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庄位于曹县城南19千米邵庄镇政府东南4千米。东邻朱洪庙镇,西南临张屋村,北至白场村。2020年新农村改造把安庄、沟底子、前程窑、后程窑、赵家庄、陈庄合为安庄村。耕地1.04平方干米,村落占地0.18平方干米。院落500套,居民471户1762人,有姚、刘、李
安庄位于曹县城南19千米邵庄镇政府东南4千米。东邻朱洪庙镇,西南临张屋村,北至白场村。2020年新农村改造把安庄、沟底子、前程窑、后程窑、赵家庄、陈庄合为安庄村。耕地1.04平方干米,村落占地0.18平方干米。院落500套,居民471户1762人,有姚、刘、李、张、杨、唐等姓。安庄是曹县小叶菜发源地。
清道光年间,安氏由今安蔡楼镇柏树园村迁此,以姓名村安庄。光绪十六年,安氏将村卖给本县大家姚舒密名下,村名仍延用安庄。
清末,安氏将村卖给清光绪二十年进士、翰林院编修、晚年定居曹县的姚舒密名下,姚舒密逝后葬于安庄。
附
沟底子
位于曹县城南18.8千米,邵庄镇政府东南3.5千米。东西250米,南北150米,聚落呈东西长块状。东西、南北街各1条。全村有王、张、赵3姓,王姓最多。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王氏十五世祖讳三举,自定陶城北十里王庄迁此,因傍黄河滩水沟处建村,得村名沟底子。
赵家庄
位于曹县城南18.6千米,邵庄镇政府东南3.7千米。东西300米,南北100米,聚落呈东西长块状。有赵、张、吴、王、李5姓,赵姓最多。明洪武间(1368-1398年),赵氏祖讳鲁字宗周自山西洪洞迁曹邑甘露集,三世祖讳国宝由甘露迁济阴郡北建村赵楼,四世祖讳艮字忠敬复迁菏泽顺义都赵集。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十七世祖讳克忠迁此,以姓名村赵庄。为避重名,改为今名。
程窑
位于曹县城南19.4千米,邵庄,政府东
南4.5千米。东西500米,南北400米,聚落呈东西长块状。南北街1条,有袁、刘、王、张、杨、李、高、赵、陈、廉、郭、臧12姓。清咸丰初年,程氏自本真程庄寨分支于此,因傍窑建村而居,得名程窑。咸丰九年(1859年),袁氏十八世祖讳景颜自袁楼迁程窑,继之刘、王等姓迁入,程氏迁出,村名仍旧。
陈庄
位于曹县城南18.8千米,邵庄真政府东南4千米。东西250米,南北200米,聚落呈东西长块状。东西、南北街各1条。有陈、吴、李3姓,陈姓最多。据《陈氏族谱》载:明洪武(1368-1398年),陈氏祖讳长自颖迁滑,未几复迁于曹,地土山集南王庄集而居。清乾隆间(1736一1795年)陈氏十六世祖讳青太,自王庄集迁此,以姓命村陈庄。
姚舒密
姚舒密(1863—1925),字仲周,号师云,又号释筠,同治辛未年(1863年)十月十三日出生于山东省巨野县西姚楼村(今为成武县大田集镇西姚楼村),进士出身,历任诰授忠宪大夫、翰林院编修、监察御史、衢州府知府、河南省大清银行总监等职,清末鲁西南著名的高洁名士。姚舒密出生于书香世家,其自幼勤于攻读,“文章词赋冠绝一时”。“光绪辛卯(1887年),舒密始得修弟子礼。”(见《悔斋公德教碑》姚舒密撰碑文)曹县名儒、时为翰林院编修的徐继孺回乡探亲,姚舒密专程来曹县请教,执弟子礼拜见,后自称徐继孺的“门生”。光绪十八年(1892),姚舒密考中举人。二十年(1894),他进京会试,高中二甲第三十三名进士,朝考点为翰林。姚舒密任监察御史期间,曾两次出任山西省主考。光绪三十ー年(1905),他赴浙江任。上任伊始,就以“任用私人及扩张铜元局”上书弹劾浙江巡抚聂衡山。聂系清廷重臣曾国藩的女婿,姚舒密不顾聂、曾两家的门生故吏,毅然上书弹劾。聂被罢官不服,申诉朝廷,朝廷派福州将军复查,仍维持原案。三十二年(1906),姚舒密返乡丁父忧。三十三年,丁忧未满,就被任命为浙江衢州知府,治事三载,颇有政声。1908年10月20日,于开封筹办大清银行分行,姚舒密为总经理。12月4日,汴洛铁路记水至洛阳段开始卖票通车。至此,汴洛铁路全线开通。姚的墓碑第一行书写的是:“皇清诰授忠宪大夫、翰林院编修、监察御史(1905年出任)浙江衢州府知府,掌浙江道”。宣统元年(1909),袁世凯出任山东巡抚,在青岛与德国人勾结,大量购置洋枪洋炮,扩充个人势力。姚舒密发现后即上本劾奏,称袁“野心勃勃,行动不轨”。袁旋被调离山东。宣统二年(1910),姚舒密被任命为河南省大清银行总监;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姚当即隐退。因与徐继孺关系深厚,便来曹县,定居于县城内石蛤蟆街(原四完小南侧),累计置房108间。今邵庄镇安庄村土地肥沃,姚舒密便买下安庄并置田千余亩(不止千亩,村民讲土地延伸到仲堤圈南),并从老家带来了家丁仆人(安庄村的姚氏和高氏是后人,其中高氏是姚舒密贴身仆人后代)打理曹县的田产。
姚舒密志趣高雅,品行端庄,绝不与奸佞权贵同流合污。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曾派专使带着“诰书”聘礼,来曹县请姚舒密“出山辅政”,姚断然拒绝。
姚舒密居住在曹县期间,与曹邑进士徐继孺、李经野、陈继渔,举人谢焜为莫逆之交,均为“曹南诗社”核心成员,留下大量诗作,曹南诗社《唱合集》收录姚舒密161首诗。
徐继孺编著《曹南文献录》,《曹南文献录》是作者精心整理,积15年成书,此书汇集了周至清末3000年间曹州府【包括菏泽,曹县,定陶,巨野,郓城,单县,成武,濮州,范县,观城,朝城等11州县】籍或非曹州府人但在该地区做过官及来此游寓的名人传记30卷,诗词26卷,文章26卷,共82卷,加《附录》部分,近200万字,是研究鲁西南地方史志不可多得的宝贵文献。
1917年5月22日夜,砀山土匪大毛、二毛兄弟数百人偷袭曹县,徐继孺闻变出户,遭枪击身亡。姚舒密痛心不已。姚亲为《曹南文献录》鉴校,并捐资刊行,功不可没。1925年,姚舒密病逝,葬于曹县安庄,享年六十二岁。
姚舒密原配崔氏,生一男二女。长子姚忠靳,配妻牛氏;长女适谢晋卿;次女适袁鸿题。继室冯氏,生四男二女。次子姚忠露,配妻邵氏;三子姚忠湘,配妻王氏;四子、五子均夭亡;三女适傅俊才;四女适刘保连。
长子姚忠靳,配妻牛氏,无后,过继一子早逝。
次子姚忠露,配妻邵氏,生二女。长女嫁邵庄,早逝,无后;次女姚玉琴(2017年去世),嫁到姬庄(邵庄南侧),生二男姬传峰、姬传红。
三子姚忠湘,配妻王氏,生二男三女。长子1958年迁黑龙江,生有三子,目前后代定居于黑龙江。次子1958年迁河南巩义,生有三子,目前后代定居于河南巩义。长女嫁定陶毛家,女婿是定陶财政局领导;次女嫁邵庄镇王黑楼(邵庄东北二里许),去世较早;三女嫁到东明县,后人较多(详情待考)。
姚舒密墓地,在安庄村党群服务中心北边,公路西约200米,据老人们讲,姚舒密的墓“文革”初期被扒了,棺材用黄香浇灌,用钢撅都dao不开。柏木的,盖板是一块板。不像徐继孺是合的板。而且是悬棺。棺材放在四个石柱上。尽管入葬已四十余年,打开棺木时,顶戴花翎、衣帽蓝衫簇新依旧。墓地石构件被拉到界牌集修排水站。最大的墓碑因太大留在原地,大约2016年姚舒密的外孙姬传峰曾在现场看到过,已断为两截,三分之二埋入土中,上刻密密麻麻的篆字。安庄新农村时在墓地旧址进行了开挖,里面空无一物,曾挖出四个石柱子,据说被人拉走了,但不是文物局拉的。几段墓碑,因无人过问,就顺手埋在了社区东入口处。还挖出大块“银锭子”,经文物部门鉴定是假的,通过派出所又归还了施工队。目前墓地旧址已建起了安庄新社区(墓地大体位置是安庄党群服务中心北侧)。
八月初一有雨
“涝不涝,就看八月初一”,今天是八月初一,这天下雨有啥预兆?
在“三秋”大忙时节农民最怕出现持续的阴雨天气,那么往后雨水多不多?古代没有天气预报,因此我们老祖宗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总结了很多实用的经验,老话说“涝不涝,就看八月初一”,说的就是往后雨水多不多我们看八月初一的天气就知道,今日就是八月初一,我们看看农谚是咋说的。
一、八月初一雨,连绵到月尾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八月初一下雨,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整个八月都会以阴雨天气为主。
进入八月是副热带高压与北方的冷空气博弈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个时候下雨,那么这预示着暖湿气流依然强盛,同时冷空气开始活跃,当冷暖空气交汇时就容易出现持续的阴雨天气。
农历八月如果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已经成熟的农作物倒伏、霉烂、发芽,粮食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会严重降低;同时连续的阴雨天气还会耽搁秋播,如果越冬作物无法按时播种,那么就不能保证越冬作物安全的越冬。
二、八月初一雨淋头,连绵细雨落到冬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八月初一下雨,那么预示着往后的整个秋天雨水都会比较多,这种连绵的阴雨天气可能要一直持续到冬天。
农历八月正值秋收、秋耕与秋播的大忙时节,这个时候如果出现持续的阴雨天气,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农事生产,很容易给农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进入八月后如果降雨多,那么表明冷空气在持续入侵,气温会越来越低,因此秋天雨水如果比较多,那也预示着寒冷的冬天会来得比较早,可能到了九月天气就已经比较冷了。秋天寒冷的天气来得早,非常不利于晚熟作物的成熟,像晚熟作物会的籽粒会不饱满,产量会大大降低。
三、八月初一满天星,秋收必定好收成
“满天星”指的是夜晚我们能看到很多星星,夜晚能看到星星也间接表明白天是晴天。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那么这预示着秋收作物会大丰收。
八月初一是大晴天,说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势力比较强,在辐高的控制下天气会以晴天为主,这非常有利于已经成熟的粮食作物收割、运输以及晾晒,粮食能够安全的归仓;对于晚熟作物来说,如果农历八月多晴天,那么就非常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晚稻的“千粒重”会大大提高,因此八月初一天预兆着粮食会大丰收。
四、八月初一霜,谷贱如草糠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八月初一下霜,那么晚稻的产量和品质就会大大降低,稻谷的品质差对应的价格就会比较低迷,这样的粮食就只能割了做糠喂牲畜。
一般来刚进入农历八月不会下霜,如果到了农历八月初一就下霜了,那么我们称之为“早霜”。进入农历八月初,像晚稻正处于灌浆期,这个时候的晚稻非常害怕遭遇“早霜”危害,那么晚稻就会出现叶片发黄的现象,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植株直接枯萎死亡,晚稻的空壳率会大大增加,籽粒也会不饱满,晚稻的产量会大大降低。
当晚稻进入灌浆期,我们可以每亩用6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2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不仅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同时还能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如抗寒、抗旱、抗病虫害、抗倒伏的能力,这非常有利于晚稻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五、八月初一雷,冬天冻死牛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八月初一天打雷,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到了冬天的时候会特别的寒冷。
八月初一往往在白露节气至秋分节气之间,如果在八月初一这天打雷,那么说明暖气流依然比较强,当南下的冷空气被暖湿气流抬升时,那么就容易打雷。暖湿气流活跃,也为冬季出现冰雪天气提供了水气支撑,这样一来冬天出现雨雪天气的概率会大增。
来源:老虎6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