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寒武纪”)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446.4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233.88万元,亏损金额较上年同期收窄39,610.1
2025年4月,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寒武纪”)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446.4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233.88万元,亏损金额较上年同期收窄39,610.13万元,亏损收窄46.6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1,796.0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2,242.52万元。本文将基于年报数据,对寒武纪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解读。
关键财务指标分析
营收增长显著,市场拓展成效初显
寒武纪2024年营业收入为1,174,464,377.35元,较上年同期的709,386,584.26元增长65.56%。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使得报告期内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从业务板块来看,云端产品线收入为1,166,278,485.3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87.78%,成为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项目2024年2023年变动比例营业收入1,174,464,377.35元709,386,584.26元65.56%云端产品线收入1,166,278,485.36元-1187.78%净利润仍为亏损,但亏损幅度收窄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2,338,791.01元,上年同期为-848,440,140.99元,亏损收窄46.69%。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及信用减值损失转回。虽然亏损幅度有所收窄,但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尚未实现盈利。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呈现高投入、长周期的特征,芯片行业需要持续大量研发投入,唯有通过技术突破建立竞争壁垒,方能在人工智能芯片市场占据先机。
项目2024年2023年变动情况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2,338,791.01元-848,440,140.99元亏损收窄46.69%扣非净利润亏损,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待提升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64,951,476.14元,上年同期为-1,042,862,484.00元,亏损收窄17.06%。扣非净利润持续亏损,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仍有待提升,对非经常性损益的依赖较大。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64,951,476.14元-1,042,862,484.00元亏损收窄17.06%基本每股收益与扣非每股收益亏损减少
基本每股收益为-1.09元/股,上年同期为-2.07元/股,亏损收窄0.98元/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2.08元/股,上年同期为-2.54元/股。基本每股收益和扣非每股收益亏损减少,主要系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所致。
基本每股收益-1.09元/股-2.07元/股亏损收窄0.98元/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2.08元/股-2.54元/股-费用分析
费用整体情况
2024年公司费用情况如下:
费用项目2024年2023年变动比例销售费用70,055,107.21元82,066,764.37元-14.64%管理费用180,526,895.06元153,556,524.95元17.56%财务费用-19,318,560.10元-44,765,463.51元不适用研发费用1,215,873,557.36元1,117,508,162.74元8.80%销售费用下降
销售费用为70,055,107.21元,较上年减少14.64%。其中职工薪酬39,079,873.27元,较上年的56,637,183.85元有所下降;股份支付7,697,185.83元,上年无此项。销售费用的下降可能与公司销售策略调整或销售效率提升有关。
管理费用上升
管理费用为180,526,895.06元,较上年增长17.56%。主要原因可能是公司业务规模扩大,相应的管理成本增加。其中职工薪酬95,687,656.40元,较上年的140,277,122.46元有所下降,但股份支付27,964,034.14元,上年为-58,731,290.38元,股份支付费用的变化对管理费用产生了较大影响。
财务费用变化
财务费用为-19,318,560.10元,上年为-44,765,463.51元。主要系银行存款利息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虽然财务费用为负,表明公司利息收入大于利息支出等费用,但利息收入的减少可能对公司的资金收益产生一定影响。
研发费用持续高投入
研发费用为1,215,873,557.36元,较上年增长8.80%。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1.30%,虽较上年同期减少66.23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公司持续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以保持技术先进性和市场竞争力,但也对公司的经营成果产生较大影响。
现金流分析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减少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17,960,236.90元,较上年同期的-595,535,023.01元减少102,242.52万元。主要系本期经营性采购支出增加所致。这表明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流出较大,可能对公司的资金流动性产生压力。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由正转负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1,651,958.85元,上年同期为424,659,092.09元。主要系上年同期赎回银行大额存单所致。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的变化,反映了公司投资策略的调整以及对资金的运用情况。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下降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890,762.93元,上年同期为1,656,899,694.66元,下降97.11%。主要系上年同期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新股募集资金。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的大幅下降,可能影响公司未来的资金来源和发展规划。
研发情况分析
研发投入持续高位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1,072,314,403.31元,较上年的1,117,508,162.74元略有下降,研发投入合计1,072,314,403.31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1.30%。公司在智能处理器架构、高档云端智能芯片等多个项目持续投入,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项目本年度上年度变化幅度费用化研发投入1,072,314,403.31元1,117,508,162.74元-4.04%研发投入合计1,072,314,403.31元1,117,508,162.74元-4.04%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91.30%157.53%减少66.23个百分点研发人员情况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741人,较上年的752人略有减少,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75.61%。研发人员薪酬合计56,460.65万元,较上年的68,994.79万元有所下降,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76.20万元,上年为91.75万元。虽然研发人员数量和薪酬有所下降,但仍保持了较高的研发投入强度。
风险提示
尚未盈利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45,233.88万元、-86,495.15万元。人工智能芯片行业高投入、长周期的特征,使得公司需要持续大量研发投入,未来盈利仍面临不确定性。
业绩下滑或亏损风险
尽管本年度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净利润亏损收窄,但公司仍面临亏损风险。若市场竞争加剧、研发技术产品化不及预期、市场需求变化等,可能导致公司业绩下滑或亏损扩大。
核心竞争力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技术密集,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核心技术,但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多家集成电路龙头企业和初创公司发力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公司面临核心技术优势难以持续保持、研发投入难以收回、预计效益难以达到的风险。
经营风险
持续经营和发展不确定性风险:公司目前处于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阶段,核心技术优势转化为业绩收入存在不确定性和滞后性。受行业政策、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公司未来发展存在不确定性。客户集中度风险: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94.63%。若主要客户经营变动或需求放缓,可能给公司业绩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新客户拓展未达预期也会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供应链稳定风险:公司采用Fabless模式经营,且部分子公司已被列入“实体清单”,供应链稳定面临风险。切换新供应商将产生成本,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财务风险
研发投入相关风险:公司持续保持较高研发投入,可能对经营成果产生较大影响。若研发成果不能有效转化为经济效益,可能导致公司财务压力增大。大额股份支付风险:公司持续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报告期内发生股份支付费用17,922.04万元,未来可能持续产生大额股份支付费用,对公司利润产生影响。毛利率波动风险: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有所下降,受产品组合、新业务拓展、产品售价、成本等多种因素影响,未来毛利率可能存在波动,进而影响经营成果和业绩表现。寒武纪在2024年虽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但仍面临亏损局面,经营活动现金流承压,且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供应链管理等方面面临诸多风险。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公司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进展,以评估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