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国有博物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2 19:01 2

摘要:榆林民俗博物馆位于榆林古城大街田丰年巷3号院,是榆林市首家民俗博物馆。被榆林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建成对外开放。民俗博物馆以榆林城老四合院民居摆设为基本脉络,陈列为反映榆林当地民风民俗的展览,分为榆林城历史民宅展、陕北婚俗展、古商贾文化

榆林民俗博物馆位于榆林古城大街田丰年巷3号院,是榆林市首家民俗博物馆。被榆林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建成对外开放。民俗博物馆以榆林城老四合院民居摆设为基本脉络,陈列为反映榆林当地民风民俗的展览,分为榆林城历史民宅展、陕北婚俗展、古商贾文化展、凯歌楼红色文化展,馆内现有藏品500余件,纸品千余件,展出藏品400多件。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位于榆林世纪广场,是榆林市第一座专题性博物馆。被榆林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9月开建,2008年6月建成。展厅面积1619平方米,展线长278米,分为序厅、复原下沉汉画像石墓葬厅、汉画像石展厅、幻影成像演播室四部分。展出的200多块画像石以神木大保当汉墓、绥德辛店汉墓、米脂官庄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为主,有灵禽瑞兽、神话故事、忠勇典故、民间生活、战争、娱乐、宗教信仰、民族融合等题材,反映了陕北汉代人的信仰和社会生活画面。

榆林市镇北台长城博物馆位于榆林城北红山之上的镇北台长城景区。2010年成立的长城主题博物馆。博物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已建成开放的辅助展室,位于镇北台第一层,另一部分是正在筹建的主展馆,位于镇北台南300米处的文化广场东侧。助展室,原为明代守城士兵营房,坐东朝西3间,坐北朝南7间,明清卷棚式砖木建筑。主展馆占地30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外观采用仿长城建筑形式,馆内分“万里长城”“陕西长城”“长城变迁”“文物瑰宝”和“爱我中华,修我长城”五个部分。

神木县博物馆位于神木县麟州街北段,是目前陕西县级博物馆中规模和馆藏量最大的一座博物馆,也是中国古动物馆科普教育基地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神木工作站。2008年3月动工,2010年2月建成。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展厅面积3145平方米。内设恐龙足迹化石展厅、古麟州城与杨家将文化专题展厅、汉画像石专题展厅、民俗文化展厅以及县情展厅等八大展厅,馆内藏品1万余件。

府谷县历史博物馆位于府谷县城东府州城文庙内。1992年10月建馆。1996年开放。占地面积460平方米,建筑面积72平方米,其中,展室面积48平方米,藏品库房

54平方米,由文物陈列室和古生物化石陈列室两部分组成。展出文物37件,其中,完整的犀牛化石2具,野牛角化石1只,犀牛头骨化石1个,鱼化石1具,植物化石2块。

定边县文博馆位于定边县定边镇鼓楼南街文化广场西侧。2003年开始修建。2005年对外开放。总建筑面积744平方米,分三个展区,展线长106米,独立展柜12个,展出文物360余件,馆藏文物700多件。

绥德县博物馆位于绥德县城内疏属山山顶。1981成立,博物馆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4000多件(组)。藏品起自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分为画像石、青铜器、瓷器、陶器、玉器、金银器、石器、钱币、石刻、骨器、锡器以及植物化石、革命文物等。藏品以匈奴文物、汉画像石和青铜器为主要特色。

陕西绥德汉画像石展览馆位于疏属山山顶绥德博物馆左侧。1982年开始筹建,1991年竣工。1998年开馆,是陕西省第一所汉画像石专题性展馆,建筑面积289平方米,展览馆共展出东汉画像石111件。

米脂县博物馆位于米脂县李自成行宫内。1982年7月成立。1985年,更名为米脂县博物馆。陈列分为李自成生平事迹展厅、米脂婆姨事迹展厅、东汉画像石展厅、李自成评述馆等。博物馆现有藏品979件(组),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3件,二级文物132件,三级文物228件,一般文物576件(组),均为米脂县出土和民间征集的文物。1994年10月,被陕西省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国家三级博物馆。2010年3月,被命名为陕西省第一批廉政教育示范基地。

榆林学院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2007年8月建成。2010年搬迁至新馆。展出陕北文化区域出土的地质年代动植物化石、石器时代各种考古文化类型遗留物,以及夏商周至明清各时期的历史遗留物近1000件。

神府革命纪念馆1964年,神木县建成烈士陵园。2001年9月,烈士陵园路口建成神府革命纪念馆,占地面积11638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馆内设褒扬区,内有烈士墓碑18座、烈士纪念塔1座;游览区内有仿古厅3座,建有花圃、绿化带、林荫道等;多功能接待室3间;展览厅11间,陈列史料、文物400余件。

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榆林史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