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经在我的记忆里,巴彦淖尔指的就是临河,或者说起临河,那就意味着巴彦淖尔。因为小时候,老家三里五乡的人出来打工,很多选择来的就是这里。父亲曾经也来过这里,干了一个月,干的活儿是帮着人家锄地,每天管吃住,工钱是一块钱。
曾经在我的记忆里,巴彦淖尔指的就是临河,或者说起临河,那就意味着巴彦淖尔。因为小时候,老家三里五乡的人出来打工,很多选择来的就是这里。父亲曾经也来过这里,干了一个月,干的活儿是帮着人家锄地,每天管吃住,工钱是一块钱。
也是在那时候,我也才知道,巴彦淖尔这个地方,紧靠着母亲河——黄河,地肥水足,所有的耕地都实现了地表水灌溉,素有“塞外粮仓”之称,每年打下的粮食根本吃不完。相比于我们那靠天吃饭的贫瘠的家乡塞北坝上,那可是破天荒的美事了。
去年十月,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偶然来到这里,正赶上这里的丰收时节,满地的向日葵,金灿灿,或仰天,或沉甸甸地低着头,粒粒饱满,预兆着又一个好年景。这时我也才知道,巴彦淖尔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盟,相当于内地的一个地级市,它包括了好多地方,而临河是市区所在地,它只相当于巴彦淖尔市的一个行政区,其他像五原县,磴口县,杭锦后旗等,都属于巴彦淖尔市管辖的地域范围。
追溯历史的过往,巴彦淖尔市也算是个内地移民与蒙古族汇聚的地方,一二百年前,来自甘肃、山西、河北、宁夏等地的人们因为遭了天灾,或者为了投亲靠友,纷纷拉家带口来到了这里垦荒,并安居了下来,形成了蒙汉回等多民族混居的地方。由于这里紧邻黄河,位于黄河“几”字湾顶端,从地理角度上讲,属于河流冲积平原,所以这里也叫河套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加上日照时间充足,昼夜温差大,这里不光盛产小麦、玉米、葵花等作物,而且西瓜、香瓜、苹果、西红柿等水果蔬菜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范围内也是久负盛名。
(解冻中的乌梁素海)
我有幸见证了巴彦淖尔的秋冬时节,那满眼飘黄的杨树叶,如金色的水彩,还有皑皑白雪覆盖大地的冰清玉洁,特别是满街飘香的瓜果梨桃,朴实淳厚又不善于花言巧语的地方百姓,不紧不慢却又充实有余的生活律动,让走了不少地方的我,忍不住想要停下忙碌的脚步,近近地贴在她的怀里,沉下心来,静静地聆听她每一次均匀的呼吸……
往年的春天,自己总是在忙碌中度过,很少能感知到所在城市的季节变化。这一次,从老家清明祭祖回来,望着巴彦淖尔满眼的春色,忍不住让我的内心激动起来,
由于地处北疆,这里的春天总是比关内来的要晚一些。华北平原早已鲜花盛开,绿树成荫,而这里才像刚睡醒一般,懒洋洋地伸展着肢体,神态迷离。
巴彦淖尔的春天,是伴着渐渐变暖的春风一起到来的。经过一个寒冬,冰冻的土地表层渐渐苏醒,融化,晾干,然后经过风的撩拨,忍不住迎风起舞。这里的风,不纯净,也不纯粹,它的里边总是裹挟着飞扬的尘土,疯狂起来的时候,便成了风沙,甚至沙尘暴。
不过,由于这里地势较为平坦,所以春天的风几乎天天有,但刮沙尘暴却成了偶尔的现象。走在马路上,田野里,任轻风拂过身体,如初恋一般的感觉,忍不住眯起眼睛想要陶醉。
一个月前,还只觉得阳光有些仰起来了,河沟里的冰逐渐变薄,裂的横七竖八,靠近岸边的有些显然已经融化,没些耐心的野鸟纷纷跳入其中,欢庆嬉戏,感受春水的清凉。而路边的松柏树一洗冬日里的那般暗锈色,变得清新发亮起来。俯下身子,用手使劲刨土,会发现草的嫩芽早已跃跃欲试,即将破土而出。
这次再回来,轻风依然拂在耳边,轻柔暖和多了,丝毫感觉不到寒凉。但高大的杨柳,枝条上均已呈现出了嫩嫩的绿色,凑近了,迎着光,发现它们都像新生的婴儿一般,透着新颖的光芒。迎风摇摆着,要多婀娜就有多婀娜。
我知道,巴彦淖尔的春天,真正到来了。我不忍心再错过这样美丽又富有活力的春天,想尽情地感受其中。于是,再一个早晨来临,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沿着临街的铺子,想要寻访这里春天每一处的讯息。
临街的铺子都敞开了门,像在欢迎我这位远道而来久别重逢的客人,店里的老板娘,挽着袖子,站在门口,伸展着或胖或瘦的腰肢,脸上挂满了天然的笑容,频频点头打着招呼。就在我回应她们时,突然听到头顶传来一阵嘁嘁喳喳的叫声,抬头一看,发现小燕子已经飞回了家门,它们的窝就搭在每一家商铺的檐子底下,不远不近一个,白白的肚皮,黑黑的翅膀,肚皮下或许是裹了新泥,略显得有些黄。每家商铺的檐子底下有三四个燕子窝,都是在往年搭成的,它们倒是不挑新旧,直接就用。听商铺老板娘说,从阳历四月五号起,燕子就陆陆续续飞了回来,虽说是候鸟,但它们依然认得自己的家门,而且是和伴侣一起飞回来的。它们要在新春到来的时候,开始新一轮的新婚燕尔,生儿育女。
仔细观察燕子的神态,一会儿离开檐子飞翔追逐,一会儿又相约在架子上,电线上,交头接耳,不停地呢喃着,说着只有它们自己才听得懂的情话。亦或它们在争吵,女方嫌男方不够勤快。这时的它们,往往成双成对站在一起,遗憾的是,有的窝依然空着,没有燕子来接管,不知是它们去年南飞的途中遭遇了不测,还是正奋力飞翔在北回的途中,祈祷它们都能安然吧。但无论如何,我欣喜于这个春天,它们的爱情依然甜蜜如旧,不离不弃。
上了些年岁的老人们,聚堆端坐在个别店铺的门口,或眯着眼睛享受着和煦的阳光,或专注在楚河汉界旁争得面红耳赤,计较着每一盘输赢。临近正午,他们纷纷散去,为老伴儿,或为忙碌的儿女提前精心准备丰盛的午饭。看得出来,尽管他们上了些年岁,但春日里的那番欣喜和活力,不由自主地洋溢在各自的脸上。
我没有停下脚步,又辗转到了别处,但无论我走到哪里,温暖的阳光始终围绕着我一起行走。小区里,还有路边宽阔的绿化带里,栽种的树木也都开花了,或粉或红,早落的花蕾铺撒了一地,仪态万千,淡淡的花香弥漫开来,我凑近了闻闻,也蛮香呢。再看有的枝头,落了花,便冒出了小小的新叶,绿中透着淡黄,娇嫩得可爱,
我所在的地方,属于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的经济开发区,偏市区的东北方向,这里有不少厂子,隆隆的机器轰鸣声,以及往来不息的装货车辆,无不昭示着源源不断的崭新生命力。而周围散落的小区,早有售卖蔬菜水果和生活必需品的商贩在扯着嗓子大声吆喝着,“新鲜的芹菜西红柿,抓紧来买啦”,“香瓜五块钱三斤了,新下的香瓜啊”
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有意购买的人群也是三三两两,围拢在摊位前,精心挑选着,还不忘再和摊贩讲着价。
临近中午,随着放学铃声的响起,一群穿着鲜艳校服的孩子们,三五成群,快速涌出了校门,他们有的在觑眉思考,有的又在打打闹闹,有的像小鸟扎堆一样,边走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还有个调皮的小男孩,乘人不备,跑上去揪了一个小女孩的马尾辫,然后冲着人家做个鬼脸,又一溜烟跑走了……
我慢走在他们身后,想要思索,却又不知道该思索些什么,只能是羡慕他们这个如花的年纪,可以无拘无束,可惜的是我再也回不去了,只能望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慨叹了,“年轻是真好呀!”
风突然有些变凉了,抬头向远处望去,发现西边的天空阴上来了,而刚才暖暖的太阳,此刻也不知隐藏到哪里去了。按着近日的天气预报,明天可能会有雨。下吧,珍贵的春雨,田野里刚刚播下的种子需要你,世间里的万物也都需要你,我也想凑凑热闹,淋淋春雨,接着到雨后的乌拉特草原,看看草长莺飞,看看成群的牛羊在广袤的草地上撒欢奔跑……
注:以上内容均经过文学加工,不针对任何个人及单位,请勿对号入座。
作者简介:蝌蚪,曾用笔名辛巴!祖籍河北坝上,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因为父母早早病故,少时的苦难经历,过早地体味了人世间的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促使他在91年开始创作。但家乡始终是他念念不忘的根,创作题材多来自塞北坝上。写作近三十年来,已完成200余万字,有小说,诗歌,散文发表于《鹿泉市报》,《张家口日报》,《鸳鸯河畔》,《江山文学》,《当代文学(海外版)》、《散文风》、《民间故事选刊》、《燕赵晚报》、《时代报告》和微信公众号等刊物和网络媒体上,共计90万字余。出版有散文小说集《乡土》,散文集《乡恩》,长篇小说《乡望》。
坚守信条:尽管苦难历练了岁月的沧桑,但依然阻挡不了我热爱生活的勇气!
来源:笔者蝌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