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排排光伏板与漂亮的新民宅鳞次栉比、零碳配电站融入乡村自然风光......一幅集“科创、田园、山水、零碳”于一体的近零碳美好画卷徐徐展开。作为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广州市黄埔区迳下村成功投产“未来乡村”智慧配电网示范项目,交出了新型电力系统赋能乡村建设
一排排光伏板与漂亮的新民宅鳞次栉比、零碳配电站融入乡村自然风光......一幅集“科创、田园、山水、零碳”于一体的近零碳美好画卷徐徐展开。作为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广州市黄埔区迳下村成功投产“未来乡村”智慧配电网示范项目,交出了新型电力系统赋能乡村建设的“迳下答卷”。
在全国吹响乡村全面振兴的号角后,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电网)持续优化乡村用电环境,既保护“绿水青山”,又助农收获“金山银山”,高质量服务广东省“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汕尾城区红草镇晨洲村万亩蚝田春耕景象(刘思广 摄)
建强现代化农网,让新农村电力供应更可靠
新时代乡村电气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广东电网加快推进新时代乡村电气化建设,在惠州汕尾源网荷储区域协同示范区,选取农村微电网及低压直流供电等典型场景,建成低压直流远距离供电示范点,有效解决农村远距离低电压问题,打造一批新时代电气化示范村。
在惠州,广东电网首创“三线整治”的“新寮模式”,由政府牵头,供电部门提供公共路由,电信、移动、联通、广电其中一家运营商建设共享光纤进村,其他运营商成本租赁的模式,形成了“智能电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村居“四网合一”的新格局。
在汕尾,广东电网首创“三线整治”融合南网智瞰平台,将“三线整治”与地理信息相结合,打造融入和服务“百千万工程”一张图数字化应用......
300个新时代电气化村在广东绘就了一幅美丽乡村的崭新图景,推动广东农业农村经济活力持续迸发。
用电向“绿”向“新”,让乡村生活更幸福
在清远佛冈县新联村的一座二层小楼上,一排蓝色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四周绿树成荫,农作物茁壮成长,一楼的智能配电房里配置了巡检机器人,每半小时进行一次自动巡检并将数据传回生产管理系统。这里便是集智能配电房、屋顶光伏、新能源充电桩、供电服务便民窗口及村民活动室于一体的综合性电力服务站“南网E站”,年发电量约21000千瓦时,一年为村委增收近万元。
加强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建设公共充换电设施是乡村全面振兴、服务“百千万工程”实施的焦点。广东电网始终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农业农村用电环境向“绿”向“新”。
当下,绿色出行的风也吹进了山海之间。广东电网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布局城乡充电网络,在汕头南澳岛,实现46个村(社区)充电基础设施“全岛通”,让入围交通运输部最美自驾精品路线20强的环岛公路成为串起碧海青山与绿色出行的天然纽带。
在惠州巽寮湾,广东电网投运22支充电桩,服务众多港澳新能源车主放心北上一睹“天赐白沙堤”的美景......如今,广东在1022个乡镇建设充电桩20536个,超充131个,让新能源汽车在广袤山乡开得更远、跑得更畅。
点亮农业新质生产力,让富民产业更兴旺
“中国蚝乡”汕尾晨洲村已有长达300年的生蚝养殖历史,是汕尾“蚝情万丈”乡村振兴示范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村已初步形成生蚝养殖、深加工、销售、滨海旅游产业链,蚝香飘向全国各地,众多港澳食客纷至沓来。“汕尾城区供电局积极推广电气厨房增值服务及电烤蚝、电煮蚝新技术,不仅提高了生蚝加工效率和品质,还能大大减少环境污染。”汕尾城区供电局供电服务中心负责人黄轶群表示。目前汕尾城区已有6家传统烤蚝企业完成了电气厨房项目改造,全年给企业节约了近万元。
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桃莲村旅游资源丰富,村里有从化荔枝、泥焗走地鸡、香叶乌鬃鹅等土特产,还保留着广州客家山歌、从化麒麟舞等民俗文化,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广州从化供电局配电部副经理何悦介绍,广东首个整村灵活构网型智能微电网——广州从化桃莲乡村末端微电网项目成功投产,可智能判断线路故障,一旦发现问题,可在数秒内处理,提升了桃莲村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为乡村旅游和民宿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稳定的电源供应保障了村里的农业林业生产,单荔枝这一项,就给村民带来可观收入。”桃莲村相关负责人介绍。
电力足,产业旺。广东电网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推广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电能替代等绿电服务,采用无人机精准巡视、智能电表监测、电力数据分析等数字化手段保障春耕备耕用电,扎实服务“三农”工作,助力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文、图|记者 董鹏程 通讯员 沈甸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