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时候,我们明明没有奔波劳碌,身体却像被抽空了一样疲惫不堪。工作上一点小变动,就让人整夜辗转反侧;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表情,能在脑海里反复播放,越想越难过。我们总以为是生活太难、压力太大,可真正拖垮我们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面对事情时那颗过于紧绷、
有时候,我们明明没有奔波劳碌,身体却像被抽空了一样疲惫不堪。工作上一点小变动,就让人整夜辗转反侧;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表情,能在脑海里反复播放,越想越难过。我们总以为是生活太难、压力太大,可真正拖垮我们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面对事情时那颗过于紧绷、反复纠结的心。想要的太多,放不下的也太多,心装得满满当当,路自然就走得沉重。
其实,许多烦恼的根源,在于我们把“我”看得太重。同事迟交材料,便怀疑他有意针对;朋友聚餐没通知自己,就开始猜测是否被排挤。一颗敏感又狭小的心,就像一间密不透风的小屋,一点风吹草动都会掀起惊涛骇浪。真正的宽厚,不是委屈自己去原谅谁,而是学会把“我”放得低一些。别人的言行,更多是他们自身状态的投射,而不是对你价值的评判。当你不再事事归因于自己,内心的空间就会慢慢打开,曾经堵得喘不过气的墙,也会悄然化作一扇通往自由的门。
遇到问题时,我们常急于抱怨、辩解或倾诉,结果情绪越搅越乱。其实,心就像一杯浑水,只有静下来,泥沙才会沉淀,清澈才能显现。古人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唯有在安静中,智慧才有生长的土壤。下次情绪翻涌时,不妨先停下,深呼吸,给自己几分钟的沉默。你会发现,那股非爆发不可的冲动慢慢平息,而答案,往往就在这一片宁静中浮现。
我们之所以疲惫,还因为给太多东西加上了“必须”的枷锁:必须优秀,必须被认可,必须拥有。可人生不是靠强求得来的。学会区分“想要”和“需要”,把向外追逐的目光收回内心,才能真正滋养自己。对得到心怀感恩,对失去也能释然微笑。这不是认输,而是一种更深的懂得:真正的富足,常藏在平淡之中。
人生不是一场冲刺,而是一段有节奏的行走。真正的力量,不在于咬牙坚持,而在于懂得松弛,在于内心的宽广、宁静与淡然。心若开阔,风雨不过是穿堂而过的风;心若沉静,万物皆可映照出智慧的光;心若清淡,平凡日子里也能品出甘甜。愿我们都能在这纷繁世界里,修出这样一颗心,不争不抢,却自有光芒。当你学会给心留白,生活自会还你一片开阔天地。
来源:玲儿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