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六七十年代农村物质极度匮乏,人们连饭都吃不饱,更谈不上有肉吃,肉类便成为了稀缺资源。一头病死的猪对家庭而言是重要财产,丢弃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即使存在健康风险,人们仍选择食用,而不是掩埋!
六七十年代农村物质极度匮乏,人们连饭都吃不饱,更谈不上有肉吃,肉类便成为了稀缺资源。一头病死的猪对家庭而言是重要财产,丢弃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即使存在健康风险,人们仍选择食用,而不是掩埋!
当时穷困是普遍现,家庭条件适当好一点的,如果家里有病死猪,会拿去掩埋了,其他更困难的人知道后,那怕掩埋了很多天,已经开始腐烂了,也会去掏出来食用,我们生产队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我虽然没有吃过病死猪肉,但是吃过病死鸡肉的,家里喂的鸡,三天两天都会不明原因的死去!
最后全部死光,不会丢弃,当时吃了病死鸡也没啥感觉,实际鸡死亡原因就是现在称的鸡瘟,禽流感之类而死去的,要是现在绝对不会食用,而且还要深埋处理。当时的人们不但穷,而且 缺乏科学的认知,国家也没有监管体系,人们对猪瘟、鸡瘟等家禽家畜疾病的传播机制缺乏了解,也不知道畜禽疾病是否会传染给人。
农民往往仅通过肉眼判断肉质“正常”便食用,有些甚至肉眼看起来都不正常了,已经发绿发臭了,由于饥饿,已达到饥不择食的地步,就象我如前所述,我亲眼看到我们生产队比较穷困的那家人将人家掩埋了好多天的病死母猪掏起来食用一样,掏出来时死母猪的肚子都鼓起来了,已经开始腐烂了!
但他们仍然食用,从未意识到病原体可能通过消化道或接触传播。更可恨的发生在我们生产队的另一件事情,有一家较穷的人,他家想建房请了生产队的一些人去帮他家背木料,他去把别人家丢在粪坑里的死猪仔!
都已经好多天了,还去捞起来炖来让帮他家背木料的人吃,不知后来大家是怎么知道的,从此人们再也不与他家换工帮忙了。还有病死的猪牛羊肉被一些人悄悄运到城市的角落隐蔽销售,这些现象说明是生存压力下的妥协,在“吃饱饭已属不易”的背景下,健康风险让位于生存需求,食用瘟鸡肉、死鱼肉就见怪不怪了。说到这里,很多喷子会跳出来说我又在抹黑人民公社大集体生产队,你怎么不说现在的食品安全?确实现在有些黑心商家受利益驱动,部分养猪场为减少损失,将病死猪低价出售给黑作坊加工成肉制品!
这些犯罪分子专门收购病死猪制作火腿肠等。九十年代还有开着三轮车下乡专门收购母猪的,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健康意识也增强,一般都不会食用母猪肉,因为母猪喂养时间较长,肉质粗糙,不易煮烂,口感柴硬,且缺乏肉香味。其营养价值也低于普通猪肉,母猪长期用于繁殖,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人食用后可能干扰人体内分泌,特别是女性食用后危害更大。
母猪还含有较高浓度的免疫球蛋白,可能诱发贫血、黄疸等疾病,有些母猪可能携带未检出的病原体或药物残留,食用后会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不良商贩与某些不良食店勾结,为降低成本,形成了一条黑色地下产业链,这些都属违法行为,值得欣慰的是现在人们,即使是农村最贫困的家庭也不会主动去食用病死畜禽肉了,但在黑心食店去用餐,不知情被动食用就不可避免了!
来源:安良谈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