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柏拉图说:“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想说。”
柏拉图说:“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想说。”
人到中年,才懂:开口是本能,闭嘴才是本事。
世间最耗福报的,不是奔波,不是劳苦,而是那张管不住的嘴。
一句闲话,可毁十年修行;一次妄评,能断半生善缘。
真正的清醒,从管住嘴开始。
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管得住嘴,守得住心。
《坛经》云:“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并非世间无过,而是修道者眼里先装得下天下。
三国里,杨修才高八斗,却死在“嘴快”——一句“鸡肋”泄露军机,被曹操斩首;
同期,贾诩同为谋士,却三缄其口,终得善终,封侯拜相。
评价他人,是成本最低的“自我抬高”,却也是代价最高的“格局漏斗”。
你每说一句是非,世界便回你一段回声:
说人短,众人便记你长舌;论人非,旁人也防你三分。
真正厉害的人,把“我认为”改成“我了解”,把“他错了”换成“我学到了”。
闭嘴,不是退让,是给他人留余地,给自己留后路;
少评,不是冷漠,是把精力从别人的剧本里收回,写自己的故事。
作家张德芬说:“抱怨,是拿别人的错误来透支自己的能量。”
一个实验曾追踪 200 位“职场抱怨者”:
A 组每天倾诉 30 分钟,B 组把抱怨写成日记,C 组强制闭嘴不言。
一个月后,A 组血压、焦虑值双双飙升;C 组情绪指标最平稳,工作效率提高 27%。
语言是情绪的外化,你嘴上的每个负能量词,都在给大脑喂毒药。
戒掉抱怨,其实是一场“能量止损”:
把“真倒霉”改成“我负责”,把“凭什么”换成“下一步”。
世界不会因为你声量大就对你让步,但会因为你状态好而给你让路。
成年人最清醒的自觉:
难事当前,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低谷之中,先关闭嘴巴,再打开格局。
当你停止用声音撒娇,命运才开始听你说话。
《尚书》有言:“满招损,谦受益。”
人性最大的弱点,是把平台当本事,把运气当实力。
朋友圈里有位微商大咖,日进斗金后天天晒豪宅、秀名表,
结果引来税务部门稽查,团队骨干也被竞争对手高价挖空,
昔日“炫富顶流”,如今账号停更、公司注销。
心理学称之为“炫耀悖论”:
你越炫耀什么,就越容易失去什么——
炫耀财富,吸来借钱之手;炫耀关系,惹来攀附之人;炫耀才华,招致嫉妒之刃。
真正的聪明人,早已把“我有”改成“我用”,
把“我拥有多少”升级为“我能创造多少”,
让成就自然流露,让价值替自己发声。
管住炫耀的嘴,才能守住福气的根;
低调,是给未来留成长空间,也是给自己留安全边界。
成年人的世界,喧嚣是常态,沉默是修行。
管得住嘴,不是不说,是知道何时该说、何话该说;
守得住心,不是无情,是把情用在值得的地方。
少一句评价,多一分格局;
少一次抱怨,多一分能量;
少一次炫耀,多一分福气。
愿我们从今往后,
在寡言中修慈悲,于沉默里见天地。
当你管住了嘴,世界便温柔以待;
当你守住了心,福气自会如影随形。
来源:一藻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