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据国家统计局数据,3月下旬稻米、小麦、玉米、大豆价格分别为3922.7元/吨、2393.8元/吨、2189.7元/吨、4133.6元/吨,相较2月下旬,分别增长0.24%、−0.20%、3.42%和2.0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3月下旬稻米、小麦、玉米、大豆价格分别为3922.7元/吨、2393.8元/吨、2189.7元/吨、4133.6元/吨,相较2月下旬,分别增长0.24%、−0.20%、3.42%和2.01%。
4月18日,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国内粮食市场出现积极变化,价格止跌企稳并有所回升。分品种看,稻谷、小麦这两个口粮品种价格基本稳定,玉米、大豆价格上涨。
经综合研判,雷刘功认为今年国内粮食市场回暖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调控有力。去年下半年以来,为了促进粮食市场平稳运行,稳定农民收益预期,国家有关部门及时采取了增加储备收购等一系列措施,成效初步显现。
二是需求向好。国家提振消费政策陆续出台,农产品总体需求向好,粮食购销进度也明显加快。
三是预期改善。粮食进口有所减少,贸易加工企业市场信心也在不断增强,普遍看涨后市,纷纷提价收购。
关于后期粮食市场的走势,雷刘功有三个基本判断。
一是供应有保障。去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的新台阶。当前冬小麦苗情比较好,粮食春播的意向面积稳中有增,全年粮食丰收有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二是调控有空间。近年来,我国粮食库存数量充足,结构不断优化,调控能力持续增强。
三是需求有增长。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未来我国粮食总需求仍将稳中有增,供求紧平衡格局保持不变,对粮食的价格形成有力支撑。
雷刘功指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压实种植面积,挖掘增产潜力,健全防灾减灾机制,全力以赴再夺粮食丰收,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同时,还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市场调控,推动粮食价格保持合理水平,保护好农民的种粮收益。
来源:徽州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