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上周,卡塔尔乔治城大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会议,主题正是“透视苏丹:艺术中的政治”。这场三天的活动,邀请了多位苏丹艺术家、作家和媒体人,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创作,试图让更多人关注到苏丹深层的困境。
聊起苏丹,很多人第一反应还是新闻里的冲突和战乱,但其实,在炮火和废墟之下,这个国家的灵魂却从未被摧毁。
自从2023年4月,苏丹两大武装力量彻底撕破脸,冲突一发不可收拾,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被迫流离失所,家园被毁。
而在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上,苏丹的艺术家们却没有选择沉默,他们用画笔、音乐和故事,把属于这个国家的希望和坚韧,传递给了世界。
就在上周,卡塔尔乔治城大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会议,主题正是“透视苏丹:艺术中的政治”。这场三天的活动,邀请了多位苏丹艺术家、作家和媒体人,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创作,试图让更多人关注到苏丹深层的困境。
在会议开幕时,苏丹裔教授罗盖亚·阿布沙拉夫说得很直接:“我们想要探讨的,是一个国家的灵魂。”这不仅仅是对战争的控诉,更是对苏丹文化和人民精神的一次集体守护。
会议现场气氛很不一样,既有政治漫画家哈立德·阿尔拜赫的犀利,也有BBC主持人泽纳布·巴达维的温情,还有作家内斯琳·马利克的深度和艺术家拉希德·迪亚布的思考。
主办方强调,艺术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抵挡遗忘和抹除的盾牌。卡塔尔博物馆主席和教育部长也都到场支持,说明这场危机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在演讲中,作家马利克直言:“我们需要思考的,不只是战争本身,而是苏丹究竟代表着什么。”她认为,只有通过故事、音乐和艺术,人们才能真正守护心中的苏丹。
这些创作,不只是慰藉,更是对抗世界冷漠的武器。现在的苏丹,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战争,更是一场关于记忆和遗忘、意义和虚无的较量。正如卡塔尔乔治城大学院长马斯里所说:“每一次艺术的诞生,都是对‘苏丹终将消亡’这种说法的有力反击。”
战争给苏丹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表面的物质损失。房屋、博物馆、图书馆、甚至是国家机构,都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很多民众不仅失去了家园,甚至连属于自己的历史和身份认同都变得模糊。
但即便如此,苏丹的艺术家们还在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反思、表达,他们画下的不是废墟,而是希望,是对未来的坚持。
BBC的巴达维在会上也强调:“我们不能让那些想要摧毁苏丹精神的势力如愿。”这句话其实说出了无数苏丹人的心声。
面对有限的媒体关注和信息传播,苏丹人民更需要通过创意表达,让外界听到他们的声音。不管是漫画、诗歌还是音乐,这些作品里都藏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随着冲突升级,苏丹已经成为全球最大规模难民危机的震中。但很少有人真正意识到,这背后的文化和精神损失同样无法轻易修复。
而且,国际社会对苏丹的关注始终有限,很多报道甚至把整个国家简化成一场“又一次的非洲战争”,忽略了深层次的人性和文化层面的痛苦。这也是为什么会议主办方反复强调,苏丹的故事绝不会被历史湮灭。
这不仅仅是艺术,更像是一种见证和誓言:无论眼前多么黑暗,苏丹人的创造力和团结都不会被磨灭。
最后,会议将以一场“未来展望”论坛收尾,探讨如何在废墟中重建苏丹的社会和文化。主办方也呼吁国际社会,不要让冷漠和忽视成为常态。正能量的传递,不只是对苏丹的支持,更是对所有在战火中坚持梦想的人的肯定。
总的来说,苏丹的这场危机,不只是战争和流离失所那么简单。在一片动荡中,是艺术和创意让这个国家的灵魂没有被彻底摧毁。每一个坚持创作的人,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属于苏丹的希望与未来。
来源:3分钟娱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