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兼职到公司化运营,泰山陪爬咋避“擦边”?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2 11:46 1

摘要:现在想约个泰山陪爬员聊两句,难如登天,电话打过去,十有八九会听到一句“正带客户在山上呢”,语气里还带着喘。

现在想约个泰山陪爬员聊两句,难如登天,电话打过去,十有八九会听到一句“正带客户在山上呢”,语气里还带着喘。

这行当火得有点猝不及防,从没人在意到全网热议,也就一年多的功夫。

26岁的陈无敌,算是泰山陪爬圈里的“老人”了,他老家在河南商丘,来泰山之前,在郑州进过电子厂,端过盘子,还管过酒店。

本来想安安稳稳找份固定工作,后来发现自己爱爬山,之前还带队爬过河南的嵩山、老君山,听说“泰山流量大”,2024年5月就揣着行李来了。

刚来时,陪爬这事儿没几个人知道,从业者屈指可数。

真正让这行当有了动静的,是2024年6月那事儿,一个男大学生把客户家的孩子背上山,视频一传到网上,火了。

媒体跟着报道,不少泰山脚下高校的学生,开始兼职做陪爬。到了2024年9月,几个粉丝量百万级的视频博主拍了陪爬视频,这下彻底炸了锅。

年轻人跟赶集似的涌进来,个个在社交账号发广告,有的还开直播。陈无敌也赶这波潮流,天天发陪爬视频,直播一播就是三小时以上。

他拍过一条背女生上山的视频,被泰安当地媒体转载后,直接让他成了“网红陪爬员”。

现在的陈无敌,忙得脚不沾地,每天最少陪客户爬一次泰山,最多的时候一天爬三次。

他掏出手机给人看订单,后面排着三十多个人,全是预交了定金的。

无奈之下,他只能把客户介绍给同行,每介绍一个,能拿一百多块佣金,有时候一天就要介绍十几单。

20岁的“三月”是泰安本地人,2024年2月就入行做陪爬,他说刚来时,整个行业就二三十号人,基本都是学生。

现在呢,从业者已经有二三百人了,爬泰山这事儿,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

全程六七公里,七千多级台阶,不少年轻人把爬泰山当“人生首爬”,可真到了台阶前,又犯怵。

陪爬员,就是这么应运而生的,不过有意思的是,其他景区也学着搞陪爬,像峨眉山、黄山、华山都有,但都没泰山这么火。

怕是最有体会的就是陈无敌他们,泰山“五岳之首”的名头在这儿,加上早期那些有话题性的事儿,想不火都难。

现在打开陪爬员的社交账号,十个有八个会写“情绪价值拉满”,陈无敌说,这情绪价值分两方面,一是陪爬员大多长得阳光帅气,看着就舒服。

二是会搞气氛,给客户带零食,赶上客户生日送小蛋糕,爬不动了就加油打气,人多的时候还会用音响放歌,一群人喊着往上走。

贵州的季女士,2024年春节专门自驾到山东爬泰山,就是冲着陪爬来的。

她坦言,找朋友一起爬山,怕意见不合,时间也难凑。

花钱找陪爬就不一样了,全程自己说了算,陪爬员配合度高,情绪价值给得足足的,让旅行多了不少惊喜。

陪爬的价格也挺有意思,“三月”说,2024年初,白天爬一次400块,夜里爬(看完日出再下山)500块。

本来以为从业者多了,价格会降,后来发现反而涨了,现在白天600到700块,夜里700到800块。

现在年轻人出门玩,早就不满足于“到此一游”了,更在意体验感和陪伴感。

传统导游管讲解不管陪聊,朋友同行又有各种顾虑,陪爬员正好补上了这个缺口。

他们不只是帮着搀扶、背包,更像是个“移动情绪充电宝”,这大概就是大家愿意花钱找陪爬的原因。

2024年11月,退伍军人王钦瑞在泰安注册了第一家陪爬公司,他说当时看着行业里全是“散兵游勇”,各自为政,从业者素质也参差不齐,就想试试搞职业化、规范化。现在泰安已经有大概7家陪爬机构了,算是从“单打独斗”往“团队作战”转变。

行业火了,问题也跟着来了,季女士就吐槽,有些陪爬员为了吸引客户,宣传时说能背、能扛、甚至能抱客户上山。

这事儿看着热闹,其实既不安全,也把爬山的意义搞变味了,让人心里不舒服。

上海市君悦律师事务所的傅佳俊律师,长期关注户外领域,他说陪爬这活儿,体力消耗大,风险也不小。

陪爬员帮客户背包、搀扶,甚至背负客户的时候,万一客户滑倒、中暑,或者突发疾病,责任该怎么分?现在大多是个人接单,没有正规经营资质,收费从几百到上千不等,这些都是隐患。

陈无敌也知道这些问题,他说现在同行们都盼着行业能更正规,毕竟靠“擦边”宣传吸引来的客户,撑不起长久生意。

如此看来,陪爬行业要想走得远,得从这几方面下功夫。

陪爬员得守住底线,宣传时别搞花里胡哨的“擦边球”,聚焦“向导”“陪护”的核心功能。

接单前最好跟客户签个协议,把服务内容、责任划分、保险条款写清楚,免得日后扯皮。

行业层面,像王钦瑞那样的陪爬公司,可以多制定些标准,比如要求陪爬员有健康证明、接受过急救培训,收费也得透明。

监管部门也该出面,明确陪爬行业的准入门槛和监管规则,对那些违规操作的,该管就得管。

陪爬这事儿,本身是件好事,帮大家轻松实现“泰山登顶梦”。

但要是只顾着“火”,不管“稳”,早晚得出问题,希望这行当能少点“噱头”,多点“规范”,让大家爬得开心,也爬得放心。

毕竟,没人想看到好好的陪爬服务,最后变成一场“闹剧”。

来源:云娱云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