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单点突破”升级为“集团作战”,成都又将如何为产业链发展提供更深厚、稳健的力量?会后,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成都市温江区委副书记、温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董勇。他表示,下一步,温江区将以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五大提升行动为抓手,聚力“七个一批”推进“立园满园”,在做强
9月22日,成都市召开重点产业链建设工作推进会,系统梳理现阶段推进成效,明确下一周期攻坚方向。
当“单点突破”升级为“集团作战”,成都又将如何为产业链发展提供更深厚、稳健的力量?会后,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成都市温江区委副书记、温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董勇。他表示,下一步,温江区将以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五大提升行动为抓手,聚力“七个一批”推进“立园满园”,在做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同时,同步抓好银发经济、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链。
▲温江区委副书记、温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董勇
培育市值超千亿“在地企业”两家
拥有在研在产药械品种1575个
“此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全市重点产业链发展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营造了全市上下关注产业、支持产业、发展产业的浓厚氛围。”成都市温江区委副书记、温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董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温江区作为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链主要承载地,紧扣市委、市政府“立园满园”行动部署,以圈链融合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成都医学城 资料图片
一是坚持“三医融合”特色发展。董勇介绍,温江区在全国率先提出“医学、医药、医疗”三医融合发展理念,持续深耕十余年,形成从研发、生产到应用的全链条生态。
二是布局“三大赛道”集群发展。温江区把握全球产业专业化分工趋势,着力培育ADC、RDC、CXO三大特色赛道,加速形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特色产业生态。
三是注重“三生融合”舒心发展。“我们坚持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以‘四度营城’做优一流营商环境,依托温江优越的生态本底、完善的公服配套和富集的教育文化资源,着力厚植产业发展沃土。”董勇说,目前,温江区已培育出科伦博泰、百利天恒两家市值超千亿的“在地企业”;园区龙头生物医药企业海外授权交易超220亿美元,接续刷新出海纪录;拥有在研在产药械品种1575个,5款1类创新药和2款生物类似药密集获批,占2024年国产上市创新药的10%。获得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等称号,被国务院督查激励表扬。
做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抓好银发经济、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链
作为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链主要承载地,温江区未来在重点产业链建设方面还有哪些布局?
“下一步,温江区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以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五大提升行动为抓手,聚力‘七个一批’推进‘立园满园’,在做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同时,同步抓好银发经济、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链。”董勇表示。
一是聚焦优势产业聚链成群,持续构建优势赛道体系。聚焦抗体药等细分赛道,大力招引补链强链延链目标企业,加快打造核药、抗衰医美等特色园区,构建具有全国竞争力的赛道体系。
二是聚焦科技创新做优生态,持续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董勇说:“我们将推动科伦博泰、百利天恒等‘镇园之宝’国际化发展,培育通瑞生物、景泽生物等‘明日之星’。同时,力促佳泰莱、易甘泰等新药放量增产,加快百利双抗ADC、瑞泰免缝生物羊膜等创新药械转化上市。”
三是聚焦体制机制改革赋能,持续推动项目快投快建。董勇表示,温江区将进一步改革优化项目促建全流程服务,以“交地立交证、拿地立开工、预验立试产、终验立上规”的“四立”机制,推动药明生物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东方基因等项目竣工投运。同时,持续深化“园区吹哨、部门(镇街)报到”工作机制,加快“园镇、园局”融合改革,组建招商引资、开发建设等9大业务主团,整合园区、部门、镇街各方力量,合力攻坚,加快建设西部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高地、西部知名的绿色食品产业高地、成都综合性银发经济核心区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通信前沿技术创新策源地,为成都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红星新闻记者 吕佳羽 摄影记者 王勤
编辑 张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