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数据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患病人数约达1.77亿,其中18到35岁的年轻患者占比近 6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或防治高尿酸及痛风?
每年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数据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患病人数约达1.77亿,其中18到35岁的年轻患者占比近 6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或防治高尿酸及痛风?
尿酸高几分,痛风近一程
正常情况下,人体尿酸的生成与排泄处于动态平衡。但当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时,尿酸就会滞留在血液中,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进而引发高尿酸血症。
当人体长期处于高尿酸状态时,血液中过高浓度的尿酸会逐渐形成尿酸盐晶体,并随着血液流动,在关节、软组织、肾脏等部位沉积,引发炎症反应,破坏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从而导致痛风发作,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
如何稳住尿酸水平?
由此可见,稳住尿酸水平、促进代谢是防治痛风的根本。而尿酸水平的波动,与饮食习惯、肥胖、生活作息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预防痛风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01 低嘌呤饮食
避免高热量、高嘌呤及高果糖的食物,可选择新鲜蔬果、全谷物、优质蛋类等食物,并控制食量,规律进餐。
02 多饮水
建议每日饮用2000-3000毫升的水,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增加尿量,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
03 保持健康体重
肥胖是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易引发代谢紊乱和炎症,使尿酸生成增多。
04 适度运动
慢跑、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可加快血液循环,促进肾脏对尿酸的排泄。
红光可有效缓解痛风症状
除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适当的物理疗法,如红光疗法等,对于减轻痛风症状、降低痛风发作频率、改善生活质量也有着积极意义。
多项临床研究指出,红光疗法穿透性强,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加速炎性介质的运输和代谢,减少炎症细胞在关节部位的聚集,进而促进康复进程,减轻患者身心痛苦。
此外,红光照射可刺激损伤的末梢神经轴突生长,使神经髓鞘形成加快,促进受损周围神经修复及再生。同时,由于关节炎症的早中期,局部组织的五羟色胺含量增加,其可使肌体产生疼痛。使用红光疗法照射后可有效降低五羟色胺含量,起到消炎镇痛作用。
基于红光疗法的MERICAN美利康健康舱,结合多种特定波长,可对全身产生生物学效应,这种效应可促使局部血管扩张,让血液流动更加顺畅,有助于将更多的免疫细胞、抗炎物质等带到痛风发作的关节部位,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从而有利于受损组织的修复,阻止炎症的进一步发展,红光疗法减轻痛风发作时的剧烈疼痛和不适。
如今,痛风发病率越来越年轻化,早发现、早预防成关键。在世界痛风日,让我们共同敲响健康警钟,为健康筑牢防线!
来源: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