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医药行业变革的浪潮中,华东医药的转型之路颇具代表性。2025年上半年,华东医药实现营业收入3.39%、归母净利润7.01%的增长。然而,在看似平稳的增长曲线下,其创新产品业务收入同比激增59%,研发投入增长33.75%,展现出传统药企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坚定决心
在医药行业变革的浪潮中,华东医药的转型之路颇具代表性。2025年上半年,华东医药实现营业收入3.39%、归母净利润7.01%的增长。然而,在看似平稳的增长曲线下,其创新产品业务收入同比激增59%,研发投入增长33.75%,展现出传统药企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坚定决心。这家被誉为“中国医药大白马”的企业,正通过创新药与医美业务的双轮驱动,在行业变革中探索新的增长逻辑。
自研与引进齐飞
华东医药的创新药转型在2025年迎来诸多突破。
从研发管线观察,华东医药的创新研发聚焦肿瘤、内分泌及自身免疫三大核心治疗领域,管线数量目前已经突破80项,处于国内医药行业第一梯队。
在集采初期,华东医药曾栽在其最强的降糖药板块。2020年,其重磅品种阿卡波糖在第二批国家集采中过评未中标,导致此后业绩产生较大波动。但华东医药痛定思痛,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在降糖领域砸下巨资。
传统口服降糖药中,阿卡波糖、吡格列酮二甲双胍、伏格列波糖、盐酸吡格列酮等华东医药全都拥有。加上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以及围绕GLP-1靶点构筑的包括口服片剂、注射剂在内的长效及多靶点全球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相结合的全方位和差异化的产品管线,华东医药构筑了一条全领域坚不可摧的降糖药护城河。
HDM1002是华东医药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于2024年10月获得体重管理适应症Ⅱ期临床研究顶线结果,100mg或以上剂量组第28天体重降低显著优于安慰剂组,呈现剂量依赖性,目标剂量组范围内受试者第28天体重较基线平均下降4.9%~6.8%。目前已进入临床III期。
HDM1005是华东医药自主研发的GLP-1R/GIPR双靶点长效多肽类激动剂注射液,已在中国获批2型糖尿病、超重或肥胖人群的体重管理、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以及“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合并肥胖或超重成人患者的治疗”多个适应症的IND。该产品目前正在中国开展的Ia及Ib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了积极结果,体重管理适应症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糖尿病适应症II期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4月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
DR10624是华东医药控股子公司道尔生物在研的FGF21R/GCGR/GLP-1R三靶点激动剂注射液。目前,正在开展治疗合并肝纤维化高风险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以及代谢合并酒精相关脂肪变性肝病II期临床研究,已启动的治疗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的II期临床。同时,关于2型糖尿病和体重适应症的中国临床试验申请已获批。
加上此前国内首款获批用于减重的GLP-1利拉鲁肽,以及已经提交糖尿病适应症的司美格鲁肽仿制药,华东医药在降糖药领域的布局,国内几无对手。
华东医药的GLP-1靶点产品矩阵
令人意外的是,华东医药肿瘤领域的进展也十分迅速。
截至目前,华东医药已建立了一条超过30项的肿瘤创新药管线,涵盖小分子、单抗、多抗、ADC、CAR-T等多种药物形式。此外,通过投资、控股、孵化多家国内拥有领先技术的生物科技公司,并与德国Heidelberg Pharma开展产品与股权合作,引进其ATAC(抗体-鹅膏蕈碱偶联物)专有技术平台,形成了华东医药独有的ADC全球研发生态圈。
索米妥昔单抗(HDM2002)由华东医药从ImmunoGen引进,是全球首款靶向FRα的ADC药物,于2024年11月获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适应症为适用于既往接受过1-3线系统性治疗的叶酸受体α(FRα)阳性的铂类耐药的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成年患者。
塞纳帕利是由南京英派药业自主研发的PARP抑制剂,于2025年1月在中国获批上市,华东医药拥有其在中国大陆的独家市场推广权益。
在CAR-T领域,华东医药于2023年1月从科济药业引进拥有100%ORR的泽沃基奥仑赛(BCMACAR-T),又于2024年8月从艺妙神州引进靶向CD19的自体CAR-T候选产品IM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注射液。以最快的速度同时拥有CD19和BCMA这两个已验证靶点的CAR-T产品,华东医药可谓魄力十足。
不过相较于这些License-in,华东医药的自研产品的进度要稍显滞后。
HDM2005是华东医药自主研发的ROR1抑制剂,用于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目前在中国处于临床I期,在美国套细胞淋巴瘤(MCL)适应症获得孤儿药资格认定;自主研发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HPK-1 PROTAC药物HDM2006也在临床I期;自主研发具特色创新靶点的ADC项目HDM2020、HDM2012和HDM2017均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递交中国和美国的IND申请。
华东医药的肿瘤研发管线
但如果看到华东医药在创新药的突飞猛进就认为其将不遗余力一头扎进创新药研发,就大错特错了。早在十多年前,华东医药就已经将医美作为其“双轮驱动”中的另一个轮子,至今已成为国内布局医美最全面的药企。
构筑最全医美
自从温饱问题得到普遍解决之后,普通老百姓的追求也开始转向更为高端的方向。特别是女性消费能力的提升,更是为医美这个行业的爆发式增长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2015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仅为776亿元,到2023年已增长至26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6.9%;2024年正式突破3000亿元。这其中,轻医美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占医美市场规模比重超60%,肉毒素、玻尿酸填充稳居前列,光电美肤、水光针等皮肤类项目呈现爆发式增长。
在“颜值经济”的推动下,这个曾经的小众市场已转变为资本必争之地,但就在一众药企懵懵懂懂地踏入医美领域的时候发现,华东医药早已在其中称王称霸。
时至今日,华东医药在医美领域的布局已呈现出非常清晰的战略脉络。
2018年,华东医药就收购了英国Sinclair,获得重磅产品Ellansé伊妍仕,布局长效微球、玻尿酸以及面部提拉埋线等领域;2019年入股美国R2,切入冷冻祛斑和美白等医疗器械领域;2020年与瑞士Kylane签署协议,获得其MaiLi系列新型含利多卡因玻尿酸的全球独家许可;2021年3月,收购西班牙能量源型医美器械公司High Tech 100%股权,布局冷冻减脂和脱毛等身体塑形及皮肤修复领域;2021年9月,子公司Sinclair从比利时KiOmed公司License-in 4款在研的壳聚糖医美产品以及后续开发的全部壳聚糖相关医美产品。
也就是说,早在2021年,华东医药就实现了在玻尿酸、胶原蛋白刺激剂、皮肤动能素等领域的产品全覆盖。
截至目前,华东医药拥有“微创+无创”医美国际化高端产品40款,其中海内外已上市产品达26款,产品组合覆盖改善眉间纹、面部及身体填充、埋线、皮肤管理、身体塑形、脱毛、私密修复等非手术类主流医美领域,已形成综合化产品集群。
注射用胶原再生类材料,华东医药主要拥有“伊妍仕”系列和Lanluma系列。伊妍仕主要成分是聚己内酯(PCL)和羧甲基纤维素(CMC),具有“即时填充+长效维持+自然代谢”的三重效果。该系列包括S、M、L、E四个型号,可分别提供1到4年的长效填充效果,S型已在国内上市,M型注册申请于2025年1月正式获国家药监局受理。Lanluma系列主要成分为聚左旋乳酸(PLLA),是全球唯一一款被批准可用于臀部和大腿填充的再生型产品。该系列分为V型和X型,目前在中国仍处于临床阶段。
玻尿酸-MaiLi系列,华东医药共有4款产品,包括Precise、Define、Volume和Extreme。其中,Extreme已于2025年1月获批上市。
A型肉毒肉毒素方面,华东医药拥有全球首个临床阶段的A型重组肉毒毒素YY001,该产品已于2024年12月提交NDA。此外,华东医药还拥有一款零复合蛋白成分的肉毒素ATGC-110的中国、美国等区域的全球独家权益。
器械方面,光学射频治疗仪芮颜瑅(V20)已于2024年9月获批上市;同系列的V30(射频+强脉冲光+Nd:YAG激光高端集成多功能平台机)也于2025年3月收到注册受理通知。
从财务数据看,华东医药的医美业务收入由2020年的9.4亿元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23.26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5.4%。尽管2025年下半年受整体环境影响有所下滑,但随着多款核心产品的面世,华东医药的医美板块还远未达到峰值。
结语
从行业视角看,华东医药的转型之路具有典型意义,通过“创新药+医美”的双轮驱动,构建了多元化的收入结构,既享受了医药行业创新升级的红利,又分享了消费升级带来的医美市场增长。这种战略选择正在成为越来越多药企模仿的对象,但是这条路也不是人人都能走得通,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手中必须握有独属自己的“核武器”。后续发展如何,药渡还将持续关注。
1.华东医药官网、公告、年报等
2.开源证券、东吴证券、中信建投等研报
3.《华东医药出资9.8亿做LP》,投资界,2025-9-8
4.《华东医药发力创新药两款新品上市申请同日获批》,证券时报,2024-11-28
5.《科济药业与华东医药宣布就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达成商业化合作协议》,科济药业,2023-1-16
来源:药渡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