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国最近几天迎来了规模罕见的气候抗议潮,参与的人数迅速突破五万,八十多个城市的街头都可以看到举着标语喊口号的民众。他们聚集在柏林、汉堡等大城市,希望能够阻止政府扩大天然气基础设施的计划。这次大规模集会并不是偶然,而是源于全球范围内气候运动影响不断扩大,德国内外
德国最近几天迎来了规模罕见的气候抗议潮,参与的人数迅速突破五万,八十多个城市的街头都可以看到举着标语喊口号的民众。他们聚集在柏林、汉堡等大城市,希望能够阻止政府扩大天然气基础设施的计划。这次大规模集会并不是偶然,而是源于全球范围内气候运动影响不断扩大,德国内外的关注被彻底点燃。
这场抗议由“星期五为未来”组织发起,几年前,一个瑞典学生格蕾塔·通贝里用实际行动把气候变化问题推向世界舞台,也就是在2018 年 8 月,在瑞典议会大厦外举 “为气候罢课”,这让德国年轻人也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德国这股力量已经成为全球气候保护行动的一部分,这种行动不只激发了年轻人的热情,也让不同年龄层的人都参与了进来。全球百多个国家同步声援德国,气候议题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回到德国国内,焦点集中在政府计划到2030年兴建大规模燃气发电厂。政府认为天然气是淘汰煤电后维持供电的“过渡”方案,可不少环保人士并不买账。
他们担心这些新项目会让碳排放控制难上加难,特别是像北海重要生态区的天然气开发,给环境和气候带来的破坏让人无法接受。有专家、环保团体提议,政府应该更专注发展可再生能源,而不是陷入对天然气的依赖。
从示威现场来看,无论是柏林的集会还是汉堡、慕尼黑的游行,活动气氛都很热烈。组织估算有超4000人在柏林参加,也有几千人走上了汉堡和慕尼黑的街头。
虽然警方的数字略低于民间统计,但贯穿始终的是公众对于环境政策的强烈关切。示威者们纷纷表示,面对频发的极端气候,如果还继续推行天然气计划,气候目标根本实现不了。年轻人与长者肩并肩,喊着保护地球、守护家园的口号。
这场抗议的影响跳出德国本地,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关于能源转型的讨论。如今面临的问题是,怎样一边保障电力供应,一边真正减少碳排放而不是换“花样”继续使用化石能源。从能源政策到生态保护,再到社会各界反应,这场争议可以说将政府的两难局面展现得一清二楚。
“星期五为未来”组织持续施压,希望新的天然气工程能够被叫停,尤其是那些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开发。他们呼吁把资源放在更清洁的能源领域,不要让短视的决定影响到未来几代人的生存空间。
与此同时,一批批普通人也加入进了这个行列,在网络和社区传播气候信息,把环保议题从小圈子带向主流社会。
这场能源路线的分歧,本质上就是如何让生活变得更好、地球变得更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明白,环境不是孤立的议题,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虽然政府觉得要保证能源安全,不能一蹴而就转向全清洁能源,但民众对于气候承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能满足于“慢慢来”的步调。这场博弈没有简单的答案,但不断升级的抗议正倒逼决策者在两难之间找出一条靠谱的路。
可以看到,这一次抗议不光是对单一政策的反对,更是一种推动社会转型的力量。它让政府、产业和普通人都意识到,世界对于气候行动的耐心已经不多了。如果想给后代留下一点喘息的机会,能源选择只能越走越绿色、越走越坚定。德国这场抗议潮,就是最有力的明证。
来源:修竹书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