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资深藏家翻出泛黄邮册查看成交记录时双手发冷,老藏家发现80猴票较巅峰期缩水六成,整柜九十年代年册回收价不足万元。
资深藏家翻出泛黄邮册查看成交记录时双手发冷,老藏家发现80猴票较巅峰期缩水六成,整柜九十年代年册回收价不足万元。
三十年前被视作传家宝的邮票资产,正以惊人速度化作时代眼泪。
打开尘封册页的脆响里,分明听见收藏市场残酷的更新迭代。
当马甸邮币市场老板把整本年册按废纸价回收时,柜台玻璃倒影里映出整个行业的黄昏。
猴票从万元神话跌到四千区间,恰好与邮票使用场景消失的曲线重合。
看着抖音直播里年轻人抢购数字藏品,才明白消耗性收藏品必须依附于实际流通——连贴包裹的功能都失去的邮票,注定在炒作文玩圈失宠。
邮政总局每年五千万的发行量,早就把「方寸之间」的稀缺性击得粉碎。
那些年熬夜排队抢购首日封的激情,和IC电话亭里撕邮票寄信的年代一起封存在旧册里了。
现在00后聊起邮票,就像谈论电报机那样充满考古感。
有邮商苦笑说收来整箱年册只能拆开卖插画本,撕下来的小型张当书签卖反而更畅销。
或许再过三十年,这些册子真能见证历史——只是见证的怕是收藏市场泡沫破灭史。
来源:乐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