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文 | 梁世秀医生健康说
编辑 | 梁世秀医生健康说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一句话点醒你:不是你吃得多,而是你代谢太慢。很多人苦恼,明明吃得不多,体重却一直往上涨。其实答案很可能藏在你的基础代谢率里。代谢慢,不仅胖得快,还瘦得难。想要真正瘦下来,不是少吃一口,而是要让身体“烧得快”。
代谢是人体维持生命的“能量工厂”。它包括你呼吸、心跳、修复细胞、调节体温时所消耗的能量。基础代谢率(BMR)占你每日总能量消耗的70%以上。简单说,就是你躺着不动时消耗的能量。
代谢快=你消耗得多,吃进去的东西不容易囤脂肪。代谢慢=你哪怕只喝水,身体也能“抠”出脂肪囤起来。
研究早就证实,肥胖人群的基础代谢率普遍偏低。《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1年一项研究显示,肥胖人群平均基础代谢率比正常体重人群低8%-12%。更可怕的是,代谢一旦下降,身体就会进入“节能模式”:少吃也瘦不下来,多吃就胖得飞快。
1. 高糖食物——代谢的刹车片。糖是代谢的天敌。大量摄入糖分会让胰岛素飙升,抑制脂肪分解,同时还会让身体更容易储存脂肪。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指出,精制糖摄入过多会导致胰岛素抵抗,直接拖慢代谢效率。你以为的“低脂酸奶”“早餐麦片”,很多都糖分爆表。一瓶酸奶的含糖量可能超过10克,相当于2块方糖。
2. 高油炸食品——让代谢“熄火”。油炸食品不仅热量高,其中的反式脂肪酸会干扰细胞正常代谢功能,让脂肪更难被分解。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将反式脂肪列为“健康杀手”,建议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能量的1%以内。炸鸡、薯条、奶茶里的“奶精”都是反式脂肪聚集地。
代谢能“救回来”,关键就在你怎么做代谢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激活”的。不靠节食,不靠极限运动,只要做到这四件事,你的代谢就能重新燃起来。
肌肉是代谢的发动机。肌肉量越高,基础代谢率越高。每增加1公斤肌肉,日基础代谢可提高约13卡路里。
哈佛医学院研究发现,坚持每周2次力量训练的人,基础代谢率比不训练者高出7.4%。别怕练肌肉变壮,普通人根本练不出“金刚芭比”,练出来的是紧实和线条。
熬夜是代谢的毒药。长期睡眠不足会扰乱内分泌系统,特别是瘦素(leptin)和饥饿素(Ghrelin)的分泌,让你越来越胖。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研究发现,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人,脂肪存储能力明显增强,代谢率下降15%以上。成年人每天至少要保证7小时高质量睡眠。
水是身体代谢的“润滑剂”。脱水状态下,身体的燃脂效率会明显下降。德国一项研究发现,多喝水能短时间提升代谢率10%-30%。
建议每天至少喝1500ml以上的水,早上起床后的一杯温水尤其关键。别等渴了才喝,那时候已经晚了。
蛋白质是促进代谢的关键营养素。摄入蛋白质后,身体消化过程本身就会消耗更多能量,这叫“食物热效应”。蛋白质的热效应高达30%,而脂肪只有3%。
《欧洲营养学杂志》研究指出,高蛋白饮食可使基础代谢率提高5%-10%。适当摄入鸡蛋、鱼、豆腐、牛肉等高蛋白食物,有助于维持肌肉量,也能抑制饥饿感。
很多人减肥失败,是因为走了“饿瘦”的弯路。节食会让身体以为“进入饥荒”,自动降低代谢,进入节能模式。你越饿,身体越“省油”,一旦恢复饮食,反弹得比原来更胖。真正健康的瘦,是你在正常吃饭、正常生活的情况下,身体依然在燃烧脂肪。
少吃糖和油炸,让代谢的负担减轻;多做力量训练、睡得好、多喝水、吃好蛋白质,才能让代谢重新启动。
别光盯着体重秤,更应该关注你的代谢状态。瘦不下来,不是你不够努力,是你没搞懂代谢燃脂的真正开关,不在嘴上,而在代谢里。搞定代谢,才是搞定体重的开始。
资料来源:
①.王伟,李雪.基础代谢率与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1,37(3):217-220.DOI:10.3760/cma.j.cn311282-20210108-00015.
②.世界卫生组织.《反式脂肪酸的健康影响》.WHO官网,2022年发布.
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The Nutrition Source: Sugary Drinks.
④.《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Short sleep du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leptin, elevated ghrelin, and increased body mass index. 2004.
⑤.《欧洲营养学杂志》.High-protein diets and energy expenditur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2020.
来源:梁世秀医生健康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