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随着演员王星被骗事件引发全民关注以及电影《“骗骗”喜欢你》的热映,电信网络诈骗的议题又一次登上了热搜。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 网络安全防范 —
提高安全意识
谨防网络诈骗
不透露
不轻信
不转账
· 全民反诈在行动 ·
近日,随着演员王星被骗事件引发全民关注以及电影《“骗骗”喜欢你》的热映,电信网络诈骗的议题又一次登上了热搜。
自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网络电信诈骗如影随形,手法日新月异,让人防不胜防。统计显示,电信网络诈骗在每个年龄段均有发生,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虚假购物服务、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虚假征信等10种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8.4%。
· 诈骗手法大起底 ·
1 刷单返利类诈骗
刷单返利类诈骗仍是变种最多、变化最快的一种诈骗类型,主要以招募兼职刷单、网络色情诱导刷单等复合型诈骗居多。
2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
诈骗分子发布投资理财信息,吸引人入群聊后拉入内部“投资”群聊,以“内幕消息”“回报丰厚”等,诱导其在特定虚假网站等小额投资获利后加大投入,再编造理由拒绝提现。
3 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
诈骗分子发布低价打折、海外代购、0元购等虚假广告,以及提供代写论文、私家侦探、跟踪定位等广告;以“私下交易可节约手续费”等要求受害人私下转账;再以缴纳关税、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诱骗其继续汇款。
4 假冒公检法类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或法院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或社交媒体等渠道与受害人取得联系。他们通常会声称受害人的身份信息被泄露或涉嫌违法犯罪活动,需要配合调查。在受害人陷入恐慌后,诈骗分子会诱导其进行“资金清查”或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
5 中奖陷阱类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社交媒体等渠道向用户发送虚假的中奖通知,声称他们赢得了大奖。这些通知通常会包含诱人的奖品,如现金、电子产品、豪华旅游等。当受害者联系诈骗分子以领取奖品时,诈骗分子会要求他们支付所谓的“所得税”、“手续费”、“公证费”等费用。
· 防骗小贴士 ·
冷静思考,不轻信
面对突如其来的“好消息”或“紧急情况”,先深呼吸,冷静分析,不轻易相信陌生人。
核实信息,多求证
遇到要求转账的情况,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或已知联系方式核实对方身份。
保护隐私,不泄露
个人信息、银行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切勿随意透露给陌生人。
安装防护,常更新
手机和电脑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系统和软件,防范木马病毒。
学习案例,提警惕
关注官方发布的防骗知识,了解最新诈骗手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电信诈骗不仅损害了个人的财产安全,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打击电信诈骗,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提高反诈意识,传播反诈知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凡是涉及钱财的事,都要三思而后行,时刻保持警惕,不要给电信诈骗分子可乘之机。让我们携手共进,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让电信诈骗无处遁形!
来 源:人民网
总监制:陈海清
审 核:翁壮岛
审 校:王炳鑫
来源:乐东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