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创研究登顶JAMA Oncology:阿替利珠单抗联合方案为HER2阳性胃癌围术期治疗带来突破性进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8 18:55 1

摘要:2025年4月17日,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领衔的全球首个HER2阳性胃癌围术期“抗HER2治疗+PD-L1单抗+化疗方案的II期随机对照(RCT)研究1”荣登国际肿瘤学领域权威期刊JAMA Oncology(影响因子:28.4)。研究显示,阿替利珠单抗+

2025年4月17日,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领衔的全球首个HER2阳性胃癌围术期“抗HER2治疗+PD-L1单抗+化疗方案的II期随机对照(RCT)研究1”荣登国际肿瘤学领域权威期刊 JAMA Oncology (影响因子:28.4)。研究显示,阿替利珠单抗+曲妥珠单抗+XEL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方案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率高达38.1%,较对照组提升23.8个百分点,且耐受性良好,有望重塑临床实践格局。

基于此,医脉通特邀该研究的Leading PI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彭智教授介绍胃癌治疗现状,解读该研究价值与意义,并邀请罗氏制药中国医学事务副总裁李滨博士分享罗氏制药在消化道肿瘤领域的愿景。

我国胃癌疾病负担重且异质性高,中国本土研究有助于更精准地指导治疗决策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位居前列的恶性肿瘤,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胃癌的年发病人数约36万,居所有恶性肿瘤第5位;死亡人数超过26万人,居恶性肿瘤第3位2-3。在全球范围内,胃癌的高发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国等亚洲国家。我国多数胃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局部进展期或晚期,具有异质性高和预后差等特点。沈琳教授指出,对于HER2阳性胃癌/胃食管交界部腺癌(GC/GEJC),目前尚无标准的围术期治疗方案,局部进展期胃癌的5年总生存(OS)率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围术期治疗模式亟待优化。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胃癌时空异质性强,肿瘤微环境复杂,且东西方人群在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模式及药物选择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开展以我国患者为主的研究至关重要,将有助于更精准地指导我国胃癌患者的治疗决策。作为全球首个探索HER2阳性胃癌患者围术期应用抗HER2治疗+PD-L1单抗+化疗方案的II期RCT研究阿替利珠单抗+曲妥珠单抗+XELOX方案的pCR率相较对照组(14.3%)提升2.7倍,达到38.1%,且耐受性良好,有望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此次荣登 JAMA Oncology ,彰显了中国研究者的强劲实力,也体现了国际学术界对这项中国临床研究成果的高度认可。阿替利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化疗方案pCR率高达38.1%,有望重塑临床实践格局这项多中心II期RCT研究纳入了42例可切除HER2+局晚期GC/GEJC中国患者1,按1:1随机分为阿替利珠单抗+曲妥珠单抗+XELOX组(A组,n=21)或曲妥珠单抗+XELOX组(B组,n=21),所有患者接受3个周期的新辅助治疗和5个周期的辅助治疗。研究旨在比较阿替利珠单抗+曲妥珠单抗+XELOX与曲妥珠单抗+XELOX在中国局晚期HER2阳性GC/GEJ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终点为pCR率。患者招募于2021年2月25日开始,目前仍在积极随访中。

彭智教授分享道,研究结果显示,A组和B组的中位年龄分别为61岁和65岁,93%的患者为男性。接受阿替利珠单抗+曲妥珠单抗+XELOX治疗组的pCR率显著高于曲妥珠单抗+XELOX治疗组患者(38.1% vs. 14.3%),差异为23.8%(90%CI,1.3%-44.7%)。此外,A组的主要病理学缓解(MPR)率显著高于B组。亚组分析显示,在A组中,年龄<65岁、男性以及Lauren分型为肠型与更高的pCR率相关。中位无事件生存期、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未达到。安全性方面,两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3级及以上TEAE和导致药物治疗中断的TEAE发生率相当。在生物标志物上,研究还发现pCR组的HER2、PANCK和IRF8基线密度较高,CD163比率较低,表明抗肿瘤免疫反应增强,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作用降低;在pCR组中,HER2阳性和PANCK阳性细胞附近的CD56细胞较少,表明自然杀伤细胞活性较高,有助于改善治疗反应。

总体而言,这项研究首次在HER2阳性GC/GEJC围术期治疗中探索了抗HER2治疗+PD-L1单抗+化疗方案1,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阿替利珠单抗+曲妥珠单抗+XELOX方案在显著提高pCR率的同时,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该疗法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标准,有望提升患者获得治愈的可能性。罗氏制药持续创新研发、引领消化道肿瘤治疗,助力患者获益最大化

李滨博士表示,在沈琳教授的带领下,阿替利珠单抗+曲妥珠单抗+XELOX试验组取得了令人振奋的pCR率。我们也非常高兴看到这项研究的II期结果发表在 JAMA Oncology 上。罗氏制药在消化道肿瘤治疗领域持续进行创新研发,我们不仅致力于将创新药物引入中国,更关注如何推动中国肿瘤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发展。未来,罗氏制药将继续与中国的消化道肿瘤专家紧密合作,充分发挥罗氏在研发、创新技术及平台方面的优势,并结合中国患者的具体需求,致力于药物研发、优化患者治疗结局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为中国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总结与展望作为胃癌的高发区域,中国每年新增胃癌病例约占全球的一半4。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速,该趋势可能进一步加剧。目前我国胃癌的5年生存率为35.2%5,如何改善患者预后是胃癌治疗领域的重要课题。该研究针对局晚期胃癌患者,探索了HER2阳性人群围术期治疗方案的优化,不仅符合中国临床需求,也填补了胃癌围术期领域的研究空白,为全球胃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专家简介北京学者、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慢病专项首席科学家消化肿瘤内科主任、I期临床病区主任实体瘤细胞与基因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历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副会长、临床肿瘤专业委会主任委员长期致力于消化道肿瘤精准治疗与转化研究、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

彭智 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李滨 博士

罗氏制药中国医学事务副总裁

参考文献

1.Peng Z, Zhang X, Liang H, et al. Atezolizumab and Trastuzumab Plus Chemotherapy for ERBB2-Positive Locally Advanced Resectable Gastric Cancer: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Oncol. 2025 Apr 17.

2.王裕新,潘凯枫,李文庆.2022全球癌症统计报告解读[J].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24,10(3):1-16.

3.ZHENG R S, CHEN R, HAN B F,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J]. Zhonghua Zhong Liu Za Zhi, 2024, 46(3):221-231.

4.He F, Wang S, Zheng R. et al. Trends of gastric cancer burdens attributable to risk factors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50. Lancet Reg Health West Pac. 2024 Jan 6;44:101003.

5.Zeng H, Zheng R, Sun K, et al. Cancer survival statistics in China 2019-2021: a multicenter, population-based study. J Natl Cancer Cent. 2024 Jun 22;4(3):203-213.

来源:医脉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