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女性在日常清洁或体检时,可能会发现外阴一侧长了个“小疙瘩”,担心是严重问题,其实这很可能是前庭大腺囊肿。它是女性外阴常见的良性病变,了解以下知识能帮你科学应对。
很多女性在日常清洁或体检时,可能会发现外阴一侧长了个“小疙瘩”,担心是严重问题,其实这很可能是前庭大腺囊肿。它是女性外阴常见的良性病变,了解以下知识能帮你科学应对。
一、前庭大腺是什么?
囊肿怎么来的?
前庭大腺(也叫巴氏腺)是位于女性大阴唇后1/3深部的一对“小腺体”,平时会分泌黏液,性生活时能润滑阴道,保护私处黏膜。
当腺体的“出口”(腺管开口)被堵塞,分泌的黏液排不出去,就会在腺腔内慢慢积聚,形成一个“小囊泡”,这就是前庭大腺囊肿。
常见的堵塞原因有3种:
①之前得过前庭大腺炎,炎症消退后腺管留了瘢痕,堵住了开口;
② 天生腺管比较窄,或者分泌物太黏稠,自然排出不畅;
③ 分娩、外伤(比如骑跨伤)等意外损伤了腺管,愈合后形成的瘢痕把口堵住了。
二、判断自己是不是前庭
大腺囊肿?
它的表现很有特点,记住这3点,能初步区分:
①位置固定:基本长在大阴唇后半段(靠近肛门一侧),大多是单侧,很少两边同时长;
② 手感柔软:摸起来像“软泡泡”,质地偏软,按压时一般不疼(除非继发感染);
③ 大小不一:小的可能只有黄豆大,自己没感觉,偶尔体检发现;大的可能长到鸡蛋大,会让人觉得外阴有坠胀感,走路、坐久了或性生活时会不舒服。
如果囊肿突然变红肿、摸起来疼,甚至能感觉到“波动感”(像摸装了水的气球),还伴随发热,那可能是囊肿继发了感染,变成了“前庭大腺脓肿”,需要赶紧就医。
三、发现囊肿该怎么办?
不用慌,它是良性的,处理方式根据囊肿大小和症状来定:
①小而无症状:如果囊肿只有黄豆/花生米大,平时没感觉,不用特殊治疗,注意日常清洁(用温水洗外阴,穿宽松透气的纯棉内裤,别用刺激性洗液),定期观察就行,有些小囊肿可能会自己慢慢吸收。
②大或有不适:如果囊肿大到影响生活(比如走路磨得疼、有坠胀感),可以去医院做个小手术——“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把囊肿切开一个小口,让里面的黏液流出来,再放置一个细管(引流条),防止开口再堵住,恢复快,复发率也低。
③继发感染(变脓肿):必须及时就医,医生会先切开排脓,再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避免炎症扩散。
四、常见误区:这些说法别信!
误区1:“外阴长疙瘩就是性病”?
错!前庭大腺囊肿和性病(如尖锐湿疣、梅毒硬下疳)完全不同,它不传染,也不是性传播疾病,多和腺体堵塞有关,不用因为隐私问题不敢就医。
误区2:“囊肿会癌变,必须赶紧切”?
错!前庭大腺囊肿几乎不会癌变,只有极个别情况会合并肿瘤,医生通过超声检查就能区分,不用过度恐慌。
误区3:“自己涂药膏就能消”?
错!药膏只能缓解轻微炎症,没法疏通堵塞的腺管,囊肿也不会自己“涂没”,反而可能耽误治疗,让囊肿变大或继发感染。
总之,前庭大腺囊肿就像女性私处的“小积水囊”,大多不严重,关键是早发现、科学处理。如果不确定外阴的“小疙瘩”是什么,别自己猜,及时去妇科让医生检查,就能放心啦!
妇瘤二科地址:肿瘤医院外科楼十三楼妇瘤二科
供 稿 :妇瘤二科
图文设计 :宣传科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