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方山县于成龙廉政主题文创再添新品,一款以“于氏族规家训”为核心内容、镌刻“勤耕读、尚节俭、孝乡里、循法礼、廉仕吏、存仁德”十八字族规家训的摆件,一经亮相便受到广泛关注。
近日,方山县于成龙廉政主题文创再添新品,一款以“于氏族规家训”为核心内容、镌刻“勤耕读、尚节俭、孝乡里、循法礼、廉仕吏、存仁德”十八字族规家训的摆件,一经亮相便受到广泛关注。
“这件作品将廉洁文化与族规家训融为一体,既具观赏价值,又能传递文化内涵,让传承千年的廉洁韵味可触可感。”9月7日,白露时节,于成龙第十三代后人于浩走进于成龙故居,深情讲述廉政主题文创背后的故事。
方山县是“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的故里。该县深层次挖掘于成龙廉洁文化,努力让浸润在典籍里的清廉故事走出来,让厚植于历史的廉洁文化“活”起来,以古喻今、古为今用,为推进清廉建设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可体验的支撑。
建场所 满园“廉”景引客来
9月12日一大早,方山县于成龙故居迎来一批文学和摄影爱好者,一场以“探寻于公廉事挖掘廉洁文化”为主题的采风之旅在绵绵秋雨中开始。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挖掘于成龙廉政文化资源,创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
近年来,方山县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建成于成龙廉政文化园和于成龙廉政文化广场,为学习传承优秀传统廉洁文化搭建阵地,同时参与电视剧《于成龙》拍摄,出版《于成龙本传》《于成龙文化丛书》《清官廉吏于成龙》等20多部书籍,讲好廉吏故事,传播廉洁声音。县纪委监委、县委宣传部联动于成龙初仕地、读书地、祖籍地,“廉”在一起挖文化,推动形成挖掘于成龙廉政文化的新思维、新合力。
目前,以于成龙故居、故里来堡村传统古村落为核心的旅游板块,以鱼跃龙门、望子成龙等廉洁故事为依托的产业板块,以廉洁从政课堂、孝廉国学讲堂、研学实践教育为重点的人文板块初具雏形。于成龙故居和于成龙廉政文化园被省内40余家单位确定为廉政教育基地,年接待参观者约5万人次。随着廉洁文化进校园、于成龙品牌宣讲员培养等活动的深入开展,“学廉、思廉、倡廉、践廉”氛围愈发浓郁。
创载体 廉洁文化“活”起来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梳为柄,可以清思路”“收纳有度、笔下有廉”“莲只盛夏、廉则千秋”……这些朗朗上口的文案,已成为于成龙廉政主题文创的鲜明标识。
2023年,在吕梁市纪委监委、吕梁市委宣传部的指导支持下,方山县启动了于成龙廉政主题文创项目。截至目前,已开发“吕梁有礼·一品清廉”三大系列30余种产品,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码历史深处的清廉基因。值得一提的是,方山县“一品清廉”Logo还成为全省唯一的县级廉政文化品牌标识,彰显出独特的文化辨识度。
方山县委宣传部先后组团参加第六届、第七届山西文博会及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让传统廉洁文化与时代潮流精彩碰撞,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24年,方山县紧跟时代脉搏,创新尝试用AI技术赋能廉洁文化传播,由县纪委监委、县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山西省首部AI全流程微短剧《于成龙》,成为全省唯一入选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AI精品案例。
“我们还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协办了‘高行清粹’于成龙廉政文化展;配合话剧《于成龙》巡演,在北京保利剧院、吕梁影剧院展示于成龙廉政主题文创产品;持续开展廉政主题文创进校园、进景区、进机关等‘六进’活动,不断丰富廉洁文化产品供给,拓宽廉洁教育覆盖面。”方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薛利民说。
2024年于成龙廉政主题文创产品在省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常态化展出,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廉洁教育生动教材。
塑精品 廉洁清风拂面来
前不久,方山县与新华网联合摄制的文化探访系列节目《“对话”于成龙》成功上线,访谈分《清端之路》《山水之境》《古村新韵》上中下三集,带观众一起循着先贤足迹,探寻“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背后的品格与坚守,看家风如何影响一方民风,观文旅如何激活古老村落。文化学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郦波全程参与,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影响力,让更多人读懂于成龙廉洁文化的时代意义。
近年来,方山县先后推出《于公颂》《于公故里树新风》《于成龙六廉故事》《清风是式》等一批优秀廉洁文化文艺作品,拍摄纪录片《于氏家风传古今》,创作三弦书《移风易俗树新风》,编发于氏族规家训口袋书,让于成龙清廉文化突破时空界限,在潜移默化中以文化人、成风化俗。2024年方山县委宣传部组织撰写的《廉吏故里新风漾》作为典型经验被中央文明办宣传推广。
历经300多年传承,于成龙廉洁文化如缕缕清风,不仅滋养着广大党员干部的初心,更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强大的现实穿透力,成为流淌在时代血脉中的精神活水。近两年,方山县有9个单位被确定为清廉吕梁建设示范点,3个单位被命名为山西省清廉建设示范单位。
来源:金融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