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让MAGA失望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2 17:54 1

摘要:特朗普在9月19日(周五)签了个行政令,《Restriction on Entry of Certain Nonimmigrant Workers》(限制部分非移民工人入境),配合百万美元“黄金签证”(绿卡)计划,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针对H-1B签证,特朗普政

特朗普在9月19日(周五)签了个行政令,《Restriction on Entry of Certain Nonimmigrant Workers》(限制部分非移民工人入境),配合百万美元“黄金签证”(绿卡)计划,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针对H-1B签证,特朗普政府称,此举旨在打击科技公司利用该签证制度规避雇佣美国员工的行为。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对媒体解释,表示,提高费用的目的是确保企业能够“优先雇佣美国人,并确保入境人员都是顶尖人才”。

所谓的H-1B计划由美国国会于1990年创立,允许企业临时引进外籍员工。这个机制成了美国引进高技能外籍劳动者的主要通道——像亚马逊、谷歌和特斯拉,都是该签证的最大用户,最大的员工群体来自印度(占申请人员的70%),主要从事软件开发、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等领域的工作。除了印度以外,中国也是很大的输入国(占申请人员的10%)。H-1B签证持有者通过这个机制在美国工作生活,有相当比例的人会申请绿卡,最终获得在美国的永久居留权。对于美国科技企业来说,H-1B是引进(收割)全球人才的黄金机制,且从其他国家引进同等资历的人才所需的薪资往往低于美国本土人才。但对于印度、中国等人口输出国来说,这个机制导致的是人才对美国的流失,在人才和科技决定大国博弈成败的今天来说,这个人才定向外流的管道就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因素了。最后,对于美国本土劳动者——特别是MAGA支持者来说,他们认为这是美国大企业在利用技术签证机制打压和挤出本土人才——MAGA意见领袖斯蒂夫·班农一直称H-1B签证计划是一大“骗局”;H-1B是一个高度的敏感议题,尤其因为在这个问题上,科技右翼与MAGA基本盘的存在根本分歧。

在主流媒体的带动下,所有人都在传,称特朗普政府将对H-1B技术签证征收每年10万美元的“年费”,由雇主缴交,而且不仅如此,这比费用将针对新增的H-1B签证申请者,也可能适用于所有已经拥有H-1B签证的存量雇员——在美国,拥有H-1B技术签证的人有70多万,许多在美国已经停留十多年,一直在续签,等着申请永居。

这个消息一出来,立即在科技界引起恐慌,因为,如果是每个人年费10万美元的话,成本就太高了,大部分H-1B签证支持的岗位的经济逻辑将不复存在,这个H-1B计划将被颠覆。大部分新增申请肯定要被暂缓,存量的劳工可能也得裁撤。听到这个消息后,业内人士也大肆渲染,称这个逆流将导致美国因此输掉(和中国的)人工智能竞赛。

与此同时,MAGA基本盘是很满意的:针对H-1B签证问题,MAGA和科技右翼、大企业一直针锋相对:科技右翼坚定支持H-1B签证,认为这是维持美国科技竞争力的必须;而MAGA素来反大企业大资本,认为这些科技企业与科技资本都是最后一秒“混”入MAGA运动的,政治初心十分可疑,而H-1B计划的直接结果是损害美国本土劳动者的利益——因为对于大多数技术岗位来说,企业都可以在美国以外找到更容易的替代。尽管MAGA基本盘里的很多人连大学文凭都没有,多为高中及以下文化水平,但他们仍旧非常排外,支持特朗普政府打压高等学府的留学生计划、打击科技企业的H-1B签证计划。他们的逻辑是,只要这些面对外国人的留学机会和工作签证计划仍然存在,就会有无数的人源源不断地从外国输入美国,这样,美国人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甚至由于考虑到来自印度和中国的竞争,他们从一开始就会放弃学习相关专业。所以,MAGA认为,要给美国人机会,要“美国优先”,就必须减少对国外人才的依赖。

针对这个议题,美国共和党阵营已经吵了很久了。今年年初,代表科技右翼的马斯克(和Vivek Ramaswamy)还在特朗普政府班子里,两人都坚定支持H-1B签证(甚至妄议美国本土的教育文化),遭到MAGA的严厉批评。但最终,特朗普出人意料的站在科技右翼大企业一边,认为H-1B签证是个好东西。MAGA对此很有意见,认为特朗普被科技右翼所裹挟。5月份以后,马斯克黯然离开特朗普政府——虽然还有一帮科技企业和大佬(Oracle、英伟达、OpenAI、Andreessen Horowitz、白宫的加密货币与AI沙皇David Sacks等)与特朗普及其团队密切往来,努力地做特朗普政府的工作的,但人们认为科技右翼对特朗普的影响终究是削弱了,所以,9月19日特朗普针对H-1B政策的行政令,很容易被MAGA们解读为:在摆脱了科技右翼操持下的特朗普,特朗普终于推出了一个让基本盘满意的政策,终于让他的支持者得到了点甜头。

但人们很快就失望了。白宫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周末赶忙对特朗普的政策进行了澄清。以下为她发布的内容(附图):

“关于行政令的澄清说明:

此项费用并非年度收费,而是仅针对申请流程的一次性费用;

当前已持有H-1B签证且身处境外的人员,重新入境无需支付10万美元费用;

H-1B签证持有者出入境权限与以往完全一致,昨日公告不影响现有通行范围;

该规定仅适用于新签证申请,不涉及续签及现有签证持有者,将于下一个抽签周期首次实施。”

有的人第一反应是,细节没有敲定,白宫在科技界/企业界的倒逼之下,不得不向后退了。

但实际上,如果去看特朗普9月19日行政令的内容(https://www.whitehouse.gov/presidential-actions/2025/09/restriction-on-entry-of-certain-nonimmigrant-workers/),会发现里面的内容确实正如卡罗琳·莱维特所说。这个政策讲的确实针对目前在境外、拟申请H-1B签证的增量人员,10万美元是“a payment of”,面向接近于一次性的概念,但看不出是“年费”的概念。

然而,这个行政令/公告是用晦涩的法律语言写成的,恐怕没有几个人仔细看过。第一拨报道此事的媒体,包括路透社、美联社、BBC、华尔街时报等大牌主流媒体,都称10万美元是“年费”。看来媒体也没有去细读这个行政令,大概率是,他们听信并依赖了特朗普、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及旗下的官员和幕僚等给出的不太严谨乃至错误的口头解读。但无论如何,最终是摆了一个乌龙。

所以,再强调一下,这10万美元确实是针对增量申请者的,是一次性费用,也不会影响存量签证持有者,同时,这个政策也是暂时性的,目前只管一年。

对于MAGA来说,这最终还是令人失望的:他们希望特朗普对H-1B重锤出击。有“10万美元年费”这样的要求,以及对H-1B技术签证的所有增量和存量人员,不管境内境外,一揽子适用,因为只有达到这样的严苛要求,才可能真的对限制技术移民发挥效应。

如果只是对新增申请者一次性缴纳10万美元,那就“鸡肋”了。毕竟H-1B签证,批下来基本就是六年——一开始批三年,续签三年,统共六年。大多人就是奔着六年期限去的,而且很多人在之后会继续设法续签,并申请永居。雇主往往也会给予配合。这就是为什么很多H-1B签证持有者在美国住了十多年,还在排队申请永居的过程中。而按照这样去分摊的话,一个员工10万美元一次性成本可以分摊到六年甚至更长时间,这样摊下来,一年的成本也就一万多美元,对于大多数岗位来说,这个成本应该是可以承担的——尤其是对于大企业来说。

归根结底,凭借这样的政策,是只不过是特朗普政府收了点钱而已,而且H-1B一年申请者十来万,美国政府的收入也就是几十亿美元。

这就是和特朗普的“对等关税”一样,基准10%的税率,哪怕提高到15%、20%甚至更高,也还不足以倒逼企业将产业回迁美国,因为这部分成本是可以消化掉的——而且会有相当一部分由终端消费者买单,最终,变成了包括消费者、进口商在内的各方给美国政府的变相增税。

当然,科技企业松了一口气——所谓的新政只是在未来一年内的一笔额外增税;他们可以应对H-1B带来的影响,不至于因此影响用人计划。当然了,这里面,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是有区别的,大企业消化上升的成本的能力更强,对依赖境外技术劳工的中小企业则影响更大。因此,行业影响是不对称的:有利于大企业、不利于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最终会加强行业集中度。

至于其他的国家——比如和H-1B相关度最高、面临对美人才流最为严重的印度,其实也希望看到美国政府出重锤限制人才引入,因为这样就会减少印度的人才流失,会对印度利好。一次性10万美元看上去增加了成本,实际一算不痛不痒,恐怕不能根本改变趋势,这当然也会让他们感到失望。

此外,企业未必要通过H-1B从海外招聘人才——它们可转向更多已经在美国的申请者,例如已经在美国的国际学生(F-1/OPT转H-1B,不受此费用影响)。只要留学生的渠道不封堵,美国可以继续引进人才。

至于MAGA,最终是失望的。他们发现,搞了半天,特朗普政府的屁股还是牢牢地坐在科技界和企业界一侧——而且是大企业、大资本。这当然是对MAGA基本盘的背离。虽然特朗普上任只有大半年,但对于大多数核心支持者来说,经历了这么多的事件,情况其实也很清楚了,特朗普只是开启了MAGA运动,在精神上同情MAGA的基本盘,嘴上说得好听,但归根结底,他不是自己人,他被大企业、资本家、犹太金融精英所包围,屁股终归是坐在大企业和大资本一端的。到头来,他推行的政策,大多数和大企业、大资本的利益相关,并尝试通过一个美好的故事即“涓滴效应”自圆其说——只要大企业大资本赚到钱,他们就会雇佣更多的人,就能让全体国民收益。

美国之所以有民粹右翼运动,之所以反对全球贸易,开始批判原教旨市场主义,就是因为这一套逻辑从来都行不通。换言之,他们是因为不再相信这个故事,所以才把特朗普这样的人推上台的。而上台后的特朗普又再重复原来的故事。谁还能相信呢?

而所有代表美国未来的共和党/保守派/MAGA领导人——从JD·万斯、塔克·卡尔森到刚刚被刺杀的Charlie Kirk——他们和自己的左翼政敌们都知道,经济上的自由主义、市场主义已经破产,谁能直面这个问题,尝试并实际解决美国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谁就能夺取政治权力。最终是,谁能够成功地提出某种让美国公众能够接受的类社会主义制度,谁就能夺取美国的天下。

那么,社会主义者会如何应对技术移民问题呢?要看到,本土劳工才是最大的政治,如果美国政治撕裂,陷入内战,那么科技领先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还是得让老百姓高兴。怎么解决问题呢?第一确实得对H-1B增加费用,以软性手段限制人才引入,因为人才确实会对本土劳动者的收入有一个抑制作用。这是美国进步左派都同意的;其次,要对大企业增税,因为他们是雇佣廉价外国技术劳工的最主要收益者。要让他们把获得的收益反哺社会;第三,要将引进外国人才获得的额外费用/税收定向投入到针对美国本土老公的社会政策与福利措施里,形成闭环。特朗普政府通过给H-1B签证缴费,一年获取区区50~60亿美元,也不指明资金去向,当然无法让基本盘满意。

美国民粹右翼运动要向前发展,回到“初心使命”,需要一个真正能够代表MAGA基本盘利益和远景的领袖。而实际上,美国并不缺这样的人。只需要等待特朗普立场。

也是时候可以总结一下,特朗普做了哪些违反MAGA初心的政策,甚至可以说,为什么特朗普是“最不MAGA的MAGA政客”(unMAGA),以及为什么说特朗普不符合特朗普主义。这也是我们下篇文章的内容。

【如您觉得本文不错,欢迎点赞打赏以资鼓励(1元即可)!】

欢迎加入「兔主席的宝藏」,兔主席/tuzhuxi的精华内容分享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数量:2024年11月上线至今,1,600篇+文章、600万字

定位:有国际视野、理性思考的爱国主义者

领域:热点、国际、历史、人文

内容:国际臻选、快评

标签:美国研究、国际研究、中美关系、科技竞争、AI、电动车、商业财经、心理、教育

持续:坚持20年创作(持续更新有保障)

来源:兔主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