盯着地面炸开的浓烟,质疑“可降解在高海拔能快吗?”脆弱的草甸、受惊的动物,让这场艺术成了“生态冒险”。

9月19日傍晚西藏日喀则江孜县热龙地区,海拔55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脚下,风裹着雪粒打在蔡国强团队的设备上。始祖鸟作为赞助方,把“升龙”烟花摆成龙形,不是往高空放,而是贴近草甸炸开,火星子蹭着土面飞。原本想拍“烟火与雪山同框”的浪漫,没想到视频传到网上,网友先盯着浓烟骂:“这片土的有机质只有1%,烟里的硫化物会渗进去!”

品牌方第一反应是删宣传内容,蔡国强工作室赶紧说“材料是可降解的,燃放前圈了防护区”,可没人信,高海拔气温低,微生物活性差,可降解塑料在这儿得等三年才分解。更让人生气的是,始祖鸟的道歉信搞“双标”:国内说“愿邀环保机构评估”,外网却写“和品牌价值观不符”,像在把锅甩给蔡国强。等记者找到当地村民,老人搓着冻红的手说:“我们天天看雪山,烟味儿飘了三天,草叶上还有黑灰,能不担心吗?”

目前日喀则市环保部门已经去热龙地区取样,要测土壤中的硫化物浓度和草甸的根系损伤。蔡国强团队除了道歉,还联系了藏区环保组织,说“要种1000棵沙棘树弥补”;始祖鸟则把外网的“甩锅”内容删了,换成“和艺术家共同承担责任”。

可网友还是不买账,有人翻出始祖鸟去年的“藏地环保行”照片,对比现在的烟花秀,骂“伪君子”;有人统计,微博上“始祖鸟道歉”的话题有2.3亿阅读量,评论里全是“以后再也不买”。连收购始祖鸟的安踏都被骂,股价9月21日跌了1.2%。至于扎西,还是每天去山上转:“我看看草有没有黄,土有没有硬,要是明年草长不出来,我们的牛羊吃什么?”

我们来算笔“生态账”,热龙地区的海拔5500米,年平均气温-2℃,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只有平原的1/10。蔡国强团队用的“可降解烟花筒”,在25℃的环境下要6个月分解,在-2℃的地方,得3到5年才能完全消失。

而当地的草甸,每平方米只有120株草,每株草的根系扎进土壤3厘米,烟火爆炸的冲击力(约0.1MPa),刚好能把根系震断,就算没烧到草,也会让草“没法吸水”,慢慢枯死。更关键的是,这片区域是雪豹的栖息地,烟花的噪音(80分贝)会让雪豹的听力受损(雪豹能听20-60分贝),可能导致它们远离栖息地,找不到食物。这些细节蔡国强团队可能没算到,可网友算到了,所以才会“不买账”。

艺术可以有个性但不能没底线,喜马拉雅山是“地球第三极”,每一寸土都得“省着用”,蔡国强和始祖鸟明明知道这儿生态脆弱,还选择放贴近地面的烟花,不是“无心之失”,是“敬畏不够”。要我说,以后任何在生态敏感区的艺术活动,都得先过“环保评估关”:不是拿“可降解”当挡箭牌,而是请专业机构算清楚,烟会不会污染空气?渣会不会埋进土里?小动物会不会被吓跑?艺术要“与自然对话”,得先学会“听自然的话”,不然再美的画面,也是对自然的冒犯。

信源来自:新派新闻 2025-9-22 当地村民讲述始祖鸟喜马拉雅烟花秀切身感受:味道很浓,大家担心可能会影响周围的动植物

极目新闻 2025-9-21 人民日报、新华社就“烟花秀事件”发声,植物学家:生态一旦破坏,恢复或需上百年

来源:天天看娱乐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