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拿到村集体的分红,心里比吃了蜜还甜!”9月20日,在邛崃市高埂街道共富村,村民李大爷扛着20斤包装精美的冉义贡米,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
“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拿到村集体的分红,心里比吃了蜜还甜!”9月20日,在邛崃市高埂街道共富村,村民李大爷扛着20斤包装精美的冉义贡米,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
当天,以“庆丰收・促和美・兴乡村”为主题的丰收节在这里热闹开场,共富村不仅举办了邛崃市首个全村全域分红活动,还以特色丰收宴、智慧农业展、趣味农事竞赛等活动,让4380名村民共享集体经济发展红利,奏响了乡村振兴的“丰收序曲”。
分红+盛宴
一场丰收节里的“共富答卷”
“签字、领米,全程不到5分钟,还能参加这么热闹的活动,咱们村现在是越来越有盼头了!”在刚领到分红贡米的王阿姨身旁,价值9.5万元的冉义贡米正陆续发放到1377户村民手中,这是共富村首次拿出去年集体经济净收入(45万元)的20%,为全体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送上的“实物分红”。
分红现场不仅有“米袋子”的实惠,更有“好日子”的热闹。分红大会后,一场“你邀请,我来办”的丰收宴开席,香糯的冉义贡米、鲜美的稻田鱼、醇香的高埂白酒等本土食材,让村民们吃出了“丰收的味道”。“乐享农事・共庆丰收”趣味竞赛上,收割稻谷、徒手抓鸭、摸鱼等项目将气氛推向高潮,稻田里的欢声笑语成了最鲜活的“幸福注脚”。
更值得一提的是,丰收节的“科技秀”让村民们开了眼界。智慧农机展区内,天车系统、无人收割机、卫星平地机组成“无人化农业生产线”,种植管家平台大屏实时跳动着田间数据,技术人员现场演示“手机App巡田、施肥”,“每平方米克级施肥精度,省肥30%以上”的介绍,让村民们真切感受到“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坐家种田手机丰收”的转变。本土特色农产品展销区则通过“线上+线下”联动,高埂青年农匠黄鑫带领团队直播推介冉义贡米、猕猴桃等好物,源源不断的订单让“共富特产”飞向全国。
此外,村集体还表彰了“种植能手”“养殖大户”“优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汇演唱响了乡村振兴主旋律。
破局+蝶变
从“零元村”到“百万收入”的逆袭路
“这次分红不是偶然,是村集体经济一步步‘攒’出来的底气。”共富村党支部书记张勇强的话,道出了分红背后的发展历程。时间回到2022年,彼时的共富村还是个村集体经济“零元村”,如何让土地生金、让村民增收,成了村干部们最迫切的课题。
从2022年推进未来乡村建设,到2023年打造和美乡村,再到2024年入选国家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区,共富村始终沿着“党建引领、科技兴农”的路子探索。
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村里用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先是向种植大户收取每亩20-30元的高标准农田有偿管理费,既解决了“重建设轻管理”的弊端,又为村集体赚得“第一桶金”;随后建成现代化数字化水稻育秧生产线,采用“二段式育秧”技术,让育秧效率提高15%、亩产提高10%;再到整合合作社、电商平台,打造“农业服务联盟”,提供农技、管理、销售一站式服务,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从“单兵作战”转向“集体跳舞”。
短短三年,共富村实现了“华丽蝶变”:村集体固定资产超1600万元,村集体年收入达450万元,收入来源也从单一租金,拓展到设施农业(育秧中心)入股、农旅融合、电商销售入股等多元渠道。
“以前村民种地靠经验,现在靠科技;以前农产品卖不上价,现在有了‘线上直播+节会营销’的新模式。”村民口中的变化,正是共富村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的生动缩影。
邛崃市高埂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坤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去年为例,共富村共4500余亩土地,98%的土地都集中流转给了种植大户,并按每亩地700-800斤黄谷价格收取租金,这部分收入接近400万元,此外,还有高标准农田有偿管护费以及入股电商平台的分成,加起来年收入达450万元。”
“接下来,随着现代都市农业项目一个接一个的落地,我们村集体会逐步提高产业项目上的占股,村民的分红比例也将进一步提高。”李坤说。
提质+展望
从“分大米”到“全域共富”的新蓝图
“今年分大米,明年我们会加大分红比例,以后还会有现金、股金分红!”在丰收节现场,张勇强的承诺让村民们充满期待。如今的共富村,不仅有“当下的实惠”,更有“长远的规划”。
在产业提质上,共富村正加快“科技赋能”步伐:今年下半年将推进蔬菜育苗生产线建设,衔接固驿万亩蔬菜基地实现“全季培育”;天府粮仓核心区万亩数字粮田已接入680个物联感知设备,遥感无人机巡田、无人农场等技术将进一步推广,同时推进“节能、节水、减肥、减药”的绿色发展模式,建设500亩粮油高产高效新技术示范基地,让“科技兴农”既有“产量”更有“质量”。
在功能优化上,共富村正从“卖产品”向“卖风景、卖体验”升级。新建的“田野见”农旅综合体已投运“幸福崃稻”共享农业、云农场等新场景,“电商直播+会员配送+个性化定制”模式已吸引注册会员近万人,年效益突破400万元;依托“凤凰崃栖”计划引育新农人,用“好环境+好产业”留住人才,让乡村既有“烟火气”也有“青春力”。
更值得期待的是,共富村的发展还在“辐射带动”。“目前高埂街道其他村已掀起‘比学赶超’热潮,将通过现金分红等方式让更多村民受益。”李坤介绍,共富村也计划加大社会资本引入,探索“托管服务、资源发包、资产参股”等联农新路,让“共富”从“一村实践”变成“全域行动”。
从一场丰收节的“贡米分红”,到村集体经济的“蝶变升级”,共富村用实践证明:乡村振兴的核心是“共同富裕”,只有让村民既是发展的参与者,也是成果的共享者,才能让乡村真正焕发持久活力。
来源:醉美邛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