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岗最炙手可热,博士月薪11万,但是本科即便是985岗位也极少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8 15:32 1

摘要:在当今的就业市场中,算法岗无疑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领域。以字节为例,其为 985 博士提供了令人咋舌的 11 万月薪,然而,对于 985 本科毕业生而言,相关岗位的数量却呈现出急剧减少的态势。

在当今的就业市场中,算法岗无疑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领域。以字节为例,其为 985 博士提供了令人咋舌的 11 万月薪,然而,对于 985 本科毕业生而言,相关岗位的数量却呈现出急剧减少的态势。

一位在互联网大厂拥有八年丰富工作经验的 HR 私下透露:“如今筛选简历的过程就如同拆开一个个未知的盲盒,充满了不确定性。普通本科的简历在系统初筛阶段便被无情淘汰,仿佛连一丝机会都未曾拥有。”

某双非院校的计算机硕士生刚刚结束了秋招。尽管手握三份 offer,但他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他无奈地表示:“那些头部大厂连参加笔试的机会都未曾给予我。而中型公司的算法岗,一开口就要顶会论文,这对于我而言,无疑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最终,我只能选择去传统企业从事数据清洗的工作。”更为扎心的是,他同门的师兄在三年前仅是普通本科毕业,便成功进入了二线厂。如今,其年薪竟然已经是他所获得 offer 的两倍之多。

在如今的朋友圈里,一则消息如狂风般迅速传播开来,那是某 985 硕士晒出的工资条。在这张工资条上,那醒目显示的 2.6 万的月薪下方,“绩效末位淘汰预警”几个字赫然标注,仿佛一道惊雷,瞬间在人们的心中炸开。

评论区里,如同沸水一般瞬间炸开了锅。就拿算法岗来说,在这个被视为薪资金字塔尖的领域,稳稳站立在顶端的,往往是那些海归博士。他们凭借着海外的学术背景和前沿的研究成果,占据着最为优厚的待遇和资源。中层位置则挤满了来自清北复交的硕士,他们也是凭借着国内顶尖学府的光环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谋得一席之地。而处于底层的双一流硕士,为了背负的 KPI,常常在深夜时分,当整个城市都陷入沉睡,他们还在灯光下加班至凌晨三点。有网友不无调侃地说道:“这年头,连算法领域都在疯狂内卷。推荐系统或许能够计算出最优解,但却无法算出打工人的未来出路究竟在何方。”

当我们转身将目光投向后端开发岗,会发现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某 211 本科生,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满腔热情,满怀期待地投递了 87 份简历。他精心准备每一份简历,希望能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最终拿到的唯一 offer 竟然是外包岗位。在招聘会上,HR 直言不讳,话语如同冰冷的寒风:“不是 985 院校毕业的学生,我们连内推码都无法发放出去。在我们看来,宁可要三本院校在算法竞赛中夺冠的学生。”

更具戏剧化色彩的是,某二本院校的学生凭借 ACM 金牌成功逆袭进入大厂。这看似是一个励志的故事,然而,在入职后却惊讶地发现,同组的 985 同事的 base 薪资竟然比他高出 40%。这种巨大的差距,让人不禁深思。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学历和技能的要求愈发严苛。科技的进步促使企业对人才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对于高端人才的极度渴求。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端人才被视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创新的核心力量。然而,与此同时,也加剧了人才之间的竞争压力。

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观念在当今时代有了新的诠释。过去,“学而优则仕”更多地强调通过学习获取功名,进而进入仕途。而如今,高学历、高技能成为了通向成功的重要敲门砖。但这种过度的竞争和筛选,是否真的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和创新,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反思。

来源:蝴蝶花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