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晋中市妇联积极探索“巾帼+文旅”模式,大力实施“巾帼引领、巾帼建功、巾帼暖心”三大行动,组织动员广大妇女群众投身晋中市文旅高质量发展大局,为擦亮“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形象贡献巾帼力量。
今年以来,晋中市妇联积极探索“巾帼+文旅”模式,大力实施“巾帼引领、巾帼建功、巾帼暖心”三大行动,组织动员广大妇女群众投身晋中市文旅高质量发展大局,为擦亮“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形象贡献巾帼力量。
实施巾帼引领行动,凝聚文旅高质量发展合力
晋中市妇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巾帼大学习”“巾帼大宣讲”,将思想引领和文旅发展深度融合,以宣讲凝聚人心、以宣传展示魅力、以典型激发活力,探索出一条助力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主题宣讲接地气,凝聚思想共识。由市妇联执委、先进妇女典型、文旅从业人员等组成“巾帼文旅宣讲队”,深入各景区,通过互动式、体验式、分享式的方式,广泛宣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要求,引导广大游客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历史传承的时代意义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要求。
立体宣传强声音,展现文旅魅力。线下组织妇女群众在乌金山森林公园、张壁古堡等景区共唱《花开中国》,生动展现新时代女性风采和景区风貌;线上精心策划推出《怡然见晋中巾帼志愿行》AI宣传短片,创新运用“vlog打卡+文化解读”“美食探店+非遗手工”等形式,生动讲述晋中市深厚历史、秀美风光和文旅新业态。丰富多彩的活动既传播了晋中文旅特色,增强了妇女和家庭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又吸引省内外游客的广泛关注,有效提升了“怡然见晋中”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祁县妇联联合县文旅局举办“扬晋商古韵新风展昭馀文旅魅力”讲解员技能大赛,不仅选拔了优秀讲解人才,更培养了讲好祁县故事、提升服务软实力的“金话筒”。
典型引路树标杆,激发行业活力。通过开展三八红旗手(集体)评选表彰活动,选树出平遥古城景区讲解员张霄云、左权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讲解员吕莹等文旅行业优秀女性,树立学习榜样。全国三八红旗手、察院博物馆馆长李亚平发挥示范作用,创新推出“清风送教”文化宣讲活动300余场,覆盖群众3万人次。打造“移动的博物馆,行走的察院”和“清风送教行”两大品牌,通过角色扮演、互动问答、情景再现等生动形式,让尘封的历史“活”起来,让廉洁文化“走”入人心。
实施巾帼建功行动,搭建文旅产业增收平台
晋中市妇联发挥妇女“两个独特”作用,以开展巾帼建功行动为抓手,积极搭建平台、链接资源、提升能力,将妇联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优势,为晋中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她力量”。
搭建平台促就业提技能,铺就“家门口”致富路。结合文旅产业需求,采用“线下招聘+线上直播带岗”模式,举办专场招聘68场,达成就业意向3920人;围绕旅游电商、文创设计、导游讲解等文旅创业就业项目,开展实用技能培训30场次,为妇女与企业、市场之间牵线搭桥。太谷区妇联邀请省巾帼建功标兵、景泰蓝传统掐丝工艺传承人赵巧萍,为200多名农村妇女进行手工艺技能培训,不仅让她们掌握了精美的景泰蓝制作工艺,更依托这门“指尖经济”,实现了“守着家、抱着娃、挣着钱”的幸福愿景。
开展活动引客流、活经济,“美丽庭院”变“聚宝盆”。以乡村环境优化升级为抓手,开展寻找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户活动,打造非遗小院、名吃小院、民宿小院等主题鲜明、韵味十足的特色院落集群,推动“一户美”向“一片美”延伸,实现“美丽小院”带动“乡村大美”蝶变。介休市妇联联动绵山镇南槐志村、龙凤镇张壁新村,通过系统推进美丽庭院建设和精品民宿区基础设施升级,成功构建了“庭院美、乡村兴、景区旺”的互利共赢新生态,带动游客接待量与村民收入同步跃升;和顺县妇联在乡村旅游示范村打造90户高颜值、有内涵的美丽庭院,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标”,有效拉动了当地餐饮、住宿和农特产品销售。
打造品牌传承非遗文化,“老手艺”焕发“新生机”。以开展“特色品牌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打造了农谷源德味央厨有限责任公司、芝馨昌香房、王家刺绣展示体验馆等11个集非遗传承、文化体验、市场销售于一体的非遗手工文创品牌,进一步激活了非遗资源,使其焕发新生、走向市场。昔阳县妇联在人气爆棚的特色民俗街区举办文创主题集市,通过组织非遗大师技艺展演、促成产业合作签约、提供沉浸式文旅体验等形式,吸引超1000人次参与,有效打通了文化变现渠道。榆社县妇联依托德润泽传统手工酿造厂,探索出“看酿造+学技艺+品风味”的文旅融合模式,累计组织800余名中小学生了解榆社优质农产品、“零距离”感悟非遗酿造文化的独特魅力,实现了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双赢。
实施巾帼暖心行动,提升文旅体验感和安全度
晋中市妇联立足服务职能,发挥“联”字优势,将组织建设、家庭文明新风、维权关爱服务等融入文旅发展场景,推动“妇”字号资源与文旅行业多维对接、暖心牵手,用心用情为广大游客和文旅从业人员提供有温度、有内涵、有保障的暖心服务。
筑牢暖心角,温情驿站触手可及。加强“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在奥特莱斯购物中心、绵山风景区等特色商圈及文旅地标的“妇女之家”设立“娘家人暖心角”,配备贴心实用的女性卫生用品、应急小药箱、家庭教育指南等,让游客和从业姐妹感受到“娘家人”近在咫尺的关怀。“五一”小长假期间,昔阳县妇联在高速出口设立“巾帼志愿服务站”,为过往游客提供应急药品、清凉饮品和路线指引服务,提升了游客的出行便利度和舒适感,成为假日里一道亮丽风景线。
拓展家文化,文明新风融入旅程。挖掘马家大院、孟母堂等家文化资源,策划开展家风故事会、家训诵读等活动,让游客在游览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打造修文镇西郝村“亲子·西郝里”IP、刘家堡村王维水墨小镇等特色品牌,常态化开展红色教育、非遗体验、亲子研学、婚育新风倡导等活动,使文明新风成为晋中文旅的亮丽名片。榆次区妇联在榆次老城、大学城等地标,开通“爱情环线”主题公交,将相亲交友与城市文旅观光巧妙结合,为青年创造浪漫邂逅机会;介休市妇联在古韵悠长的张壁村挂牌成立家教家风实践基地,让游客在领略古堡风情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受优良家风熏陶,实现了文旅深度体验与乡风文明建设的互促与共融。
织密安全网,法治护航平安旅途。发挥“一站式”维权服务中心、村(社区)婚调室作用,在景区周边设立“妇女维权服务点”,联动专业力量为游客和文旅从业人员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服务,用巾帼力量守护平安文旅。左权县妇联在桐峪镇向游客和群众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知识,覆盖3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妇女群众的法律知晓率和自我保护能力;寿阳县妇联、平遥县妇联组织“燕州花木兰女子巡防队”、古城消防“平安妈妈”宣传队等,深入企业、商铺、街区开展巡逻防控、法治宣传、隐患排查,成为移动的“安全守护者”。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