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鸟放烟花“翻车”事件你怎么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2 11:30 1

摘要:2025年9月19日傍晚,户外品牌始祖鸟与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海拔约5500米)合作呈现了名为《升龙》的艺术烟花表演。活动通过三幕彩色烟花沿山脊依次燃放,形成动态“龙形”景观,宣称旨在“致敬自然、传递东方龙文化中‘生生不息’的精神”,并

2025年9月19日傍晚,户外品牌始祖鸟与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海拔约5500米)合作呈现了名为《升龙》的艺术烟花表演。活动通过三幕彩色烟花沿山脊依次燃放,形成动态“龙形”景观,宣称旨在“致敬自然、传递东方龙文化中‘生生不息’的精神”,并作为品牌“向上致美”系列活动第三季的核心项目,定位“探索高山在地文化”。

然而,活动视频在网络传播后迅速引发环保争议。公众质疑在生态脆弱的青藏高原燃放烟花的合理性,认为此举与始祖鸟长期宣扬的“敬畏自然”理念相悖。截至9月20日,品牌方删除所有相关宣传内容,蔡国强社交平台视频下架;9月21日,双方先后致歉,西藏日喀则市成立调查组介入核查。

主办方声称烟花彩色粉为“生物可降解材料”,通过北京冬奥会及国际奥委会检测,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标准。但公众质疑:

高原环境特殊性:青藏高原平均气温-4℃~10℃,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微生物活性极低。首都师范大学植物学博士顾垒指出,可降解材料在高原分解速度可能比平原慢数十倍,“外来物质或需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降解,加重生态负担”。标准适用性争议:网友批评“城市温带环境的检测标准不适用于高原脆弱生态阈值”,所谓“达标”实为“选择性合规”。土壤与植被破坏:烟花燃放点紧邻山体植被,高温可能灼伤表层土壤及原生草甸。青海民族大学研究员华旦才让强调,高原草毡层(草根网络)一旦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恢复周期需数十年至百年;主办方“翻土修复”的承诺被指违反“无痕山林”原则,可能进一步破坏土壤结构。野生动物应激反应:活动正值高原动物“贴秋膘”备战寒冬的关键期。环保组织“喜马拉雅生灵的朋友”指出,烟花噪音和强光可能导致鼠兔、藏狐等动物弃巢、能量消耗激增,甚至影响繁殖周期。而主办方“盐砖引导小型动物离开”的措施被专家驳斥——“高原鼠兔不以盐为食,洞穴遍布地下,无法确保全部撤离”。

青藏高原作为“亚洲水塔”,其水系滋养下游10亿人口。网友担忧,烟花残留物(如重金属颗粒、化学颜料)可能随降水渗入土壤,污染冰川融水及地下水。尽管主办方称“清理残留物”,但高海拔地形复杂,彻底清除难度极大,存在长期生态风险。

主体回应时间核心立场始祖鸟9月21日早7时发布致歉信,承认“艺术表达边界评估不足”,承诺邀请第三方环保机构评估,推进藏地生态修复项目。蔡国强工作室9月21日承认“考虑不周”,表示愿配合评估并承担补救责任,未来将“更严格评估环境影响”。日喀则市政府9月21日凌晨成立调查组赶赴现场,强调“依法依规处理”,未提及前期审批细节。主流媒体9月21日人民日报:“烟花散去不能仅留下道歉”,呼吁公开环评数据;新华社:“放错了地的烟花秀,再美也是破坏”。行业专家9月20-21日顾垒(植物学博士)、奚志农(野性中国创始人)等一致批评活动“生态傲慢”,质疑补救措施可行性。

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其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性

土壤形成缓慢:1厘米厚土壤需3000年,高寒草甸一旦破坏,几乎不可逆;生物多样性独特:拥有藏羚羊、雪豹等珍稀物种,生态链脆弱,任何干扰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气候调节功能:冰川、冻土储存全球10%淡水资源,影响东亚季风及全球气候系统。

始祖鸟以“专业户外装备”起家,长期通过“冰川保护项目”“旧衣回收计划(ReBIRD™)”塑造环保形象。但此次事件暴露其理念与行动的背离

核心用户(户外爱好者)愤怒指出:“品牌一边推广‘无痕山林’,一边在雪山放烟花,是对户外精神的背叛”;数据显示,始祖鸟近年业绩增速放缓(2025年二季度技术服装部门增速23%,较去年同期34%下滑),此次活动或为提振高端化形象的营销尝试,但因忽视生态风险,反而引发信任危机。初期沉默与删帖:事件发酵后,品牌未第一时间回应,仅删除内容,被批“逃避责任”;内外道歉信差异:国内致歉信强调“艺术偏差”,英文版本却称“与品牌环保价值观不符,正与中国团队沟通调整”,被网友解读为“甩锅中国团队”,进一步激化负面舆论。“合规”不等于“合理”:尽管日喀则市生态环境局称活动“手续合规”(备案而非环评),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明确要求“生态脆弱区活动需进行严格环评”。此次事件暴露基层审批漏洞,需强化“生态保护优先”原则,而非以“材料环保”规避评估。企业需敬畏“生态阈值”:户外品牌应践行“最小干预”原则,参考国际案例(如Patagonia将全部利润投入环保),将环保从营销话术转化为实际行动。

蔡国强曾表示“在粗粝与神圣间找平衡”,但烟花表演本质是将人类意志强加于自然。真正的自然艺术应是“减法”而非“加法”——如法国品牌Lafuma在西双版纳的“雨林修复徒步”,以低干扰方式传递环保理念。

此次事件中,网友、环保组织及媒体的监督推动了问题解决,彰显“全民生态意识觉醒”。未来,企业需建立透明的环境影响评估机制,主动公开数据,接受社会监督,而非依赖“事后道歉”。

始祖鸟烟花事件并非孤立个案,而是商业利益、艺术表达与生态保护碰撞的缩影。正如新华社所言:“在世界屋脊,保护生态的红线应比底线更高。” 企业唯有将“敬畏自然”从口号变为行动,才能真正赢得公众信任;而每个人都应铭记:雪山不是秀场,生态经不起“一次性”营销的消耗

来源:博学多才的生活小能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