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话说在湖北武当山那边,前些年被人发现了些奇奇怪怪的窑洞,那窑洞啊,不是啥风景名胜,也不是啥文物古迹,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被送进去等死的地方,叫做“寄死窑”,听着就让人觉得,这名字,真不是个滋味。
话说在湖北武当山那边,前些年被人发现了些奇奇怪怪的窑洞,那窑洞啊,不是啥风景名胜,也不是啥文物古迹,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被送进去等死的地方,叫做“寄死窑”,听着就让人觉得,这名字,真不是个滋味。
这“寄死窑”啊,可不是随便挖个坑就算完事,还得讲究呢,得是背靠着山,面朝着太阳的方向,这样冬天能照进一点阳光,又能挡住北方的冷风,窑洞里面嘛,其实很简单,也没啥特别的,就是个能躺下的地方,男女的窑洞还不一样呢,而且还得有个门闩,把门给锁起来,人送进去之后,就等于关起来了。送老人进去那天,还得挑个阴天或者大雾天,据说,这样显得家里人心里也难受,不是高高兴兴把老人扔掉的,三天之内,还会送点吃的,一天比一天少,三天过后,就彻底没人管了,等于宣告老人,要自己走了。
这事儿,放现在,谁听了都觉得不对劲,这哪里是孝顺,简直就是不孝到了极点,咱们中国不是讲“百善孝为先”吗,可这种把老人往窑洞里送的做法,简直是反着来的,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大家都在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啊,这事儿没那么简单,这种做法最开始好像是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有个叫古麋国的地方,那时候粮食不够吃,有些老人就主动说自己不行了,想用自己的死,来给家里省点粮食,到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老百姓的日子更难过了,这种事就变得普遍起来了,从老人自愿,变成了家里人逼着,那时候,社会生产力太低了,山区又穷,年轻人都养不活自己,更别说养老人了,
后来,唐朝有个皇帝,叫李显,当荆州都督的时候,觉得这事儿太不像话了,就下令禁止建这种“寄死窑”,还提倡要尊敬老人,从那以后,“寄死窑”才慢慢没人用了。哎,可是这些窑洞在那里,也真的是让人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啊。不光湖北,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里,还有河西走廊的文字记载里,也有类似的故事,说的是一些地方的人,也会把老人丢掉,真的是让人唏嘘。
当然,也有一些专家说,这些窑洞不是用来扔老人的,而是用来祭祀的,他们说,在这些窑洞里,没找到人的骨头,而且窑洞的设计,也像是个祭祀的地方,这个说法,也有些道理,但具体是怎么一回事,谁也说不清楚,毕竟过去太久了。
很多人看完这个故事,都会去想,虽然“寄死窑”现在没了,但是现在社会上,独居老人可多了,他们平时一个人在家,没人照顾,也挺可怜的,我们应该多关心他们,多给他们一些帮助,别让这种遗弃老人的事,再发生了,让老人们也能安享晚年,脸上也有光,想想现在那些孤苦伶仃的老人们,真的是气得不行啊。
来源:旅行诗人安安的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