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朋友们,你们有没有经历过那种“带娃坐车半小时,闹腾程度直接爆表”的场面? 反正我是深有体会,每次开车带儿子出门都得提前做足心理建设,零食、玩具、动画片轮番上阵,就差没把游乐园搬进车里了。 直到最近试了领克10EM-P,我才发现——原来不是娃难搞,而是车没选对!
朋友们,你们有没有经历过那种“带娃坐车半小时,闹腾程度直接爆表”的场面? 反正我是深有体会,每次开车带儿子出门都得提前做足心理建设,零食、玩具、动画片轮番上阵,就差没把游乐园搬进车里了。 直到最近试了领克10EM-P,我才发现——原来不是娃难搞,而是车没选对!
这次试驾简直颠覆了我对家庭用车的认知。 我家那小子平时坐安全座椅超不过二十分钟就开始扭来扭去嚷嚷要下车,结果在领克10EM-P的后排居然安安稳稳睡着了! 从头到尾也就二十多分钟,全程零哭闹零投诉,连平板电脑都没派上用场。 后来我仔细研究才发现,这车的后排根本就是专为治娃神器设计的。
先说空间,领克10EM-P的后排绝对算得上“儿童友好型”。 我家五岁的孩子坐在安全座椅里腿脚能随便蹬踏,甚至还能在脚边摆开他的恐龙战队。 比起之前开的轿车,这儿的纵向空间简直奢侈,孩子不用蜷着腿憋屈地坐着,自然就没那么容易烦躁。 有时候他弯腰捡个玩具也不会磕到前排座椅靠背,这种细节对带娃家庭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更让我惊喜的是后排独立空调面板这个设计。 平常开车最怕听到的就是“爸爸我热”“妈妈我冷”,现在温度风量都能让孩子自己伸手调节(当然大人也能锁控),反而让他觉得好玩又有掌控感。 试驾那天室外温度接近30度,小家伙一上车就自己把空调调到22度,像模像样地对着出风口吹凉风,那股得意劲儿比玩玩具还专注。
座椅材质更是值得夸一夸。 Nappa真皮摸上去就跟婴儿护肤品似的软滑,填充物既扎实又有弹性。 我特意用手压了压座椅侧翼,回弹速度很快,说明长时间使用也不容易变形。 孩子睡着后脑袋歪在头枕上居然没被晃醒,这种震动过滤能力简直媲美豪华MPV。 后来销售告诉我座椅内部用了三层不同密度的海绵,怪不得兼顾支撑力和包裹感。
充电接口绝对是带娃家庭的刚需配置。 领克10EM-P在后排准备了USB Type-A和Type-C两种接口,平板手机同时充电都没问题。 我试过边充电边播放高清视频,电量百分比肉眼可见地往上涨,再也不用担心看到一半出现低电量警告的哭闹场面。 接口位置也藏在空调面板下方,孩子不会轻易碰到,这种安全细节考虑得很周到。
其实除了这些看得见的配置,领克10EM-P在动态表现上同样适合家庭。 电机起步时特别安静平稳,没有传统燃油车那种换挡顿挫感,孩子睡觉时不会被突然的抖动惊醒。 过减速带时悬架过滤得很干脆,“咚咚”两声就过去了,后排几乎没有余震。 试驾时特意走了段施工路段,孩子手里的酸奶都没洒出来,这种舒适性调校确实能缓解行车焦虑。
说到储物空间更是处处惊喜。 后排门板能同时放下水壶和湿纸巾,座椅背袋里塞得进绘本和饼干盒,甚至安全座椅固定锚点都做了隐藏式设计不会硌到孩子的背。 这些设计单看都不起眼,但组合在一起就能让车厢保持整洁,毕竟带娃出门东西多得像搬家,收纳空间再多都不嫌多。
智能化配置也帮了大忙。 通过手机APP可以提前开启空调预热或降温,夏天上车再也不用忙着擦汗哄孩子。 语音控制系统能直接调节后排娱乐内容,开车时不必分心去够屏幕。 甚至还能远程查看后排影像(需加装配件),等红灯时瞄一眼就知道孩子状态,比扭头观察安全得多。
经过这次体验,我突然理解什么叫“用车场景化设计”。 领克10EM-P不是简单堆砌配置,而是真正琢磨过家长和孩子的实际需求。 比如后排阅读灯做了柔光处理不会刺眼,安全带卡扣加了硅胶套不会冰到皮肤,就连中央扶手的高度都刚好适合大人侧身照顾孩子。 这些细节可能参数表上不会强调,但日常用车时每一点都是加分项。
现在每次开自家车带孩子出门,都会想起在领克10EM-P里那段宁静时光。 有时候孩子还会问我:“爸爸我们能不能再坐那个安静的车车? ”你看,连小朋友都能直观感受到车辆品质的差异。 如果你正在找一台能治得住后排神兽的家用车,真心建议去体验下领克10EM-P,说不定你家的出行体验会从此改变。
不知道你们选车时最看重哪些家庭友好设计? 是这种保姆车式的后排配置,还是更看重整车安全性能? 或者有没有其他让你惊喜的带娃神器车型? 一起来聊聊吧!
来源:汽车界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