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00后女孩花13万开面馆,开业第1天零收入:没想到开店太难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7-06 22:12 1

摘要:玻璃门贴上“转租”告示那日,三箱未拆封的日式陶碗在墙角泛着冷光。陈淑莲攥着两万元转让合同,突然想起开业晨风里飘荡的二十条红绸带——那些斥资3000元购置的花篮,最终成了祭奠13万创业梦的挽联。

玻璃门贴上“转租”告示那日,三箱未拆封的日式陶碗在墙角泛着冷光。陈淑莲攥着两万元转让合同,突然想起开业晨风里飘荡的二十条红绸带——那些斥资3000元购置的花篮,最终成了祭奠13万创业梦的挽联。

倒流的时光

图片信息来源于网络

2024年6月10日,杭州一条无名巷尾,陈淑莲拉下人生第一家面馆的卷帘门。收银机定格在前日收入:47元。而六十天前开业首日,这位会计专业毕业生面对空荡荡的店铺,还在安慰员工:“明天就会好起来的。”

灶台尚未散尽的热气中,她看清了残酷公式:日成本1317元,日均收入不足400元。五金店张老板送来的账本写着巷口老面馆的生存法则——18元片儿川,碱水面凌晨配送,碗筷批发价不过3元。而她用28元的陶碗盛装68元的“进口雪花牛肉面”,被网友讥为“美术馆行为艺术”。

火焰的源头

图片信息来语音网络

时间拨回2023年冬夜,杭州下沙出租屋里,手机蓝光映着陈淑莲发亮的眼睛。短视频里“日入过万”“三个月回本”的牛肉面教程获得百万点赞,童年记忆随之翻涌:父亲总在街角面馆里念叨“浙商血脉会做生意”。彼时刚工作三年的她,攥着存了13万的银行卡,仿佛握住了命运的方向盘。

图片信息来源于网络

父亲陈建国连夜从台州赶来:“你分得清高筋粉和低筋粉吗?”可自幼被浙江经商文化浸染的她,坚信基因里有“老板天赋”。2024年3月,她签下月租6500元的小巷店面,甚至不知需办《食品经营许可证》。当网友质疑“把创业当过家家”,她晒出“90后奶茶店月入十万”的报道反击。

燃烧的代价

4月8日清晨,二十个巨型花篮堵住三米巷口。厨师老李盯着相当于自己三天工资的红绸嘀咕:“这钱够买四百碗面了”陈淑莲却兴奋指挥朋友拍摄短视频:“标题就叫‘00后女老板破局传统餐饮’!”

正午时分,隔壁老店爆锅声此起彼伏,陈淑莲的后厨却只有手游音效。68元一碗的招牌面凝出油花,服务员偷刷招聘软件被拍进开业视频。五金店张老板送来盒饭时叹息:“往里五十米就是十年老店,你这位置外卖骑手都找不到。”

降价到38元后,三桌客人因团购券纠纷摔筷而去。梅雨季的账本触目惊心:某日收入103元,支出食材费300元、人工800元、房租217元。网友毒舌评论:“花篮不如换成免单券,至少能听个响。”

灰烬的重量

闭店当日,巷口老面馆挂出新海报:左侧是“网红花篮店存活60天”的监控截图,右侧写着“招砧板学徒,需三年经验”。陈淑莲在招聘网站投会计简历时,收到网友私信:“我去年开奶茶店负债30万,现在跑外卖还债。”

只因隔壁老店垄断客流;沈阳大学生隋文鑫经营古着店四个月烧光20万,被迫直播还债。创业者培训课讲师举起陈淑莲的案例:“她的13万只教会一件事——巷战里最致命的武器不是厨艺,是算盘。”

余烬的启示

陈淑莲回到台州老家父亲端出两碗面:街边碱水面5元,家里手擀面成本2元。“短视频里翻腾的是油花,现实里蒸腾的是血汗。”面汤氤氲中,她终于读懂父亲未说完的话。

当滤镜消散,照见灶台前两种时空:一种用六十天烧光青春积蓄,一种用二十年熬煮半勺高汤。若给年轻热血浇盆冷水,创业这碗面,究竟该几分幻梦、几分砧板老茧?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点赞点推转发走好运,愿你有始料不及的运气和突如其来的欢喜。

来源:天哥教育

相关推荐