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你展开李宽的山水画,墨色晕染间,一位皖北画家与徽墨的半生情缘便缓缓铺陈来。李宽 1964 年生于安徽灵璧 —— 这片融皖北豪情与江淮灵秀的土地,早早在他心底播下山水眷恋的种子。如今,他已成为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蚌埠市美协理事、蚌埠市中国画学会理事,黄山画会
当你展开李宽的山水画,墨色晕染间,一位皖北画家与徽墨的半生情缘便缓缓铺陈来。李宽 1964 年生于安徽灵璧 —— 这片融皖北豪情与江淮灵秀的土地,早早在他心底播下山水眷恋的种子。如今,他已成为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蚌埠市美协理事、蚌埠市中国画学会理事,黄山画会会员、固镇县美协副主席等,每一个头衔,都是他数十载深耕徽派山水画的扎实印记。
论及李宽的艺术根基,1987 年夏是关键节点 —— 他从安徽艺术学院美术系山水画专业毕业,怀一腔传统山水赤诚,叩开专业创作之门。更幸的是,他得拜著名山水画家郭公达、朱松发为师:郭公达笔下山水融北派雄奇与南派秀润,朱松发善以苍劲笔墨勾勒江淮风骨,两位恩师的艺术精髓如双泉涌流,滋养其创作之路。
李宽潜心研学,既承郭先生构图气势的把控力,又悟朱先生墨色层次的雕琢功,终在传统徽派山水的框架里,走出贴合自身心境的创作路径。
多年来,李宽的作品始终紧扣 “传承” 与 “坚守”,其画作亦因此频频在安徽及全国美术大展中崭露头角 —— 每一次入选,都是专业领域对他艺术造诣的肯定;部分佳作更被多家艺术机构收藏,成为承载时代山水意趣的珍贵载体。这份认可从非偶然,而是他将江淮大地的观察,细细揉进徽墨浓淡里的必然。
细品李宽山水,最动人的莫过于那抹 “藏着文化的墨色”。他的笔下,淡墨从非单薄底色,而是在宣纸细纹间缓缓渗开,似山泉过石的清润,又似云雾漫林的朦胧;浓墨也非厚重堆砌,而是以精准笔触勾出山脊的挺拔、松枝的遒劲,让画面瞬间立起筋骨。
构图上,他既承徽派山水 “以小见大” 的意境营造,又融皖北平原的开阔气象 —— 如《皖山秋韵》中,近景秋树以浓墨点叶,中景村落隐于淡墨云雾,远景群山则以浅绛晕染,层次分明间,既有 “咫尺山林,多方胜景” 的传统韵致,又含 “一眼望穿江淮秋” 的豪迈,观之令人心旷神怡,恍若身入画中山水。人言,好的山水画能 “见山、见水、见心”。
李宽的作品,恰以徽墨为纽带,将皖北地域风情与徽派文化底蕴紧紧相系 —— 墨色流淌处,是他对山水的挚爱,对恩师教诲的铭记,更是对传统书画艺术的坚守。如今,这位扎根皖北的徽派山水画家,仍在笔墨间续写与徽墨的情缘;他的画作,则如无声信使,将江淮山水的灵秀与厚重,递予更多热爱艺术之人。(单永才)
来源:今皖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