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 白银市白银区四龙镇四龙村:优化村规民约 助推乡风文明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2 15:05 1

摘要:近年来,白银市白银区四龙镇四龙村紧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总体要求,以“党建引领、群众自治、德治融合”为思路,以“党建+”为突破口,将村规民约修订完善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通过强化党组织引领、坚持示范带动、发动群众自治等方式,着力解决村规民约“执行虚化、群众参与度低”

近年来,白银市白银区四龙镇四龙村紧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总体要求,以“党建引领、群众自治、德治融合”为思路,以“党建+”为突破口,将村规民约修订完善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通过强化党组织引领、坚持示范带动、发动群众自治等方式,着力解决村规民约“执行虚化、群众参与度低”等问题,推动村规民约从“纸上条款”转化为有效载体。

一、主要做法

一是党建引领筑牢“村规民约”根基。村党总支充分发挥核心作用,全程主持参与村规民约制定或修订,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法律顾问、村民代表等为成员的“规约智囊团”,对现有村情实际进行梳理,把村民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纳入村规民约,通过“意见征集+议事协商”双向机制深化民主参与,依托村民代表会议、板凳议事会及入户走访等形式广泛听取民意,确保规约内容既体现群众智慧又具备实践操作性。同时,结合现有法律法规对村规民约进行 “法律体检”和“时代适配”,使村规民约既符合法律规范又适应村情实际。

二是群众参与激活“村规民约”动能。成立由村“两委”成员组成的红白理事会,通过规范酒席办理流程、统一酒宴标准等章程,切实减轻群众生活负担。为真正让村规民约从“墙上的文字”转化为群众的共识,四龙村依托文化广场、宣传橱窗等设置文化墙与展板,依托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和“道德红黑榜”,将村规民约的执行情况与奖惩相挂钩,对遵守章程、起示范带动的模范典型进行宣传,并累计相应积分用于兑换物品,将“遵规”换成百姓“实惠”;对违反村规民约,存在攀比炫富、铺张浪费等行为陋习的,通过发布“黑榜”,用群众评价的力量进行约束惩戒,形成“视觉+听觉+互动”传播效应,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目的,村风民风逐年向好。

三是典型带动培育“村规民约”生态。党员干部“头雁领航”,开展“党员亮身份·规约践初心”活动,带头遵守“婚丧事简办”规定,摒弃不良习俗,倡导清风正气,自觉遵守村规民约。近年来,全村党员干部操办红白事均实现“低彩礼”“零铺张”, 带动群众简办效应显著,实现了党建带群建、党员带群众、村民共治的和谐共建格局。群众代表“柔性助推”,组建由20名德高望重的热心群众组成的“和事佬”调解队,通过“板凳宣讲”等形式,用方言解读村规民约。如老党员王某通过“家风故事会”引导村民修订“孝老爱亲”条款,推动全村赡养费逐年提高;对本村评选出的“最美家庭”“最美婆媳”等先进典型事迹进行宣讲,示范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二、工作成效

一是治理效能不断提升。针对农村常见的邻里纠纷、土地纠纷等问题,村规民约倡导以和为贵,配合村“两委”参与调解,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实现矛盾有效化解。近年来,信访量和治安案件发案率不断下降。

二是文明乡风日渐浓厚。通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诚信友善等传统美德,增强了村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近年来,累计评选出“五星级文明户”70户、“美丽庭院”20户、“孝亲敬老之星”4名、“最美四龙人”2名、“巾帼最美志愿者”1名,带动形成了积极向上、与人为善的社会氛围。

三是群众参与深入拓展。通过“院落会”“板凳议事会”等形式开展专题宣讲340余场次,召开专题会议50余次,吸纳意见建议187条,构建起“宣传引导—意见反馈—动态修订”闭环机制,形成了“群众制定、群众遵守、群众监督”的良性循环。

四是环境整治成效显著。村规民约鼓励村民参与公共环境卫生维护,并对环境卫生整治提出具体要求。今年以来共引导村民清理生活垃圾100余吨、沟渠及河道6.3公里、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7吨,改造危房15户,打造了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

三、经验启示

村规民约作为一种自下而上产生于农村本土的“软法”,具有地域性、民间性和自律性等特征。在基层治理实践中,通过深入探析逐步发现其存在的不足,深挖问题根源并找到应对之策,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促进村规民约的规范化,更能提升“软法”治理效能,生动诠释“软法不软”的治理智慧。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才能夯实基层治理根基。通过“党建+”的方式,加强镇级层面对村规民约工作的指导规范,对修订主体、程序、内容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进行监督。加强村党组织领导和工作推动,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在践行落实、调解纠纷、处置违约行为时做到公平公正,村干部发挥带头作用,村民之间相互监督,才能形成遵守村规民约的良好风尚,构建起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机制。

二是注重因地制宜,才能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在修订村规民约的过程中,注重将村情民情与村规民约相结合,多接地气、入乡随俗,体现地方特色。同时要紧贴时代,让村规民约覆盖移风易俗、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方面,使村规民约既成为维护生产生活秩序、开展社会治理、崇尚法治精神、引领乡风文明的有力抓手,又成为引导基层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才能真正“约”出有效治理、“约”出文明乡风、“约”出崭新气象、“约”出共同富裕。

三是强化监督落实,才能提升村规民约权威性。在制定完善村规民约过程中,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和建议,根据群众意见拟定村规民约,把群众的问题交给群众自己解决。在执行过程中,村“两委”成员、人民调解员、村妇联和德高望重、办事公道的村民代表共同参与监督,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作用,强化村规民约的遵守和落实。

来源:白银社会工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