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苍南县矾山镇凡馨肉燕店服务员小兰的蜕变,是当地探索“技能培训+岗位开发+社会保障”一体化助残路径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苍南县人社局联动残联等部门,以“输血变造血、托养变托举”的帮扶模式,构建了覆盖职业技能培训、适应性岗位开发、社会保障等全链条服务体系,为残疾人铺
“以前不敢出门说话,现在能招待客人、赚钱养家,这日子才有了奔头!”
苍南县矾山镇凡馨肉燕店服务员小兰的蜕变,是当地探索“技能培训+岗位开发+社会保障”一体化助残路径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苍南县人社局联动残联等部门,以“输血变造血、托养变托举”的帮扶模式,构建了覆盖职业技能培训、适应性岗位开发、社会保障等全链条服务体系,为残疾人铺就有尊严、可持续的共富之路。
精准滴灌 激活助残初心动能
“自己淋过雨,总想为别人撑把伞。”基地创办者卢爱姿自身也是残疾人,深知特殊群体的困境。2024年8月,她创办矾凤残疾人之家,为残疾人提供照料与康复服务;2025年拓展建立就业创业基地,希望帮助更多人实现自我价值。这一初心的落地,离不开人社、残联等部门的政策“精准滴灌”。
产训融合 挖潜岗位助力就业
针对残疾人“培训易、上岗难、稳岗更难”痛点,基地创办温州凡馨食品有限公司,构建“前店后厂”产训融合体系。前店主打矾山特色肉燕销售,后厂设置原料加工、食品包装、门店运营等岗位,形成“培训——实训——就业”完整链条。人社、残联等部门牵线搭桥,提供职业评估、岗位适配等一站式服务,联动企业开发原料加工、食品包装、门店运营等“爱心岗位”,并为员工依法缴纳社保,实现“培训即上岗、上岗即参保”。目前,基地已培训的30名学员中,80%月均收入超2000元、实现稳定就业,另有10人入职周边企业,从“靠人帮”转向“靠己强”。
协同联动 构建温暖支持生态
“这里不仅能赚钱,有人陪做游戏、看医生,和家一样暖心。”
学员老张的话,道出基地的“温度”。这背后,是“政企社”协同服务机制在发挥作用。在基地,学员们不仅能够接受技能培训,还能参与趣味运动会、集体观影等各类文体活动,每逢过年过节,还有各类公益组织、志愿者前来服务。如宁波职业技术大学“燕青π”团队跨城开展志愿服务,苍南县人民医院定期上门义诊,老干部大学“银耀玉苍”服务队常年提供陪护帮扶,让学员在就业之余获得全方位关怀。
矾凤基地是全县“残疾人就业优先政策”落地的重要实践。未来,机构将完善长期就业登记与定向培训、产品销售制作一体化培训、直播带货一对一指导等服务,进一步拓宽残疾人就业路径。苍南县人力社保局也将积极推广“技能培训+岗位开发+社会保障”机制应用,推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就业创业支持体系建设,助力更多群体学技增技、就业共富。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