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湖南湘江新区博才建业学校成功举办“探索地球脉动 点亮科学之梦”地震知识科普“双走进”活动。本次活动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活动专项项目,整合湖南省地震局与中南大学地质博物馆两大场馆资源,通过专家讲座、实地研学、互动体验等形式,为四、五年级学生带来沉浸式地
活动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9月22日讯(记者 贺卫玲)近日,湖南湘江新区博才建业学校成功举办“探索地球脉动 点亮科学之梦”地震知识科普“双走进”活动。本次活动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活动专项项目,整合湖南省地震局与中南大学地质博物馆两大场馆资源,通过专家讲座、实地研学、互动体验等形式,为四、五年级学生带来沉浸式地球科学教育实践。活动是湖南省“震地奇兵・百万护航——科技赋能防灾减灾科普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校馆合作、多方联动的科普新机制。
当天上午,科创学部教师与湖南省地震局应急中心专家、省地震学会秘书长唐红亮,中南大学李磊副教授展开深入对话。唐红亮秘书长从应急管理实战角度,强调“从小培养防灾意识,就是为未来筑牢安全基石”。李磊教授提出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提升科普的互动性与实效性,激发青少年对地球科学的兴趣。
随后在报告厅举行的地震知识专题讲座上,两位专家面向学生,以生动的语言配合图像、视频和实物演示,系统讲解地震成因、湖南地震背景、预警机制及应急避险技能。专家们与同学们亲切互动,鼓励大家积极思考、大胆提问。通过地震带分布图、汶川地震案例回顾、人工模拟地震体验等环节,学生们不仅理解了地震原理,更掌握了区分预警与预报、应对突发地震的基本方法。
下午2时,活动进入“走进场馆”实践环节。五年级48名学生代表走进湖南省地震局,在专业人员引导下参观地震监测台网、应急指挥中心等核心区域,详细了解湖南地震活动特征和现代地震科技的运用。四年级51名学生前往中南大学地质博物馆,在“地球奥秘厅”“古生物地史厅”“矿物岩石厅”“矿石矿床厅”等主题展厅中,通过化石、矿物标本和数字化展陈,系统学习地球演化史、生命起源等知识。学生们认真填写研学任务单,有目的地观察、思考和记录,感受地球科学的宏大与神奇。
本次“双走进”活动实现了“校内+校外”“讲座+实践”“科学+人文”多维融合,是博才建业学校深化科学教育、拓展社会资源的重要举措。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防震减灾的实际能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探索科学、敬畏自然的种子。
作为“震地奇兵”系列科普活动中的校馆合作典范,本次活动充分发挥了湖南省科协、省地震局、中南大学等单位在科普资源、专家力量与技术平台方面的优势。学校表示,未来将继续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持续推进“双走进”活动,携手更多社会场馆,为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和应急能力的新时代少年持续助力。
来源:红网·红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