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占比下降!全球动力电池1-2月装车量排名出炉!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7 21:55 1

摘要:4月9日,SNE research发布2025年1月至2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及数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9日,SNE research发布2025年1月至2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及数据。

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又迎来一轮大洗牌!今年前两个月的数据让人眼前一亮,总装车量高达129.9GWh,比去年同期狂飙40.3%。

单看2月份,电池装车量达到65.6GWh,比1月份的64.3GWh还多出一截。

这说明啥?电动汽车卖得越来越火,连带着电池需求根本刹不住车。

前十强榜单里,中国企业足足占了6个席位。

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蜂巢能源、亿纬锂能这些名字,现在成了全球电池江湖的顶流玩家。

宁德时代以49.6GWh的装车量继续称王,不过仔细看数据会发现点微妙变化。

虽然同比去年涨了近40%,但2月单月比1月略微下滑,市占率还掉了0.1个百分点。

这家电池巨头手里攥着多少王牌?理想、极氪、问界、小米的新能源车全指着它供货,连特斯拉、宝马、奔驰这些大厂也得排队等电池。

不过宁德时代的老二位置暂时没人能撼动。

比亚迪今年彻底开挂了,前两个月装车量冲到21.9GWh,同比暴涨80.99%,市占率肉眼可见地往上窜。

比亚迪自家电动车去年卖了400万辆,今年直接喊出600万辆的flag。

更狠的是,人家已经不满足于国内称霸,韩国、欧洲的街头开始频繁出现BYD的logo。

中创新航和国轩高科这对"进步生"值得关注。

两家不仅总装车量同比往上蹿,2月单月数据也比1月更漂亮,排名咬到第六、第七,眼瞅着就要摸到前五的门槛。

蜂巢能源前两个月装了3.5GWh电池,勉强挤进第九。

不过2月份比1月份还略微退步,看来想坐稳位置还得加把劲。

亿纬锂能倒是双喜临门,3.1GWh的装车量虽然垫底第十,但同比环比都在涨。

这家向来低调的企业,说不定哪天就搞出个大新闻。

韩国电池三巨头这回集体哑火?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虽然还在榜上,但市场份额被中国军团压得喘不过气。

特别是比亚迪的野蛮生长,让韩国企业直呼顶不住。

北美市场突然杀出个程咬金。

特朗普政府把中国电池关税调到历史新高,搞得全球供应链鸡飞狗跳。

现在所有用中国电池的车企都在连夜改方案,生怕被关税大棒砸中。

韩国电池厂也没闲着,三星、LG这些老玩家正疯狂在建厂。

他们打的算盘很明白:既要躲关税,又要抢市场,还得防着中国企业的追击。

原材料市场跟着乱成一锅粥。

锂矿价格上蹿下跳,镍钴锰这些关键材料天天变脸。

电池厂老板们现在见面不问吃饭没,开口就是"矿源搞定了吗?"

特斯拉最近动作很迷。

一边继续用着宁德时代的电池,另一边悄悄测试比亚迪的刀片电池。

马斯克这手"脚踏两条船",不知道能不能踏出个新未来。

欧洲车企集体焦虑症发作。

大众、奔驰嘴上喊着要自建电池厂,手里却诚实地签着中国电池订单。

没办法,自家技术追不上,市场又等不起。

日本电池企业彻底掉队?松下还在前十尾巴上挂着,但市占率连中国二线品牌都比不过。

曾经的技术王者,如今只能靠给特斯拉供点21700电池续命。

这场电池大战最精彩的戏码在中国上演。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你追我赶,后面跟着四五个随时准备超车的小弟。

有业内人士透露,二线厂商的技术突破可能就在今年爆发。

消费者倒是乐见其成。

电池技术越卷,电动车续航越长,价格反而往下走。

现在600公里续航成了入门标配,放在三年前想都不敢想。

充电基础设施还在拖后腿。

有车主吐槽:"电池是够用了,但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永远在排队。

"这个问题不解决,电动车普及终究卡在最后一公里。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突然站上风口。

前些年埋下去的废电池,现在成了抢手货。

有老板放话:"收电池比挖矿还赚,这波红利吃定了!"

专家预测,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可能要冲上2000GWh大关。

但摆在面前的难题也很现实:环保压力、资源瓶颈、技术天花板,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车企大佬们开始玩新套路。

蔚来推换电,理想搞增程,小鹏押注超快充。

不同技术路线背后,本质都是对电池痛点的花式解决方案。

有个冷知识你可能不知道:现在每辆电动车的电池成本,仍然占到整车价格的30%-40%。

谁能在电池上省出钱,谁就能在价格战里笑到最后。

动力电池行业正在上演现实版"冰与火之歌"。

一边是疯狂扩张的产能,一边是日益收紧的政策;一边是中国企业的强势崛起,一边是欧美韩的绝地反击。

最后说个细思极恐的细节:全球前十电池厂商的产能加起来,已经超过目前市场需求量的1.5倍。

这场产能过剩危机,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来得更快更猛。

来源:智勇双全饭团rJLAe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