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大妈8年每天往我家门口泼水,我不闹,搬家那天她给我一个包裹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2 17:41 3

摘要:直到搬家那天,她穿着一身白衣服等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包裹。

"王大妈,您这是干什么?"

"关你什么事!"

她手里拎着搪瓷盆,冷眼瞪着我,盆里的水哗啦一声泼在我门前。

这样的对话,我们重复了整整八年。

每天早上六点整,她准时出现在我门口泼水,风雨无阻。

我从愤怒到困惑,从困惑到麻木,最后选择了沉默。

直到搬家那天,她穿着一身白衣服等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包裹。

"等了你八年,终于要走了。"

她把包裹塞到我手里,转身回房,再也没有出来。

我不知道,这个包裹里装着的,是我从未想过的真相。

01

2015年7月15日,我拖着行李箱走进和谐家园小区六楼。

这是一个建于90年代的老旧小区,墙皮斑驳,楼道里永远散发着一股霉味。

但房租便宜,离公司只有两站地铁,对刚毕业的我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房东老陈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话不多,收了三个月房租就走了。

"小伙子,这栋楼的邻居都还不错,就是对门那个王大妈有点古怪。"

老陈临走前丢下这句话,我当时没在意。

古怪能古怪到哪里去?

第二天早上,我就知道了。

六点整,我被一阵哗啦声惊醒。

透过猫眼往外看,只见一个中等身材的中年女人,穿着红色的衣服,手里拎着一个粉色盆。

盆里的水正哗啦啦地泼在我家门口。

她动作很熟练,泼完水就转身回对面的房间,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

我以为是在搞卫生,也没多想。

可是第三天,第四天,每天早上六点,同样的声音,同样的动作。

我终于忍不住了。

第五天早上,我故意早起,在她泼水的时候打开门。

"大妈,您这是..."

她抬头看了我一眼,那个眼神至今我还记得。

锐利,冷漠,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敌意。

"关你什么事!"

她丢下这句话,拎着空盆回房间,砰的一声关上门。

我站在门口,看着地面上的水渍,一头雾水。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接下来几天,我仔细观察了一下。

她只泼我家门口,其他邻居门前都是干干净净的。

而且泼水量很固定,就是一盆清水,不多不少。

泼完立即回房,从来不在楼道里逗留。

这明显不是在搞卫生,而是在针对我。

可我和她素不相识,哪里得罪她了?

一周后,我终于忍不住找到楼下的物业办公室。

物业管理员老赵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满脸胡茬,看起来很不好打交道。

"赵师傅,我想投诉一下六楼的王大妈。"

"王大妈?她怎么了?"

老赵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警觉。

"她每天往我门口泼水,已经一个星期了。"

"哦,这个啊..."

老赵挠挠头,表情变得有些尴尬。

"小伙子,邻居之间难免有点小摩擦,你们商量商量就好了。"

"商量?她根本不跟我说话!"

"那就...那就忍忍吧,王大妈也不容易。"

"什么叫不容易?她这样做有道理吗?"

"这个...我也不好说什么,你们自己解决吧。"

老赵明显在敷衍我,而且我感觉他知道些什么,但就是不肯说。

从物业办公室出来,我心情更加郁闷。

难道我就要这样每天被泼水?

晚上回到家,我考虑要不要搬家。

但刚交了三个月房租,而且这个地段确实便宜,搬家成本太高。

算了,忍忍吧。

也许过段时间她就不泼了。

我这样安慰自己。

可是我错了。

王大妈的泼水行为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变得更加规律。

每天早上六点整,雷打不动。

有一次我故意不关闹钟,想看看她会不会因为我没起床就不泼了。

结果六点整,哗啦声照样响起。

我透过猫眼看到,她穿着睡衣就出来了,头发都没梳理,但手里的搪瓷盆却准备得整整齐齐。

泼完水,她回房间,过了十几分钟才重新出来,这次穿戴整齐,应该是要去买菜。

这说明泼水对她来说比梳洗打扮更重要。

这让我更加困惑。

为什么一个素不相识的中年女人要这样针对我?

一个月后,我开始适应这种生活。

每天早上六点被泼水声惊醒,已经成了生物钟。

有时候闹钟还没响,我就被她的脚步声吵醒了。

她的脚步很轻,但我已经能准确分辨出那是王大妈的脚步声。

和其他邻居不一样,她走路的节奏很有特点,三步一停,像是在思考什么。

我试图和其他邻居了解情况。

楼下的张大爷是个退休老党员,平时爱管闲事,什么都知道一点。

"张大爷,您知道六楼王大妈的情况吗?"

"王春花啊,退休纺织厂的工人,一个人住。"

张大爷放下手里的茶杯,表情变得有些复杂。

"她以前不这样的,挺正常一个人,就是从你搬来才开始...怎么,她给你添麻烦了?"

"她每天往我门口泼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这就奇怪了..."

张大爷皱起眉头,思考了一会儿。

"你长得...有点面熟,是不是老李家的孩子?"

"老李?我姓李,叫李小文。"

"李小文...这个名字..."

张大爷嘴里念叨着,眼中闪过一丝什么东西,但很快就掩饰过去了。

"算了算了,可能是我老糊涂了,你还是直接问她本人吧。"

张大爷匆匆结束了对话,让我更加疑惑。

为什么提到我的名字,他的反应这么奇怪?

对门的刘姐是个四十多岁的主妇,平时最爱传八卦。

"刘姐,您了解王大妈吗?"

"王春花啊,我们在这里住了十几年了,她人其实不坏。"

刘姐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地说。

"就是有点古怪,从来不和人多聊天,也不参加小区活动。"

"她年轻的时候挺漂亮的,听说有过一段感情经历,但具体的我也不清楚。"

"什么感情经历?"

"这个...传言而已,说她年轻时候谈过一个男朋友,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分了。"

"从那以后她就一直一个人,也没见过什么亲戚朋友来看她。"

刘姐的话让我对王大妈有了更多的好奇。

一个有故事的女人,但这和她泼我家门口的水有什么关系?

三个月过去了,泼水还在继续。

我已经完全适应了这种生活,甚至有点依赖这个六点的"天然闹钟"。

有一次周末想睡懒觉,结果六点被泼水声吵醒,我居然没有生气,反而觉得心安。

这种心理让我自己都觉得奇怪。

是不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冬天来了,王大妈依然坚持泼水。

有一次下大雪,地面都冻住了,我以为她会停止。

结果第二天早上,照样六点钟听到哗啦声。

我好奇地打开门,发现她泼的居然是热水。

白色的蒸汽在寒冷的空气中翻腾,看起来很壮观。

她穿着厚厚的棉袄,但动作依然麻利,泼完水就走。

这一刻,我突然觉得她有点可怜。

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理由,坚持在寒冬里泼水。

这需要多大的执念?

春节前夕,我买了些水果和牛奶,想敲门送给她。

毕竟邻居一场,而且她也没有真正伤害我,只是泼泼水而已。

我敲了半天门,里面没有反应。

但我知道她在家,因为我能听到里面传来电视机的声音。

我把东西放在她门口,留了张纸条:"王大妈,新年快乐!——小李"

第二天早上,东西不见了,但泼水依然继续。

不过我注意到,她泼水的时候偷偷看了我一眼。

那个眼神不再像之前那么冷漠,而是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

好像是感激?又好像是愧疚?

我不确定。

过年期间,小区很多人都回老家了,楼道里特别安静。

王大妈照样每天泼水,我照样每天被吵醒。

这种规律让我在空荡荡的小区里感到一丝温暖。

至少还有一个人和我一样留在这里。

正月十五那天,我又准备了一些汤圆想送给她。

这次我没有敲门,直接放在她门口。

第二天汤圆不见了,但门上贴了一张小纸条:"谢谢。"

就两个字,但让我莫名感动。

这是她第一次对我表示感谢。

虽然她还是每天泼水,但我感觉我们之间的关系有了微妙的变化。

02

2016年春天,我开始更仔细地观察王大妈的行为。

不知道为什么,我对她越来越好奇。

也许是因为这种规律的泼水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也许是因为她身上有太多谜团。

我发现她用的搪瓷盆很特别。

不是普通的白色搪瓷盆,而是一个带花纹的老式盆子。

盆子边缘有蓝色的花朵图案,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而且这个盆子她从来不用来做别的事情,只用来泼水。

我曾经看到她用塑料盆洗菜,用不锈钢盆和面,但泼水永远是那个花朵搪瓷盆。

这说明这个盆子对她有特殊意义。

她泼水的时候嘴里会念叨什么,但声音很小,我从来听不清楚。

有一次我故意起得特别早,躲在门后仔细听。

隐约能听到"...保佑...平安..."这样的字眼。

像是在祈祷?

下雨天她也会泼水,即使地面已经湿透了。

这更证明她泼水不是为了清洁,而是为了某种仪式感。

有一次台风天,雨很大,我以为她不会出来了。

结果六点整,还是听到了开门声。

我透过猫眼看到,她穿着雨衣,撑着伞,依然拎着那个搪瓷盆出来泼水。

风雨中的身影显得特别孤独。

那一刻我真想开门问问她,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

但我没有。

我总觉得她身上有什么秘密,贸然询问可能会伤害到她。

夏天的时候,我发现了另一个奇怪的现象。

有时候我能看到她在窗帘后面偷看我出门。

每天早上七点半我去上班,总感觉有视线在注视着我。

开始我以为是错觉,后来有一次我故意回头,确实看到六楼的窗帘在微微晃动。

她在观察我?

为什么?

中秋节的时候,我又给她送了一盒月饼。

这次我特意等在门口,想看看她的反应。

过了十几分钟,门开了一条缝,一只手伸出来把月饼拿走了。

我只看到了那只手,很瘦,手指修长,但有些粗糙,应该是长期劳动的结果。

这只手让我想起了我妈妈。

妈妈去世的时候我才五岁,记忆模糊,但她的手我记得很清楚。

也是这样瘦削修长,因为经常洗衣服做饭而变得粗糙。

想到这里,我心里突然涌起一阵酸楚。

也许王大妈也是个有故事的人,就像我妈妈一样。

2017年,我开始尝试主动和她打招呼。

每次在楼道里遇到,我都会说"王大妈好"。

她从来不回应,但也不再像最初那样瞪我。

有时候她会点点头,虽然很轻微,但我知道她听到了。

这种微妙的进步让我感到高兴。

也许有一天,我们能正常对话。

国庆节前,我出差了一个星期。

回来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我居然有点想念那个六点的泼水声。

一个星期没有听到,反而让我失眠了。

这种心理让我自己都觉得奇怪。

什么时候开始,这个莫名其妙的泼水行为成了我生活的节奏?

2018年春天,我感冒发烧,请了几天病假在家休息。

那几天我昏昏沉沉的,只想睡觉。

有一天半夜我迷迷糊糊听到门外有轻微的敲门声。

我以为是快递,但看时间已经是凌晨两点了。

我挣扎着起来开门,门外空无一人。

但我发现门口放着一个保温饭盒,里面是热腾腾的小米粥。

饭盒上没有任何标识,也没有纸条。

我环顾四周,楼道里静悄悄的,所有的门都关着。

是谁送的?

我怀疑是王大妈,但没有证据。

第二天早上,她照样六点泼水,看到我的时候表情依然冷淡,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但我注意到,她看我的眼神中多了一丝关切。

虽然很细微,但我确实感受到了。

粥很香,让我虚弱的身体感到温暖。

我把空饭盒洗干净,放在她门口,留了张纸条:"谢谢您的粥,很好喝。"

第二天饭盒不见了,但门上又贴了两个字:"保重。"

这是她第二次给我留字条。

虽然只有两个字,但让我确信送粥的人就是她。

一个每天往我门口泼水的女人,却在我生病的时候送粥给我。

这种矛盾让我对她更加好奇。

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2019年,我开始留意小区里其他人对王大妈的态度。

张大爷见到她总是点头打招呼,但从不多聊。

刘姐偶尔会和她说几句话,但也很简短。

物业老赵对她的态度最奇怪,既恭敬又谨慎,好像知道什么秘密但不敢说。

有一次我看到老赵从王大妈家里出来,手里拿着一个信封。

看到我在楼道里,老赵明显很紧张,匆匆下楼了。

第二天我问老赵:"王大妈找您有什么事吗?"

"没...没什么事,就是交个物业费。"

但我知道物业费都是到物业办公室交的,为什么要上门收取?

而且那个信封看起来很厚,不像是物业费收据。

老赵明显在撒谎。

这让我更加确信,王大妈和物业之间有什么特殊关系。

也许老赵知道她泼水的真正原因。

秋天的时候,我的快递丢了一次。

是我在网上买的一台笔记本电脑,快递员说已经放在门口,但我回家后什么都没找到。

我正准备投诉快递公司,王大妈突然敲了敲墙壁。

她从来没有主动找过我,我赶紧开门。

她没有说话,只是用手指了指楼下。

我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发现楼下垃圾桶旁边确实有一个包裹。

应该是被人拿错了又扔在那里。

"谢谢王大妈!"

我激动地向她道谢,她只是点点头,然后关上门。

这是她第一次主动帮助我,虽然没有说话,但我能感受到她的善意。

也许她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冷漠。

2020年初,疫情来了。

小区开始封闭管理,所有人都要居家隔离。

我开始在家办公,有了更多时间观察王大妈的行为。

我发现她每天泼水之前都会看天气预报。

如果预报有雨,她就会减少泼水量。

如果天气特别干燥,她会多泼一些。

这说明她很在意泼水的效果,希望地面保持一定的湿度。

但为什么呢?

有一次我看到她在阳台上晾晒一些草药。

那些草药我不认识,但散发着淡淡的香味。

她会把晾干的草药研磨成粉末,然后撒在搪瓷盆里。

所以她泼的不是纯净的水,而是加了草药的水。

这让泼水行为更像是某种仪式。

什么样的仪式需要用草药水?

但我们素不相识,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春天的时候,我偶然看到了她房间里的情况。

那天她开着窗户通风,我正好在阳台上晾衣服。

从角度上可以看到她房间的一部分。

墙上贴着很多照片,密密麻麻的,看起来像是一个人的成长历程。

其中有一张照片的侧影很像我,但距离太远,看不清楚。

我正想仔细看看,王大妈突然出现在窗边。

她发现我在看,立即拉上了窗帘。

从那以后,她的窗帘很少打开,即使是白天也是紧紧关着。

而且接下来几天,她都没有泼水。

这是八年来第一次中断。

我有些失落,也有些担心。

是不是我的偷看让她生气了?

03

2020年7月28日,我永远记得这个日期。

这一天是我父亲的忌日。

虽然我一直叫他爸爸,但其实我知道自己是被收养的。

爸爸在我五岁的时候就告诉了我真相,说我的亲生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去世了。

他收养了我,给了我一个家。

爸爸是个很好的人,虽然经济条件不太好,但一直努力供我上学。

他在我大学毕业前一年去世了,没能看到我找到工作。

每年这一天,我都会很难过。

那天下午我下班回家,在楼道里想起了爸爸生前的点点滴滴,忍不住哭了起来。

我靠着墙壁,任由眼泪流淌。

五年了,我依然无法接受他的离去。

就在这时,对面的房门打开了。

王大妈穿着深蓝色的衣服,手里拿着一包纸巾。

这是她第一次主动出现在我面前。

"小伙子,人死不能复生。"

她的声音很轻,但很温柔,完全不像平时那种冷漠。

她把纸巾递给我,那双眼睛里有一种我从未见过的慈祥。

"谢谢..."

我接过纸巾,声音有些哽咽。

"您...您怎么知道..."

"我都看到了,这些年你每到这一天都会难过。"

她的话让我震惊。

她观察我这么久了?

"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忌日,对吧?"

她淡淡地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失去亲人的痛苦,我懂。"

"您也..."

"我也失去过最重要的人。"

她打断了我的话,声音变得有些颤抖。

"但是活着的人要继续活下去,这样才对得起逝者。"

我擦了擦眼泪,想要继续这个对话。

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交流,我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王大妈,我想问您..."

"问什么?"

她的眼神重新变得警觉。

"为什么要每天往我门口泼水?"

她沉默了很久,眼中的表情变化了好几次。

最后她摇摇头。

"时候还没到。"

"什么时候才到?"

"该到的时候自然就到了。"

说完她转身回房间,留下我一个人站在楼道里。

虽然对话很短,但意义重大。

这是八年来她第一次主动和我说话,而且透露了一些重要信息。

她一直在观察我,知道我的忌日,甚至能感受到我的痛苦。

她也失去过重要的人,所以能理解我的悲伤。

最重要的是,她说"时候还没到"。

这说明泼水确实有特殊原因,而且她在等待某个时机。

等待什么?

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

王大妈的话在我脑海里反复出现。

"时候还没到。"

什么时候才是她说的"时候"?

还有,她为什么会关心一个陌生人的忌日?

除非...我们并不是陌生人。

这个想法让我毛骨悚然。

难道她认识我?

还是说,她认识我的家人?

第二天早上,她照常六点泼水。

但当我们在楼道里相遇时,她对我点了点头。

这是一种全新的态度,不再是之前的冷漠,而是一种...怎么说呢,像是长辈对晚辈的那种关怀。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们偶尔会有简短的交流。

都是她主动开口,内容很简单,比如"天冷了多穿点"、"雨天路滑小心点"之类的关怀。

我试图从她的话里找到更多线索,但她很谨慎,从不透露过多信息。

中秋节的时候,我照例给她送月饼。

这次她打开了门,接过月饼,还邀请我进屋坐坐。

我激动得心脏都要跳出来了。

这是她第一次邀请我进她家。

她的房间很简单,家具都是老式的,但收拾得很干净。

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的那些照片。

真的是密密麻麻的,从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记录了一个人从婴儿到成年的全过程。

我仔细看了看,越看越觉得那个人眼熟。

特别是成年后的照片,简直就像照镜子一样。

"王大妈,这些照片..."

"是我的孩子。"

她平静地说,声音里带着一种深深的思念。

"他很优秀,大学毕业,找到了好工作。"

"那他现在..."

"在很远的地方工作,很少回来。"

她的回答很模糊,但我能感受到她的孤独。

一个母亲,守着满墙的照片,思念着远方的孩子。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养父。

他也是这样,虽然我不是他的亲生儿子,但他对我的爱毫不保留。

"您一定很想念他。"

"想念又能怎样?孩子长大了就要飞,做父母的只能默默祝福。"

她的话让我心里一酸。

我想起了爸爸,想起了他去世前对我说的话:"小文,爸爸不能陪你一辈子,你要学会一个人坚强。"

"王大妈,您的孩子一定很孝顺。"

"孝顺...这个词..."

她苦笑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悲伤。

"有时候距离太远,孝顺也变得困难。"

我想安慰她,但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坐着,各自想着心事。

临走的时候,她送了我一个苹果。

"平平安安。"

2021年初,我开始更主动地关心她。

买菜的时候会多买一份给她,路过药店会帮她买些常用药。

她总是默默接受,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回报我。

比如在我加班很晚回家的时候,门口会放着一杯热茶。

比如在我出差的时候,回来会发现门前被打扫得特别干净。

我们就这样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关系。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她继续每天泼水,我继续每天被六点的声音叫醒。

但这已经不再是困扰,而是一种生活的节奏。

甚至是一种安全感。

知道有人每天准时出现在门外,让我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感到不那么孤独。

春天的时候,我的工作开始有了起色。

公司准备升职我,工资也涨了不少。

我想着是时候换个更好的房子了。

但每次经过王大妈的门前,我都会犹豫。

如果我搬走了,她怎么办?

她会不会更加孤独?

这种犹豫让我一直拖着没有行动。

直到2023年初,公司要求我搬到总部附近工作。

不搬不行了。

当我开始整理行李的时候,我听到对面房间里传来了奇怪的声音。

像是在移动家具,又像是在翻找什么东西。

这种声音持续了好几天。

而且我发现,王大妈的泼水行为变得更加频繁。

有时候一天要泼好几次,不再局限于早上六点。

她是不是察觉到我要搬走了?

搬家前一天晚上,我想去和她告别。

我敲了她的门,但没有人回应。

我知道她在家,因为我能看到门缝里透出的灯光。

"王大妈,我明天要搬走了,想和您说声再见。"

我对着门说话,但里面依然没有动静。

"这些年谢谢您的照顾,虽然我不知道您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我能感受到您的善意。"

说完我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有回应。

我只好回房间休息。

第二天早上五点,我就起来收拾最后的行李。

搬家公司六点半到,我想在那之前把所有东西都准备好。

六点整,我听到了熟悉的开门声。

但这次不一样。

脚步声在我门前停留了很久,没有立即泼水。

我透过猫眼看出去,心脏差点停止跳动。

王大妈穿着一身我从未见过的白色衣服,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包裹。

她没有拎着那个花朵搪瓷盆,而是静静地站在我门前,眼中含着泪水。

"等了你八年,终于要走了。"她的声音颤抖着,充满了不舍和某种我无法理解的复杂情感。

04

我立即打开门,王大妈就站在门外。

她的样子让我震惊。

八年来,我从没见过她穿白色的衣服,总是深蓝色或者黑色。

而且她的眼中有泪水,这个坚强的女人居然哭了。

"王大妈,您..."

"这个给你。"

她把牛皮纸包裹递给我,声音依然颤抖。

"回去再打开,现在不要看。"

包裹很轻,但有一定厚度,摸起来像是照片或者文件。

"王大妈,这是什么?"

"你该知道的都在里面。"

她深深地看了我一眼,那个眼神复杂得让我无法理解。

有爱,有不舍,有愧疚,还有一种解脱。

"八年了,我终于可以..."

她的话没有说完,搬家师傅的声音从楼下传来。

"六楼的业主在吗?我们来搬家了!"

"王大妈,我..."

"去吧,不要让人等。"

她转身就要回房间。

"等等!"

我想追上去问清楚,但她已经关上了门。

我能听到里面传来的锁门声,很轻,但很决绝。

搬家师傅催促着,我只能先下楼处理搬家的事情。

但我的心思完全不在搬家上,脑子里全是王大妈刚才的样子。

她为什么要穿白衣服?

为什么说"等了你八年"?

包裹里到底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她为什么哭了?

搬家进行得很顺利,我的东西不多,一个小时就装完车了。

在搬家师傅整理车厢的时候,我又跑回六楼。

我想再见王大妈一面,想问清楚所有的疑问。

但无论我怎么敲门,里面都没有回应。

甚至连电视机的声音都没有,安静得像是没人住一样。

"王大妈,我要走了,您出来送送我好吗?"

没有回应。

楼下的搬家师傅开始按喇叭催促。

我只能恋恋不舍地下楼。

坐在搬家车上,我抱着那个神秘的包裹,心情五味杂陈。

八年的邻居生活就这样结束了。

从最初的愤怒困惑,到后来的习惯接受,再到最后的不舍依恋。

王大妈已经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师傅,你说这包裹里会是什么?"

搬家师傅从后视镜看了我一眼。

"要不现在打开看看?"

我摇摇头。

王大妈说了回去再打开,我要尊重她的意思。

而且我有种预感,这个包裹里的内容会改变很多事情。

我需要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下,仔细地看。

到了新家,搬家师傅帮我把东西搬上楼就走了。

我坐在空荡荡的客厅里,包裹就放在膝盖上。

房间里很安静,只有我的心跳声。

我想起王大妈的最后一句话:"等了你八年。"

等什么?

等我搬走?

还是等某个时机?

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开始拆开包裹。

牛皮纸被小心地折叠着,没有用胶带,只是简单地包裹。

打开后,里面是一叠照片和一本笔记本。

我拿起最上面的那张照片,瞬间就震惊了...

这是一张结婚照,黑白的,看起来有些年头。

新郎穿着中山装,新娘穿着白色连衣裙,两个人都很年轻,笑得很灿烂。

最让我震惊的是,新郎长得和我几乎一模一样。

不,不是相似,而是一模一样!

就像是我穿着中山装拍的照片。

我翻过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李国强、王春花,1995年10月1日。

李国强!

这是我父亲的名字!

但我父亲明明说过他没有结过婚,我是他收养的孤儿。

王春花...这不就是王大妈的名字吗?

我的手开始颤抖,整个人都懵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继续翻看其他照片。

有他们的恋爱照,有生活照,还有...

我的天!

有一张照片是王春花怀孕时拍的,肚子已经很大了。

还有一张是她抱着婴儿的照片,那个婴儿...

就是我!

虽然是小时候的我,但我能认出来。

因为我有一颗很特别的胎记,在左手手腕上,照片里的婴儿也有同样的胎记。

我感觉整个世界都颠倒了。

王大妈是我的母亲?

李国强是我的父亲?

但我父亲明明告诉我,我的亲生父母在车祸中去世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急忙翻开那本笔记本。

第一页写着:小文成长记录。

下面是密密麻麻的记录:

"2015年7月15日,小文搬到对门,长得越来越像他爸爸了。"

"2015年7月16日,开始在他门口泼水,希望国强的灵魂能保佑儿子平安。"

"2015年8月3日,小文试图和我说话,我不敢回应,怕控制不住情绪。"

"2015年冬天,小文送我水果,是个孝顺的孩子。"

"2018年春天,小文生病,我给他煮粥,他说很好喝。"

"2020年7月28日,国强忌日,小文哭了,我第一次和他说话。"

...

整整八年的记录,详细记录了我的每一个举动,每一次生病,每一次快乐或悲伤。

就像一个母亲在记录孩子的成长日记。

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原来王大妈真的是我的母亲!

原来她一直在关注着我,保护着我!

原来那些看似奇怪的泼水行为,是她表达母爱的方式!

但为什么她不直接告诉我真相?

为什么要让我以为我是孤儿?

我继续往下翻,终于找到了答案。

笔记本的最后几页,记录了事情的真相:

"1996年3月,国强出车祸去世,小文才六个月大。"

"我一个人带孩子很困难,工厂倒闭,没有收入。"

"国强的战友老李愿意帮忙,他说可以收养小文,给孩子更好的生活。"

"我犹豫了很久,最后同意了。"

"为了不让小文将来尴尬,我们约定对外说小文是孤儿,老李收养的。"

"我搬到很远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但我一直关注着小文的成长,通过老李了解他的情况。"

"2015年,我偶然知道小文大学毕业了,在这个城市工作。"

"我花了很多钱买通关系,搬到他的对门。"

"我想近距离看着他,但又不能相认。"

"所以我选择了这种方式,每天为他祈福,希望他平安健康。"

"用的是老家的井水,那是国强出生的地方,希望他的灵魂能保佑我们的孩子。"

看到这里,我已经泣不成声。

我终于明白了一切。

王大妈...不,我的母亲,她牺牲了自己的幸福,把我送给了更有能力的人抚养。

然后她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思念着我,关注着我。

当她有机会接近我的时候,她选择了这种默默守护的方式。

每天的泼水,不是针对我,而是在为我祈福。

每天的观察,不是监视我,而是在关心我。

那些节日的小礼物,那些生病时的照顾,都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

而我,居然还曾经为泼水的事情感到烦恼。

我想起了她说过的话:"时候还没到。"

原来她在等我搬走的那一天,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告诉我真相。

因为她知道,如果我知道了真相,我们的关系就会改变。

她不想破坏我现在的生活,不想让我为了她而留下来。

所以她选择在我离开的那一天,把真相告诉我。

这是一个母亲最无私的爱。

我抱着照片和笔记本,哭得像个孩子。

二十八年了,我终于找到了我的母亲。

虽然她一直就在我身边,但我直到现在才知道。

我立即拨通了老李的电话。

老李是我一直叫的"爸爸",现在我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

"爸...李叔叔,我想问您一些事情。"

"小文?你怎么了?声音这么奇怪?"

"您还记得王春花这个名字吗?"

电话那边沉默了很久。

"你...你怎么知道这个名字?"

"我见到她了,她给了我一些照片。"

又是长久的沉默。

"李叔叔,请您告诉我真相,我已经知道我不是孤儿了。"

"小文...你在哪里?"

"我在新家,刚搬离了她的对面。"

"你等着,我马上过来,有些事情需要当面说清楚。"

挂了电话,我继续翻看那些照片。

每一张都是我成长过程中的珍贵记忆。

有我第一次学走路的照片,有我第一天上学的照片,有我大学毕业的照片...

她怎么会有这些照片?

我想起笔记本里的记录,她说一直在关注我的成长。

也许她真的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了这些照片,记录着我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就是这样细致入微。

两个小时后,李叔叔到了。

他看起来老了很多,头发几乎全白了。

看到我手里的照片,他的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

"小文,你都知道了?"

"知道了一些,但还有很多疑问。"

他坐下来,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春花...她过得还好吗?"

"看起来还好,就是有点孤独。"

"孤独..."

他重复着这个词,眼中有愧疚。

"都是我的错,当年不应该让你们分开。"

"李叔叔,请您把当年的事情详细说一遍。"

他点点头,开始讲述二十多年前的故事。

05

"你父亲李国强是我的战友,我们一起当过兵,退伍后关系一直很好。"

李叔叔的声音有些沙哑,显然这些往事对他来说也很沉重。

"1995年,国强和春花结婚了,那时候他们都很年轻,很相爱。"

"第二年春花怀孕了,他们都很高兴,准备迎接新生命。"

"但是..."

他停顿了一下,眼中有痛苦。

"1996年3月15日,国强出车祸了。"

"当时他正在送春花去医院产检,半路上被一辆闯红灯的货车撞了。"

"国强当场就..."

他没有说下去,但我已经明白了。

我的父亲在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去世了。

"春花当时怀孕八个月,受了很大刺激,差点早产。"

"幸好抢救及时,你平安出生了。"

"但春花的精神状态很不好,加上经济困难,一个人带孩子很辛苦。"

我想象着一个刚失去丈夫的年轻女人,独自面对新生儿的艰难。

那种痛苦和绝望,我无法想象。

"当时我已经结婚了,但一直没有孩子。"

"看到春花的情况,我和我妻子商量,想帮助她。"

"最初我们只是想在经济上帮助她,但春花的状态越来越差。"

"她经常整夜不睡,抱着你哭,说对不起国强,没能照顾好你。"

"医生说她有产后抑郁症,需要治疗,但她拒绝治疗。"

"她说自己不配做母亲,不配拥有幸福。"

听到这里,我心如刀割。

我的母亲当年承受了多大的痛苦?

"后来有一天,春花突然找到我,说想把你送给我们抚养。"

"她说你跟着她只会受苦,跟着我们能有更好的生活。"

"我当时拒绝了,我说我们可以一起照顾你,不需要改变什么。"

"但春花很坚持,她说这样对你最好。"

"她还说,希望对外宣称你是孤儿,这样将来你就不会有心理负担。"

"不会觉得自己被抛弃,也不会去寻找亲生父母。"

我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她不想让我背负被抛弃的阴影,所以编造了父母双亡的故事。

让我以为自己是孤儿,被好心人收养,这样心理上会好受一些。

"我们最终同意了她的要求。"

"办理了收养手续,对外说你是我们收养的孤儿。"

"春花搬到了很远的地方,我们约定不再联系。"

"但我知道她很痛苦,失去丈夫,又失去孩子,等于失去了一切。"

"这些年我一直很愧疚,觉得是我们拆散了你们母子。"

李叔叔的眼中有泪水。

"小文,对不起,我们当年的决定也许是错误的。"

"不,您没有错。"

我握住他的手。

"如果没有您,我不可能有现在的生活。"

"您给了我一个完整的童年,给了我受教育的机会。"

"我应该感谢您才对。"

"但是春花..."

"她也没有错,她做出那个决定,完全是为了我好。"

我想起母亲这些年的孤独和思念,心中满是愧疚。

"李叔叔,您知道她这些年过得怎么样吗?"

"我...我偶尔会托人打听她的消息。"

他的表情有些尴尬。

"知道她一直没有再结婚,一个人生活。"

"工厂倒闭后,她做过很多工作,很辛苦。"

"但她很坚强,后来还学会了做小生意,生活慢慢好起来了。"

"您有她的联系方式吗?"

"有,但我们约定过不联系..."

"现在情况不同了,她已经把真相告诉我了。"

"我想见见她,想和她团聚。"

李叔叔犹豫了一下,然后拿出手机。

"这是她的电话号码,但我不知道她现在是否还用这个号码。"

我立即拨通了那个号码。

电话响了很久,没有人接。

我连续打了几次,都是这样。

"她可能..."

李叔叔欲言又止。

"可能什么?"

"可能已经搬走了,不想被打扰。"

这个可能性让我心中一沉。

难道母亲在告诉我真相之后,就消失了?

她是不是觉得使命完成了,就要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我想起她说过的话:"等了你八年,终于要走了。"

也许她真的要走了,去一个我找不到的地方。

"不行,我要回去找她!"

我立即收拾东西,准备回到老小区。

李叔叔跟着我一起去了。

路上我们都很紧张,担心已经晚了。

到了老小区,我直接跑上六楼。

王大妈的门紧锁着,我敲了很久都没有回应。

我找到物业老赵。

"赵师傅,王大妈人呢?"

老赵看到我,表情很复杂。

"她...她搬走了。"

"什么时候?"

"就在你搬走后不久,下午就走了。"

"去哪里了?"

"这个...我不知道。"

老赵明显在撒谎,他的眼神躲躲闪闪的。

"赵师傅,求您告诉我,她是我的母亲!"

听到这句话,老赵震惊地看着我。

"你...你是春花的儿子?"

"是的,她刚刚告诉了我真相。"

"我现在想找到她,想和她团聚。"

老赵沉默了很久,然后叹了一口气。

"春花交代过,如果有一天你知道了真相想找她,就告诉你她去了南山墓园。"

南山墓园?

那是这个城市最大的墓园。

她去那里干什么?

我和李叔叔立即赶往南山墓园。

一路上我都在担心,担心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到了墓园,我们向管理员询问。

"您好,我想找一个叫王春花的女士,她今天可能来过这里。"

"王春花?"

管理员想了想。

"哦,有这么一个人,下午来的,去了C区。"

C区是新建的墓区,我们急忙赶过去。

远远地,我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母亲坐在一个墓碑前,还是穿着那身白色的衣服。

她的背影看起来很孤独,很疲惫。

我慢慢走近,看清了墓碑上的名字:李国强。

原来父亲的墓就在这里。

母亲在和父亲说话,声音很轻,但我能听到一些内容。

"国强,我把真相告诉小文了。"

"他现在知道我们的存在了,也知道当年发生的事情了。"

"我想...我想去找你了。"

"一个人太累了,这些年我每天都在想你,想小文。"

"现在小文长大了,有自己的生活了,我也该放下了。"

听到这里,我再也忍不住了。

"妈妈!"

我大声喊出来,朝她跑过去。

母亲回过头,看到我的时候,眼中闪过震惊和惊喜。

"小文?你怎么..."

"妈妈,我来找您了!"

我跪在她面前,紧紧抱住她。

"对不起,让您等了这么多年!"

"对不起,我现在才知道真相!"

母亲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她颤抖着手抚摸我的头发。

"小文...我的小文..."

我们母子抱头痛哭,二十多年的分离,二十多年的思念,在这一刻全部爆发出来。

李叔叔站在一旁,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春花,这些年辛苦你了。"

母亲抬起头看着李叔叔,眼中有感激。

"老李,谢谢你照顾小文这么多年。"

"他是个好孩子,你们教育得很好。"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李叔叔走过来,也跪在父亲的墓前。

"国强,我来看你了。"

"小文已经长大了,是个优秀的孩子。"

"春花这些年也很不容易,我们都对不起你。"

我们三个人就这样跪在父亲的墓前,诉说着这些年的经历和感受。

夕阳西下,墓园里很安静,只有我们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我感觉父亲的灵魂就在我们身边,见证着这场迟来的团聚。

06

从墓园回来后,我坚持要母亲搬到我的新家。

"妈妈,我们已经分离了这么多年,以后不要再分开了。"

"小文,我不想打扰你的生活..."

"您不是打扰,您是我的母亲!"

"而且您这些年已经照顾了我八年,现在该轮到我照顾您了。"

母亲的眼中有犹豫,也有渴望。

"我一个老太婆,住在你那里不合适..."

"什么不合适?我一个人住那么大的房子,正好有个伴。"

"而且您可以继续您的生活习惯,我不会干涉的。"

李叔叔也在旁边劝说。

"春花,小文说得对,你们母子应该在一起。"

"这些年分开得太久了。"

最终,母亲同意了。

我们回到她的临时住所,收拾她的行李。

她的东西不多,就是一些衣服和日用品。

但我发现了更多关于我的东西。

有我从小到大的照片,按年份整理得很仔细。

有我大学时的成绩单,工作后的一些资料。

还有我写过的一些文章,她都打印出来收藏着。

"妈妈,您是怎么收集到这些东西的?"

"托人打听的,花了不少钱。"

她有些不好意思。

"我知道这样不对,但我实在太想了解你的生活了。"

"每次看到你的照片,看到你健康快乐地成长,我就很满足。"

"虽然不能在你身边,但至少知道你过得好。"

我抱着这些珍贵的资料,心中满是感动。

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就是这样深沉和细致。

即使不能相认,她也要用自己的方式关注着我,爱护着我。

搬到新家后,我们开始适应新的生活。

起初母亲很拘谨,不敢触碰任何东西,总是小心翼翼的。

"妈妈,这里就是您的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我...我还不太习惯。"

"习惯需要时间,慢慢来。"

我给母亲准备了最好的房间,买了新的家具和用品。

但她最喜欢的还是那个花朵搪瓷盆。

"这个盆子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这是你爸爸送给我的结婚礼物。"

母亲轻抚着盆子上的花纹,眼中有回忆。

"当时我们都很穷,买不起贵重的东西。"

"但他说,这个盆子的花朵代表我们的爱情,永远不会凋谢。"

"这些年我走到哪里都带着它,就像他还在身边一样。"

听了母亲的话,我对这个盆子有了新的认识。

原来它不只是生活用品,而是爱情的象征,是思念的寄托。

"那您以后还要用它泼水吗?"

"不泼了。"

母亲笑了笑。

"泼水是为了给你祈福,现在你就在我身边,不需要再祈福了。"

"不过我想把它供起来,就当是对你爸爸的纪念。"

我帮母亲在客厅里布置了一个小小的纪念角。

放上父亲的照片,那个花朵搪瓷盆,还有一些他们年轻时的合影。

每天母亲都会在那里坐一会儿,和父亲说说话。

有时候她会告诉父亲我的近况,有时候会分享生活中的小事。

看着她和照片对话的样子,我既心疼又感动。

这就是爱情,即使生死相隔,也无法割断。

慢慢地,母亲开始适应新的生活。

她开始在厨房里忙碌,为我做各种好吃的菜。

她开始关心我的工作,提醒我注意身体。

她开始整理房间,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

这些都是母亲的天性,被压抑了二十多年,现在终于可以释放出来。

而我,也在享受着被母亲照顾的幸福。

每天回家有热饭热菜,有人关心询问,有人陪伴聊天。

这种感觉我已经很久没有体验过了。

自从养父去世后,我一直都是一个人生活。

现在有了母亲的陪伴,家里终于有了温暖。

一个月后,我带母亲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

这些年她的身体有些小毛病,但总体还算健康。

医生说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

"妈妈,以后您就在家休息,不要再工作了。"

"我养得起您。"

"我不能白吃白喝..."

"什么叫白吃白喝?您是我妈妈!"

"而且这些年您为了我已经付出得够多了。"

"现在该享享福了。"

母亲眼中有感动,也有愧疚。

"小文,妈妈这些年亏欠你太多了。"

"没有亏欠,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好。"

"我现在只想补偿您,让您过上好日子。"

春天来了,我想带母亲出去旅游。

她这些年为了生计奔波,从来没有好好放松过。

"妈妈,我们去桂林看看吧,听说那里山水很美。"

"出去旅游?"

母亲有些紧张。

"我从来没有出过远门..."

"没关系,有我陪着您。"

"而且您应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要总是闷在家里。"

最终母亲同意了。

这是我们母子第一次一起旅行,我比她还兴奋。

在桂林的几天,母亲像个孩子一样好奇和快乐。

看到漓江的山水,她连连感叹大自然的美丽。

坐在竹筏上,她开心地笑着,那种纯真的笑容让我想起了她年轻时的照片。

"小文,谢谢你带我来这里。"

"我从来不知道世界这么美好。"

"以后我们还要去更多地方看看。"

看着母亲开心的样子,我心中满是幸福。

能够给母亲带来快乐,是我最大的满足。

旅行回来后,我们的关系更加亲密了。

母亲不再拘谨,开始真正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

她开始在阳台上种花,说要把家里打扮得更漂亮。

她开始学习使用智能家电,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她甚至开始学习使用智能手机,说要和我视频通话。

看着母亲努力适应新生活的样子,我既感动又心疼。

她为了我,愿意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愿意学习新的东西。

这就是母爱,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

来源:手残党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